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的教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层面,不单单是概念上需要理解,还涉及视听说三方感官的结合,教学模式也就需要变得相对灵活。另外语言是与时俱进不断进化的东西,更加需要不断的革新教学材料的内容,涉及的范围会更加广泛或者会渐渐省略掉淘汰掉的语言,对于语言的学习要倾向于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模式,加入流行元素,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运用生动的视频资料与丰富的文字资源来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篇论文将着重借听力与口语方面的教学来分析日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革新;实际应用
面对日异月新的日常,无异于科技,语言也在以超出人所预计的速度进化着。而面对变化着的语言,使用一成不变的教科书已经不再能充分使学生领悟到其中的韵味了。所以需要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现如今的教学已甚少使用书本,而是多由PPT总结重点,并穿插有趣的图片或视频来让学生在放松的过程中学习,而对于日语教学来说,这种方式也无疑是最好的。在学习日语的途中需要理解语法的意义并学会运用,需要理解听到的内容并能够做出回应,这些绝不是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上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来引领学生进入到崭新的日语世界中去。
一、听力教学模式
(一)制约因素
众所周知语言的听力解析与自身的语言能力息息相关,只有能够表达出准确的意思才能明确理解对方要表达的内容。如同汉语中的四个声调,日语也有不同声调表达不同含义的地方。究竟是疑问、惊讶,还是肯定、赞许,甚至两个截然不同的意义都取决于小小的语音语调。由此可见只有走出中文对于日文汉字的局限,真正去理解单词的意思与语调,才能完成交流。
而听力中一个很大的难点无疑是各种条件制约下的差异。日语的语言中体现着男尊女卑,女性用语相较于男性更加注重敬语的表达,措辞也会比较优雅,这也是笔者较头疼的部分,而男性用语有专属的人称或者惯性词,语速也是较快,更加气势。不同的词汇表达着相同的语境与意义,这在区分上又给学员增加了压力。
(二)多模态
多模态教学即非单一感官,而是要求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充分的调动,对信息进行提取并完成含义的构建,之后再将所领悟到的知识转化为表现,需符合认知的过程,更加有利于对于知识的掌握。三个感官或以上得以互动的形式称之为多模态。
图式理论是指每个人将在过去所获取的知识在大脑中存储的形式,是被学习知识的人将已存储的知识对新知识起到启发作用的过程以及如何将这些吸收到的新知识添加到学习者的脑海库中的过程。在听前阶段,教师可采用视频、板书、口语以及书面形式对学生大脑中已存的图式进行激活,并使其产生新的图式,使教学成果得到优化。前期的准备阶段对整个听力的训练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听中阶段就是实战了,语言就是一个表达的过程,只有接触真实才能够使学生脑中的图式更加完善。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锻炼听力的真实场景。只是单纯的听听力训练的对话是无法起到完善的效果的,通过PPT、图片,最好是视频,让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对话的语境中去,甚至是日本电影或者动画都可以,能够以更有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听解的含义。
学习之后的巩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听后阶段也需要得到教师们的重视。学生在同时接触到视听的刺激时对于理解目标能够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在听后阶段,教师可以安排短剧,在进行演技交锋时可熟练记住台词并且可以深刻体会到该台词的语境,或者可以调整视频的音轨让学生进行配音,这样就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训练,还可以使学生的日语综合水平得到事半功倍的提高。
二、关于日语口语教学
(一)教学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的普遍影响,使得口语教学的比例越来越少。实际上对于语言学来说,如果最终只有纸上功夫那么这样的学习是很失败的。语言就是交流的工具,如果无法说出口,那么沟通本身就不存在了,这项工具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而在大学课堂上,由于授课人数较多,并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口语的训练,并且学生本身也会将重点放在语法等笔试所需要的层面上。而这样会直接导致学生越来越张不开口,即使是老师被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也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敢开口甚至拒绝老师的要求。这种恶性循环下就容易被学成了哑巴日语。
此外,由于我国的国内环境,学日语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学英语的人数来说数量较少,外界有关小语种的语言学习和训练的资源也并不是特别的充足,因此很多学生会因缺少一定的外部条件刺激而更进一步产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压力和胆怯,阻碍了日语口语锻炼的发展进程。
(二)采取的对策
首当其冲便是教师本身自己的发音。诚然,由于中文的特殊性中国人的舌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学习语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毕竟是去学习另外一门语言,尤其是没有锻炼环境的情况下,能够真正做到流利以及符合日本语境的标准也并非是件易事。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一些。有时候教师可以做到字正腔圆的发音,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员能够听清楚而故意放慢速度或者断句,其实这些对于学生掌握地道的日语并不是有利的,因此要求教师需要尽量能够将语调和感情蕴于正确的发音之中。
另外需要教师建立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教师自己滔滔不绝而学生只是记笔记或者划重点,而是需要多多运用辩论会,自编对话等形式,进行角色的互相扮演来活化教学的体制,这种上课的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能够充分运动到口语,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观察到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在这种真实的场景中也可以激发对于日语学习的热情。
最后就是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其实很多时候教学往往会局限于课堂上的过程,而想要真正使学生掌握一门语言,仅仅靠上课的时间是力所不能及的,对于课外的实践活动也是不可少的。课外的训练可以弥补课堂的局限性,可以充分运用到老师所提供的交际策略,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可以真正进行日语口语交际的环境。
所谓的对策诚然都是理论,具体的实践还需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如有个别的学生并不能十分接受上述的教学方式,这时就需要教师对症下药。如果学生个性就是相较腼腆,也不必硬性勉强,可以鼓励与朋友在课下练习,并纠正发音与惯用语句,培养学生的自信,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需要的东西。
三、结语
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无法简单的用一两句话解析清楚。只是身为教师需时刻自省,并且不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无法保证百密无一疏,但定要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处理,为学生做出正确的解答。而面对学生时,要进入学生的世界,去理解他们所倾向的地方并投其所好,让大家可以在愉悦的气氛中领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可以纳入一些年轻态的动画电影,但所表达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的部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 (5): 1-5.
[2]王艳迎.大学日语综合教学模式探索[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0, (1).
[3]吕兴师.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