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论文网
君子论文网,专业代发职称论文,领航职称论文发表行业
为广大评职称的朋友出谋划策,为您解决论文发表难题,省心、省时、省力!!!
摘要:《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现代大型合唱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乐观无畏、坚强伟大和不可战胜的民族性。我从自身欣赏、演唱合唱和指挥的角度,赏析这首合唱,与同行爱好者们共勉。具体从合唱《黄水谣》三段风格上的对比处理要点,和从歌词的文学性上找合唱情感处理的方法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黄水谣;欣赏;合唱处理
《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为整部作品中的第四乐章。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我国近现代大型合唱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整部作品用作者的整个生命与激情谱写了感人肺腑的乐章,诗一般的语言,与激昂的旋律完美地交融在一起。描述了中国人民从饱受侵略的无助走向抗战,走向胜利的光荣进程。这部作品是我国近现代合唱作品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合唱作品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作品不但具备艺术性、思想性,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乐观无畏、坚强伟大和不可战胜的民族性。
相比《黄河大合唱》的其他乐章,《黄水谣》气势并不恢弘,篇幅并不很长,曲式结构也相对较为简单。它原是一首民谣式的齐唱歌曲,后改编成四部混声合唱,为A、B、A’三段体结构。但是,在我十多年的演唱和排练之后,我深深地喜爱这首合唱。无论是欣赏还是指挥,我都喜欢它独特的速度和力度处理,每一次排练和演唱合唱,都增加了我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下面我从自身欣赏、演唱合唱和指挥的角度,赏析这首合唱,与同行爱好者们共勉。
一、合唱《黄水谣》三段风格上的对比处理要点。
合唱《黄水谣》A段抒情而深沉,歌曲色彩相比后段较为明亮和明快。如果用黄河水的流动速度来说明的话,这黄河水流的还是蛮欢快的!A段的速度中速,旋律流畅,相对轻快。表现了中华民族在黄河水的滋润哺育下,到处是丰收、和平的景象。“奔腾叫啸如虎狼”注意小连线的处理。只是在结尾处“男女老少喜洋洋”这句,采用声断气不断的处理手法,略带哭腔,让合唱曲向B段的情绪转折。
B段随着间奏音乐的情绪渲染,日寇侵略的画面进入听众的耳朵。表现了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广大民众痛苦的呻吟。男声部低沉的怒吼,速度上的减慢和力度上的沉重,把痛苦的呻吟勾勒地非常形象逼真。“烧杀”两字处理要非常用心!得慢、咬字清晰有力,气息往下放。并且在“杀”字后千万不能换气,带到下一句“一片凄凉”中。如长镜头般摇过,满目凄凉,无助的情绪要刻画好。“扶老携幼,四处逃亡”演唱的音色和力度要求慢、弱而不虚,“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稍进入一些速度,增加力度,“家乡”的渐强和减弱的对比要强烈一些,好像一个满怀悲愤的人挽起了袖子想去拼命,却发现对方拿的是枪,自己却只有一双手,只有无力地继续悲愤。A’段是A段变化的再现,虽然两段旋律非常接近,但情绪上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把这种对比能够指挥到位,演唱到位,将是非常成功的合唱作品表演。A’段速度变得非常慢,像是凝固的河水,拖不动、走不动的腿,整段都是凝重、悲伤、悲愤的情绪。无助地诉说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呈现的是一幅“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凄凉景象。A’段的最后两句的速度和换气点非常重要,要有足够的“慢”和“延长”,该停顿的地方千万不能抢。
二、从歌词的文学性上找合唱情感处理的方法。
《黄水谣》歌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美无瑕是能使歌曲传唱至今的重要的原因。该曲不仅旋律优美流畅,跌宕起伏使人难以忘怀,而且歌词生动形象更赋文学性,唱着歌曲使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同身临其境,使人感同身受,极富渲染力。
《黄水谣》A段歌词中“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水大浪涛涛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描绘着人们再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的场景。安静祥和,不过这种平静在B段中将不复存在。在B段歌词中,词作家把笔峰一转描绘了衣服日本鬼子来到黄河岸边打破了老百姓平静生活的画面;通途展现了在入侵日军的铁蹄下往日的大好河山不复存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这首歌曲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把剧情淋漓尽致的变现了出来。由此可以看出《黄水谣》歌词的叙事性并不逊于
其他类别的文学作品。
由歌词的艺术魅力,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合唱演唱当中,借助音乐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大自由度的去表达我们想表达的情绪。在歌曲的音乐情感表现上,A段歌曲进行平静而美丽,默默着流淌了几千年的黄河母亲依然奔腾着,那温柔、慈祥的双眼注视着两岸的儿女们,两岸炊烟袅袅,两岸的百姓在黄河母亲的保护下生活美满,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A段音乐的情感很柔和,很美丽,很安逸。听者心中的共鸣呼之欲出。突然,进入B段。这旋律、着情感讲还沉浸在安逸的享受的人们拉回现实。旋律低沉,悲痛的情绪刻画出人们在日军的侵略下,被迫离开家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人们呻吟、痛苦、彷徨,背井离乡去那未知的远方。低沉的旋律,凄苦的情感,始终延续到B段结束。伴随着低沉的旋律,歌曲进入到了A’段。A’段是前两段感情的延伸和对比,依旧是低沉的旋律开始,胆其中加入了飘渺的高声部,似乎是人们在向老天诉苦,物是人非,悲鸣贯穿着歌曲,使观众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