【摘要】微反应是人类真实情感识别的重要技能,在非言语行为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反思问卷法和观摩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引入微反应的识别技术,以更新课堂行为观察法的内容。
【关键词】微反应识别;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法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运用目光、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言语符号传递信息的行为。目前的研究都集中于课堂管理和控制,比如林娟认为教师需要面对、处理学生的非课堂行为。非言语行为在评估教师教学效能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张宇晨和宋君安认为,课堂冲突行为应该区分轻重,尽力将其放在可控的范围内。同以往研究注意到非言语行为对教学效能的各种作用,却忽视了识别非言语行为的技术重要性。
一、传统观察法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技术的主观偏差
数据统计分析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区域内数据的共同特征,如要素特征、结构、水平等指标。通过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技术,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挖掘数据背后的逻辑规律性。但是,被试者对项目、指标系统的理解因人而异,结果也出现各种误差。另外,被试者填写问卷时经常是单独进行,多不愿积极配合而出现应付甚至伪造答题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因此,问卷技术的使用,同时需要配合大量的现场参与或观察法作为辅助。
(二)教学观摩的程式化
教学观摩法要求教师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吸收教学经验和技巧。通过现场记录的文本反馈,听课与任课教师一起研究和讨论教学内容、特色和方法,同时分享、感悟、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王秀秀等认为,教学观摩法是通过体验方式参与老师的课堂表现、学习教学方法使用、课堂提问等的重要途径。其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效能达成。但是,教学观摩法提倡教师的研修方式,强调教师本位的现场观察和学习,更多是为将来教学经验的积累服务。一些学者发现,许多教学观摩的课堂已被程序化和样板化,学生按照事前的编排进行,主讲教师按照流程“按部就班”。这一示范性的教学形式掩盖了真实的课堂差异。课堂中学生对知识接纳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反应,以及各种身体语言和行为,在观摩课中经常被纳人“应矫正”、“被调整”的非课堂行为中,而不是作为有价值的课堂活动而得到重视。
(三)观摩或抑为一种监视
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社会规训机制”的概念,用来指称知识权力是如何作用于人的“管制”的嘲。通过各种权力在社会中的编制,规训机制达到“对个体服从、配合,最终服务发挥个体的生产功能。”余清臣指出,学校属于社会规训机制的组成部分,通过知识教育的职能行使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监视和管理,这表现在时间日程安排、课程内外活动的控制,以及监督各种任务的实践环节等方面同。以教学观摩为目的的各种课堂参与活动,通常需要记录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同座听课,是
教学观摩的主要形式,却形成“学习监控”的代名词。如果事前不进行沟通,容易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暗示。在无形的权力暗示下,学生相互监督,按照教师期望进行课堂行为塑造,从而失去客观、真实观察的价值。因此,教学观摩是在“监视”心理暗示下的师生互动,容易让学生暂时屈从规训,而不能真正从关注教育主体学生的角度,充分反馈他们对课堂教学效能的主观评价。
二、课堂微反应研究的意义
姜振宇认为,微反应是人们在接受有效刺激后,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微反应表现在面部,就是通常的“微表情”。『8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微反应不受理性自主的控制,而是基于大脑边缘系统对刺激源的情绪反应,随之发生一系列的身体调整行为。二是微反应的出现时间很短,在面部呈现的时间不到1/5秒。这是正常教学观察中很容易被忽视的非言语行为。
(一)“不可言说”的学生评教方式
非言语的行为能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当及学生乐纳知识的程度。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手势与教师的接近度等非言语行为,能传输重要的教学反馈信息。【8】28微反应属于非言语行为中的一种,基于动物本能而直接受命于人类精神系统的指挥;相对于受理性思维控制的身体反应,更能贴近反馈教师教学能力、效果的真实评估。研究证明,微反应能够表达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这在临床医学、刑侦科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91。学生在课堂行进中对教师教学进行的评价,如果仅靠问卷技术的定量,多有失偏颇而出现主观性、失真的问题。还有,传统的教学观摩法强调示范性,并不能有效地反馈学生听课实际。如果通过非言语行为的观察,结合微反应的基础原理和技术应用,我们能够捕捉到学习接近真实的情感表达,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情绪判别。这对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适合青年阶段的心智发展特点
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年龄正处于l822岁之间,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趋向成熟。首先,在心智发展上,青少年、青年的情绪表现比较丰富,容易呈现多极化特征。在青年阶段,反抗意识比较明显,需要学校增加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有关训练。其次,他们将在感知、记忆、想象力逐渐达到成熟水平。青年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能进行自主调节。第三,青年的社会性角色认同和集体情感也在这时出现和发展。总之,这一阶段的学生群体走向成熟期,具有独立人格和价值体系,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导,容易走向极端。相对于成年群体,青年阶段人群的心理调控水平不高,易表现出显著的情绪反应。因此,这一群体的心智发展特征能为微反应识别的教学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三、课堂微反应的识别初探
