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是培养学生美感、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音乐教师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同丁,担负着通过音乐审美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光荣任务,小学音乐课成为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在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小学音乐教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音乐功底和基本素质。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涵如下几个方面:
一、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首先,音乐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乐理知识,它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内容,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重要奠基石。音乐课堂中不是仅仅只涉及到音乐,还关联到更多的学科,比如绘画、舞蹈、文学、戏剧、历史、地理等等。音乐有色彩和明暗,绘画、诗歌中也讲究节奏与韵律,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有历史的背景,有地域的区别,这就要求音乐老师具备广泛的文化艺术素养,音乐教师如果缺乏各门相关学科的素养,必然很难满足和完成对于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要求。
音乐艺术是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即兴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学科,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包括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丰富的音乐表现能力,即兴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审美的评价能力和音乐听、赏能力。
其次,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多项较强的音乐专业技能,如课堂教学和开展音乐课外活动能力;钢琴演奏和即兴伴奏技能;科学的发声和声乐演唱技能;多彩的舞种和舞蹈水平;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科学研究能力,并能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这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硬件。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作为音乐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音乐教师得要自己能做到吹、拉、弹、唱、跳......一句话,音乐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按要求卜好音乐课。
二、具备一定的音乐创造、指挥和组织能力
在实际教学和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编排文艺节目或为歌曲配乐伴奏,乐队、合唱队训练等性质的工作,若没有一定的指挥和组织能力是绝对不能胜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又是组
织者。设计一节好的音乐课,要讲什么、怎么讲、怎样启发、怎样激趣,而这些活动是否有效就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同时,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在开展小组形式的活动时,教师不应只是个旁观者,应及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恰当的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要时可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交流。教师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多凑书,多思考”,勤于总结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创造、指挥、组织能力,才能在日益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中大显身手。
三、具有专业和非专业方面的知识及修养
音乐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善于扑捉现代的科学知识。在音乐教育中,只拥有过硬的技能水平也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学生学法和教师教法的研究和积累。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一般的教学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备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和启迪学生思维的能力及课内外教学的组织能力。
学生天性活泼可爱,爱说爱唱、爱跳爱动,根据新课程的需要,我认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如目光吸引法、培养主动意识法、重视音乐实践法、兴趣激励法等。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由管理者变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南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将音乐教学与学科逻辑转变为学生的心理逻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师生角色,建立起一种合作、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即要做到自主、综合,又要做到拓展、创新。同时,教师还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包括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具有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
总之,我认为对于小学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是伞面的、综合的,哪个方面都不能偏废。要想做一位合格而不落伍的音乐教师,就应在平常的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积极探索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只有促进自我专业发展,才能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