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短篇小说《那里是有点什么》中,辛格通过描写主人公拉比在自我认知上从迷失到回归的痛苦过程,反映了自身矛盾审视上帝后对传统宗教信仰的一 种认同。《那里是有点什么》体现了现代人的信仰危机,值得人们深思。
关键词:《那里是有点什么》;辛格;宗教观
辛格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犹太作家之一,是一位“伟大的寓言家和短篇小说大师”似。在辛格的小说作品中,短篇小说居多,他自己也很喜欢短篇小说的 创作。他说:“短篇小说的布局容易得多,所以它能比长篇小说更完美,更出色。如果你有一篇短篇小说要写,你可以反复推敲,创造出一篇你自己的观点来 说是完美的作品。”在接受采访时,辛格说过“在每一个故事中,我都试图表达些什么,而我要表达的东西则多少与我的看法有关。”由于接受了多元化思想 的家庭熏陶,尽管他自称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的宗教思想是矛盾的,这一点在其作品中都有所展现。
一、多元化家庭背景的熏陶
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就会接受什么样的信仰,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辛格出生在一个浓缩了犹太文化精髓的拉比(犹太教教士 及其头衔;犹太教法学导师)世家,他的父亲是一名笃信犹太哈西德教的犹太拉比,父亲的全部信仰甚至是全部生活都与犹太宗教密切相关。对父亲而言,生命 的本质就是保持犹太性,无论外界发生何种改变,父亲都不会受丝毫影响。父亲完全用宗教的思想教育子女,宗教是辛格一家“所呼吸的唯一空气”。辛格从 小受到严格的犹太传统教育,又在神学院学习过,所以他对犹太文化传统和犹太人的各种风俗习惯了如指掌,这种犹太性的精神熏陶对他而言是深入骨髓的。 辛格的母亲虽然也来自犹太传统的拉比世家,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更崇尚理性,不迷信,凡事喜欢思考,也不排斥现代自然科学。面对父亲的迷信和固执,母 亲既悲伤又气愤,常常和丈夫展开争论,并且往往在争论中使得丈夫无言以对。这种家庭状况使得辛格开始对上帝产生思考,不断地探寻上帝的存在。除父母 外,对辛格影响很大的家庭成员就是他的哥哥伊斯雷尔,他也一直把他的哥哥视作“精神上的父亲和主人”。哥哥对世俗知识产生兴趣,学会用世俗的观点看 社会并积极加入犹太启蒙运动,试图揭穿宗教的虚无,把辛格拉出传统的犹太文化圈,使其接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在哥哥的影响下,辛格在思想上进一步解放 接触了由政治、社会和文化剧变带来的新思潮。思想上的冲击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辛格的信念,使他背离孕育其成长的精神家园,却帮他拓宽了眼界,从多个角 度来审视上帝,寻找心中的答案。
二、《那里是有点什么》中辛格矛盾的宗教观
《那里是有点什么》讲述的是尼切米亚拉比质疑上帝的存在,为了寻找答案,他背弃犹太宗教信仰,进入异教徒的世界,不断地寻求上帝。然而,在那个世界 里的所见所闻不但没有令他找到答案,反而使信仰产生动摇,令他终日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中,内心的煎熬最终把他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失望至极,他回到了自 己的镇子,在弥留之际感受到了一道从不知道的光芒,他的内心平静了。辛格笔下的众多小人物中,像尼切米亚拉比这样不断探寻上帝的小人物是辛格最为推 崇的,也是最能反映他思想观念的一类人物。辛格作为一位传统宗教信仰的支持者,虽然内心深处也在矛盾地审视上帝,但在不断地探寻中,他看到人们在背 弃信仰后浑浑噩噩的生活,犹太民族未来前景一片黯淡,于是发出感慨:现代人的信仰危机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中最严重的。这位忧国忧民的作家,期待通 过自己的作品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引领他们重新回归到传统的信仰中来,作品的结局就表达了辛格对这种宗教认同的倾向。
作为“上帝的选民”,犹太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犹太人遭受了种种磨难和迫害,而又无视上帝的仁慈。对于始终保持缄默的上帝,他们开始思考上帝 的存在问题,思考他们的信仰问题。犹太人认为,凡人都有恶冲动和善冲动,善与恶是同时存在的,它们是上帝树立的一对伟大的衡量标准。在辛格的作品中 ,人与魔鬼可以自由往来,每当人们意志最为薄弱之时,魔鬼就会趁机而人,引人作恶。魔鬼成为人们信仰的试金石,他不断地挑衅上帝,诱使人们走上背弃 之途,尼切米亚拉比就是其中的一位。
