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声乐艺术是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政治、劳动、宗教等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几千年的时间,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有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民族声乐的传统教学与现代的声乐教学相结合,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传统教学;教学理论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声乐艺术是其中极其耀眼的明珠之一,又因为中国的地域广博,不同的民族各自发展了别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日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日建帝功,七日依地德,八日总禽兽之极”。充分说明了在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一《诗经》汇集了公元前11O0年到公元前600年,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其中的诗都是配乐的歌词,具体分为三类:风、雅、颂。“风”包含了当时各个地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占据《诗经》总篇幅一半以上,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指正统的宫廷音乐,并根据宫廷活动的规模大小分为“大雅”与“小雅”,共计一百零五篇。“颂”则是指祭祀音乐,用于宗庙祭祀天地祖先,四十篇。《诗经》中的诗词都属于抒情诗,是对其时社会生活风貌的具体反映,对平民劳动、贵族生活、渔猎、爱情、亲情的贴切描述。在西周时期,对孩童的教育制度已有了礼乐教学,并有严格的阶级划分。《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音乐教育与政治教育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乐舞中的“六乐”: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尧帝时期的《咸池》、舜帝时的《大韶》、大禹时期的《大夏》、周朝的《大武》都是在祭祀天地、山川、祖先时的乐舞,用乐舞传述礼仪,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周礼·地官·大司徒》指出礼乐是:“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是为了统治人民而进行的教化,是出于政治目的,是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神权、君权、族权。“礼之所及乐必从之”达到了礼乐不分开的局面。
孔子日:“有教无类”,孔子主张打破西周时期的礼乐教育严格的等级制,提倡教育对象不分贵族、平民,不分汉人与华夷。孔子还提倡重视对音乐的美感体验,《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嗷如也,绎如也。以成。”孔子对音乐又表示应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走中庸之道,有节制,反对“郑卫之音”的放纵;把道德伦理的善与美融入音乐,“尽善矣、又尽美也”,又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礼乐教导人有仁爱之心,国家和谐发展。
三国时期的嵇康所著《声无哀乐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对于音乐美学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提出了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否认了音乐与人的精神产物和音乐对人的感情影响,虽然有些片面,但他肯定了音乐的艺术美感,反对儒家把礼乐与人的束缚。
宋代陈肠编的《乐书》是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音乐百科全书,上篇《训义》,对儒家《周易》、《尚书》、((春秋》、《礼记》、《诗经》、《论语》等书中关于音乐的章节、字句加以诠释。下篇《乐图论》,包括对古时音乐制度、乐律理论、乐器、乐舞、百戏等的介绍,并记述了少数民族和外国的音乐,共分为三大类:雅、胡、俗。书中有对五礼、乐器、乐器排列、舞姿等的大量插图5l7幅。此书对中国历史音乐文献的收集非常丰富,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
在中国的魏晋时代,就有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充分说明了当时人们已经对在歌唱中有人的感情成份加入,会使歌曲的演绎更为动人有了充分的了解。歌唱的过程由人体发声器官与共鸣器官来完成,正确的心理状态在最初学声乐时,就应该建立,身体放松但不松懈;注意力集中但不紧张,积极热情但不慌乱。中国民族传统声乐极为注重的一点是有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汉语的发音规则以声、韵、调为特点,形成了中国传统声乐的特殊美感与韵味。在讲究歌词美的同时,也是讲究“声音”的美,唐朝段安节《乐府杂录》有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龇,至喉有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明确地讲述了歌唱是以丹田气为主,运用腹部肌肉、喉部运动来发声。
欧洲音乐发展最重要的是16世纪产生在意大利的新歌剧,当时形成了严格的训练原则和方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唱家和教育家。当时世界声乐艺术出现的几大流派,如: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德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等,但还是以意大利学派最为引人注目。在意大利美声学派的训练中,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利用人体发声机构及共鸣体精确的控制技能,使歌唱者的声音像是在一个大空间的穿行回荡。重视呼吸,讲究整体呼吸,口咽管道保持开放,咬字吐字自如,充分利用共鸣掩盖整个音域,使声音圆润优美,音色统一而自然,在各个声区之间转换自如。l8世纪的小曼努埃尔·加西亚,被称为近代声乐之父,在几十年的声乐研究和实践中发明了喉头镜;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和乔凡·尼兰培尔蒂父子;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法国的都普列、斯布里尔和乔伊等,在欧洲几个世纪的声乐教育基础上,不停的进入探索、学习,在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创立了更科学、更有成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综上所述,借鉴国际上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融合中国传统声乐教学,保持民族声乐特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更广泛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声乐心理质素,自信富有热情。
参考文献:
[1]李和珍.声乐教学简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