(一)消极抵触的微反应
按照微反应表达程度进行分类,依次表现为冻结反应、安慰反应和逃离反应。
1.冻结反应:不知所措
冻结反应是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的第一反应。突如其来的刺激会让人瞬间出现短暂的停顿。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在随机点名提问的时候。学生起立后,对问题不理解,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回答,他们只好低头思考,不敢轻易判断对策。结果出现站立后短时间的行为停滞,身体整体僵硬,面部出现轻微的惊讶表情(扬眉和上提眼睑),配合一次快速的吸气,双手拘束在前方或背在后面。等到坐回原位置的时候,双手、双脚采取收缩的姿态。
2.安慰反应:负面影响
安慰反应是人受到负面刺激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就防卫机制建立而言,安慰反应比前者加重了一个层次,特别是出现在教师直面批评或是影射“问题学生”的时候。教师通过论断的评价,致使学生产生负面的情绪刺激。通过抚摸自己密布神经末梢的皮肤,或身体关键部位(后脑、腹部、胸M),可以向大脑中枢传递放松的感觉信号。这样的安抚行为在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
3.逃离反应:动力失能
如果说冻结反应和安慰反应说明被观察者力图减缓压力,而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那么逃离反应的出现,说明压力的威胁不断升级,形成的刺激到达不可控的地步,大脑的边缘系统就会提出逃走计划。这属于身体微反应中的逃离反应。当教师讲授的知识体系不能为学生有效接纳,学生就可能出现向后仰身、转头、后退等各种轻微反应,同时还会伴有阻断行为(如遮眼、抱臂等)。如果教师不及时察觉这些负面信号的意义,学生低头窃窃私语、转身聊天的行为就会随时出现。同时,在面部表情上出现恐惧或厌恶的微表情。在临近下课或放学的时候,逃离反应会直接升级为身体移动取向的姿态语言,如身体侧向出口的一端,腿脚稍微做好“起跑”的意向准备,而双手准备或正在移动课本、作业,等等。
(二)积极接受的微反应
1.仰视反应:崇拜心理的默化作用
在微反应的观察中,学生的崇拜心理可以通过仰视反应进行识别。所谓仰视反应,是对自己能力高低、地位差异、胜败预测、优劣定位进行判断后的身体反应。这源于人类进化积累的本能——仰视高大的对象,藐视矮小的对象。在教师权威面前,学生低头表示低于对方,承认自己角色差异,表现为在权威面前完全接纳的学习状态。延伸性的仰视反应还表现为手叠放、腿脚并合、配合性点头,弯腰等肢体动作。这一类反应的多次呈现表达了一种服从性学习的行为特征。学生通过仰视教师的行为,达到降低自我定位的心理状态,以谦虚的态度接受知识的洗礼。这样的崇拜心理让学生将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自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并期望在互动中得到教师的认可。仰视的反应能提醒教师,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想法及参与课堂实践的主动愿望。
2.胜败反应:课堂投入程度的判断
学习动机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能维持与激发个体参与学习活动并朝一个特定目标进行努力。孙红梅和杨琳通过调查发现,情绪的投入程度与学习动机呈现正相关㈣。换句话说,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绪,获得一种正面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一类情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参与、投入学习的主动行动。在微反应的识别技术看来,学生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可以通过胜败反应进行区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水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知识掌握状况等,引起情绪性的结果,引发正面或负面的情绪体验,表现为两种身体微反应:胜利反应和失败反应。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努力完成指定任务时,接受到来自老师奖励、同学认可,感受到强烈的自我认同效应,愉快、兴奋和满足的情绪体验由此产生。反之,学生频频接受教师的批评、责备,甚至是冷遇时,自我认同感得到削弱,极易产生不满、沮丧的情绪。同样,这样的负面情绪也会注入到学习参与中。在消极情绪的作用下,学生的神经系统受抑制,循环系统暂停能力补给。这样的刺激经常出现,会导致身体本能地出现顺应“重力”的面部和肢体行为。面部表情上,眼睛无神(甚至是习惯性上翻)、自然下垂,身体方面表现收缩反应——低头、躯干弯曲、双手低垂等等。这些微反应出现,明确预示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掌握程度发生严重脱节。
四、结语
在微反应的应用研究中,正面情绪的充分激发是人类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能大幅度减少因重复挫败而导致的“习得性失助”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交流、点头、微笑等正面非言语行为和微反应,能够形成良好的正面的刺激源,制造和传达情绪的非言语信号的通畅途径,引发学生相应的面部、肢体的正面微反应。反过来,学生正面的微反应及一系列身体语言形成良好的教学反馈,可以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建立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臣,董君.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及其功能【J】.长春大学学报,2008(6):76—77.
【2】林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课堂师生冲突的现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张宇晨,宋君安.课堂问题的防范与处理策略【J】_职教论坛,2006(8):38—40.
【4】王秀秀,马秀群.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观摩活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54—155,229.
【5】赵雪江.教学观摩;教师专业研修方式的变迁【J】.中国教育学刊,2011(5):61-64.
【6】【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中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