《那里是有点什么》中,在贝契伏镇这个古老的犹太小镇里,会堂已濒于崩溃,拉比——一个本应备受尊敬的人,却被镇上大部分教友抛弃,人们对宗教的信 仰越来越薄弱。之后,拉比来到华沙车站,回想先前同父亲来华沙时所受到的热情接待和如今自己狼狈不堪的情景形成对比,反映了人们对信仰的淡漠。当苦 难成为生存的常态,当生命如同系于细线而悬挂于生死之问,人们就会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生存的意义何在?看到好人受尽欺压,犹太人遭到残酷的屠杀, 而仁慈的上帝对自己选民的遭遇无动于衷,不断思考的拉比终于愤怒了。此时魔鬼出现了并不断地引诱他。“你究竟在跟谁捉迷藏呢——跟苍蝇吗?当苍蝇坠人 蛛网,蜘蛛要洗掉他的生命时,你的伟大对它有什么帮助呢?当猫爪子夹住老鼠时,你的一切德性对老鼠又有什么用处呢?”"拉比很清楚这是魔鬼在和他说话, 他使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魔鬼却更加傲慢无礼地通过两次梦境引诱他。第一次,拉比在梦里看到犹太人遭受着残忍的虐待与不公,却看不见上帝的仁 慈而愤怒,发出质疑。梦后,拉比站在窗前,看见浅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太阳、枯树上的小鸟,景色的描写表明拉比仍心存希望。魔鬼没有就此罢手,他安排 了第二次梦境,这次对拉比的打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梦中,拉比看到鲜血横流,死尸狼藉,魔鬼统治世界,圣者只能默默忍受。他再次走到窗前,看到 上升的太阳在云彩中旋转,活像一个被割掉的脑袋。如此反差的景象描写,把拉比的动摇之心推向了极点。他不禁大喊:“我一定要这样做。”¨”在接下来 的安息日,拉比实践了他的呐喊。“现在来自荷瑞布山的声音已经被窒息了。如果他不需要犹太人,那么犹太人也不需要他。”¨拉比开始挑衅上帝,赞同各 种异教邪说,但他内心还是希望到最后的时刻奇迹会出现,上帝会显露某种威力来约束他,然而事与愿违,什么也没有发生。在犹太人心中,崇拜上帝、遵守 戒律被视作善,违背或滥行戒律则被视作恶。拉比彻底失望了,决定要与上帝决裂。他在安息日那天做了一系列违反戒律的事情,来宣告背弃之途的开始,如 在安息日吸烟,往烟斗中滴沐浴仪式的水。他宣称,月亮掉下来了,一切都是谎言,他不再是拉比了。
尼切米亚拉比离开镇子时,没有带祈祷披巾和经盒,同时还想要刮掉胡子(犹太虔诚信徒典型的外貌特征),企图做一名异教徒,到那个世界去寻求答案。去往 华沙的途中,置身于肮脏的异教徒世界里,拉比感到不适和后悔。此时魔鬼的出现打消了他的念头,坚定了他探寻的意志。在梦中,拉比抬头望天,看到多个 月亮在互相冲撞,越演越烈,天空在火焰中大放光彩,犹太人在咆哮:“灾难降临了”。在华沙,拉比始终通过所见所闻寻找上帝是否存在的答案,在苦苦的 探寻中,他不断地陷入无限的无助和彷徨之中。在不到24小时的生活里,他感到自己仿佛漂泊了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他背弃犹太信仰,放纵自己企 图融人异教徒的世界,然而面对那个世界的淫乱,内心深处传统道德信仰的认知仍然约束着他,令他不断受到良心的谴责。在异教徒的世界仍然无法掌握自己 命运的他就是个局外人,不断地思考与探知表明他并没有在背弃的途中走远。在和妓女的接触中,他感到“他的双腿就像一头被牵入屠宰场的公牛一样在门粘 住了。”辛格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拉比的心理状态,拉比与屠宰场的公牛一样有着相同的命运:任人摆布,任人宰割。拉比背弃身份,背弃信仰,企图被同 化,然而终究是任人宰割的命运,这是何等的悲哀!但是辛格对拉比又是怜爱的,拉比的双脚在门口被粘住体现了他的觉悟与抗争。同化,改变信仰真的是犹太 民族的出路吗?带着这个问题,辛格为拉比安排了这样的经历。他在书店听穿斗篷的人说:“我们必须是犹太人呀。不能让整个民族都被同化。何况,那些非犹 太人也不要我们。在华沙有好几百改变信仰的人,但波兰报纸经常攻击他们。那么,改变信仰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还是得作为一个民族继续存在啊。”拉比看 到在异教徒的世界找不到真的幸福和快乐,犹太人成了边缘人。在探寻的途中,拉比不断地与魔鬼斗争,在信与否定上帝间挣扎,在笃信与质疑中徘徊,良心 上的谴责一直折磨着他的每一个细胞,使得他的脸苍白地像个死人一样。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根基,拉比如同一具死尸。
