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论文网
君子论文网,专业代发职称论文,领航职称论文发表行业
为广大评职称的朋友出谋划策,为您解决论文发表难题,省心、省时、省力!!!
摘要:钢琴曲《阳关三叠》由传统古曲改编,本文从意境和内涵、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论述钢琴曲《阳关三叠》对立统一的和谐美——“中和之美”,为深入了解中国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正确诠释音乐意境和作品内涵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中和之美;钢琴曲;阳关三叠
中国历史文化几千年,厚重而久远,其所传达的民族审美意识、生活态度、文化形态,讲究无过不及,恰当适度。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和”观念。儒家学派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和”之思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老子也讲“和”,老子主张“守中”、“知和曰常”、“以和为贵”。儒道互补,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思想——“中和之美”,中和之道成为主流的核心思想,左右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方向。
19世纪上半叶,钢琴逐渐传入中国,饱含中华音乐文化精髓的中国传统音乐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渐渐成为中国音乐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曲《阳关三叠》就是根据古曲曲调创作,其曲风古朴,旋律清晰流畅,民族色彩鲜明,和声织体丰富,音乐表现意境深远、内涵丰富,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一、钢琴话别《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缠绵的音调,淡淡的离愁,钢琴曲《阳关三叠》用离别、难舍、怀念的主题,用激动、沉郁、委婉的情绪,表达了作者深刻复杂的离愁别绪。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谱入琴曲后,明代初年龚嵇古所编的《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收有《阳关三叠》琴曲谱为所见最早的谱本。而目前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钢琴曲《阳关三叠》是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1978年改编的,收在198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曲四首》中。作曲家严格遵循艺术创作的特点,借用西洋乐器之王——钢琴,力求使作品符合中国钢琴曲创作的规律,符合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要求,对古琴音色的模拟惟妙惟肖,织体层次丰满,音乐表达细腻,从而使古曲《阳关三叠》在钢琴上同样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风尚——“中和之美”。
二、古韵清新中正平和
《阳关三叠》原诗已饱含深沉的惜别之情,曲调伤感阴郁。“一叠”静谧悠远、古朴诚挚,无限留恋涌上心头;“二叠”情真意切、凄楚委婉,离愁别绪如鲠在喉;“三叠”如风、如云,远远地飘向关外,寄去对亲友的嘱托与思念。曲间中和恬淡、宁静致远的意境和神韵似水泼墨画般晕染开来。
乐曲的第一叠是稍快的慢板(Andante),主旋律在低音区中声部轻柔地(p)浮出,不时出现一个副旋律或双手齐奏主旋律,高低声部中的装饰音如古琴演奏中的“吟”,别具韵味。经过几个快速的琶音下行,之后高声部八分音符的断奏模拟出古琴淡然忧伤的曲调,连续的切分节奏和高声部的正拍断奏遥相呼应,舒缓简淡的音调根据中正平和的法度以徐缓的曲调描写了依依离情,音乐情绪带着淡淡的离愁,作曲家黎英海以中国钢琴语言适中的情感表达,表现了儒家传统音乐美学的“中和”之道。想那送别之初春时节,晴朗的天空,洁净的长安大道,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而朋友却要自此一别,再难相遇……一种淡雅的伤感情怀油然而生。
二叠重起,速度由稍快的慢板转至中速(Moderato),力度由p、mp增强至mf;主旋律音区较之一叠提高了一个八度。为了突出主旋律,加重感情色彩的变化,二叠曲调音型更为复杂。高声部模拟古琴断奏,低声部琶音流动,高低声部交错,主旋律凸显其中,如古琴演奏之行云流水,充分发挥了钢琴特有的表现力,其力度、速度、织体、情绪、表现力等方面都较之一叠达到了递进的效果,使内在情感更有推动力。遥想友人远离、千里迢迢,感怀友情、思绪万千……音乐感觉激越而不夸张,适度而不过分,其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基调已深深地渗透到这首钢琴作品中。
三叠再起,右手同奏主旋律再次移高八度演奏,力度更强(f)、速度更快(piu.mosso),左手流动的琶音音型形容激动、浓烈的朋友情感。接下来伴奏声部弱起的下行琶音和右手主旋律相互映衬,使音乐逐渐进行到复调式的扩展段旋律,速度进一步加快、力度更强(ff),钢琴特有的张力和感染力将全曲推向高潮,对友人浓烈的情感进一步的迸发、升华。音乐至此,突然回归至乐曲初始的平静,转为对比强烈的尾声段:古道漫漫,望断阳关,酒三巡,曲三叠,愁肠百结,相思情浓,词已尽,意无穷。一种清、远、静、空的哀怨音调表现了离别时感伤而清冷的美,似是有意识的自我克制与内省,其“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的境界,再次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和之美”。
三、意境空灵虚实相生
“中和”是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及各种形式美因素的和谐统一,其意不是事物的无矛盾、无差别的同一,而是强调不同事物的有机组合和统一。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讲究的“中和之美”,其作为美的最高境界,要求构成一个艺术品的诸因素和谐统一在这个艺术品的整体内,任何一个因素不要“过”与“不及”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