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教师用心“教”了,学生也用心“学”了,可就是取得不了好的数学成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在教学中令很多数学教师疑惑、犯难。要想解决这种现象,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层面进行挖掘。
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往往处于消极状态,不去积极的探索学习,不能够走在教师的前面。因为这种心理的制约,学生很难积极主动、持久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很难养成自学习惯,形成数学能力。既没有学习习惯,又没有学习能力,成绩不好也就理所当然。这种消极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在数学学习中对教师依赖过重。知识等待教师去讲,习题等待教师去教,习惯于一步一步去模仿硬套。第二,对数学学习急于求成。知识还没有完全听懂,该储存记忆的材料还没有掌握,就要动手做题;题还没有弄清,不能完全明确已知和未知,不能完全明确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最终需要我们回答什么问题却三下五除二,把题做完了。第三,偏重结论的得到,不深究结论的获得过程。你告诉我1+2=3,我就记住1+2=5,根本不探究1+2为什么等于3,不探究其中的环节是怎样推导的。
要想转变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特长优势和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力求让自己的数学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实用价值,在学生内心产生要学数学的想法。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想法,我们就要摆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利用数学过程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训练的技能,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要有过程,要有新旧知识的衔接,从中可以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要学会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的总结概括。让学生既学到了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又达到了发展数学能力的目的。要训练学生循序渐进。鼓励学生耐心听讲,稳住架,定住神。对每一个问题给学生创造深入思考的机会,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对于新学习的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想办法固化,该记的记住,该理解的深入理解,这些做到之后才让学生接触练习。做练习题时要认真审题,搞懂弄通,胸有成竹再完成。对于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得到,要认识其前因后果,明确其中的连锁,明确结论的根源,懂得定义、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把数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