精神上的痛苦是一种与恶相伴而生的情感,它是恶的结果,而痛苦就是人对恶的一种情感否定,是人心向善的体现。拉比在信与不信间挣扎,心力交瘁,最后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犹太世界——贝契伏镇。在他即将离去之时,一道从不知道的亮光在他脑海中晃动,在东方,天空渐渐红了。拉比喃喃自语 :“那里是有点什么。”儿拉比与上帝之间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这或许就是上帝的显现,只有回归犹太信仰才是安身立命之所在,他安息了。弥留之际在这个 犹太小镇出现的那道光芒给拉比以希望和力量,消除了他心中的疑虑,引领拉比重拾犹太信仰,肯定上帝的存在,获得心灵的宁静,因为那里才是他的精神归 宿,才是他的灵魂家园。这可看作是辛格的暗示,是宗教意义上的精神指引,也是辛格在矛盾地审视上帝后的一种宗教认同。
三、回归根基的启示
对于被犹太民族文化深深包裹的辛格而言,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而无法皈依的世界。初到美国的辛格,感到极大的困惑和沮丧。犹太人在波兰即使经历和遭受 了严重的歧视和迫害甚至是屠杀,但仍然有他们的根;此时的辛格身处纽约这座大城市,远离迫害和屠杀,却有种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到美国的五六年间,他 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成了失语的人。在美国的生活,辛格深知自己的犹太身份,使其无法真正融人美国社会。从小就深受犹太文化熏陶的辛格,骨子里有种无 法割舍的犹太情结,犹太文化才是他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而后他坚持用意第绪语进行创作,塑造形形色色的犹太小人物,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故事,又重新 点燃了他的智慧。辛格的经历,使其意识到脱离根基、失去民族信仰,是无法被同化的,只能成为局外人,回归根基才是找回自我的唯一方法。这位宗教思想 充满矛盾的作家在苦苦寻找上帝过后,坚信自己是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
作为犹太民族的儿子,辛格这位真正严肃的作家极其关心民族的存亡。他看到家庭正在失去精神基础,“如今,宗教的力量,特别是对上帝的信仰,比历史上 任何一个时期都薄弱。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相信上帝,不相信报应和惩罚,不相信灵魂的不朽,甚至不相信伦理道德的效力。”文学作品,作为一 种精神食粮能给人以启迪,陶冶人的情操。辛格这位忧国忧民的作家,把现代人的不快乐归因为信仰的缺失,企图通过作品教育青年一代,重建对犹太信仰的 忠诚,重新找回自己的根基。正如辛格所说:“当犹太人摆脱掉他们的精神枷锁时,他们的身体解放了,而他们的灵魂则流亡了。”辛格的作品已经超越了犹 太民族,他描绘的不仅仅是犹太民族的精神归宿,而且关注到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精神归宿。他自己也说过:“我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是犹太人,说的是意第绪语 。但是,我不只是写他们,我对你们更有兴趣。”
参考文献:
[1]傅景川.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史[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2]钱满素.美国当代小说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辛格.艾·辛格的魔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PaulKresh.IsaacBashevisSinger:TheMagicianofWest86thStreet[M].NewYork:DialPress,1979.
[5]EdwardAlexander.IsaacBashevisSinger:aStudyoftheShortFiction[M].Boston:TwaynePublishers,1990
[6]I·B·Singer.ThePenitent[M].London:JonathanCape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