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论文网
君子论文网,专业代发职称论文,领航职称论文发表行业
为广大评职称的朋友出谋划策,为您解决论文发表难题,省心、省时、省力!!!
摘要:胡廷江为现代青年作曲家,他所创作的花腔歌曲充满了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感,旋律优美,充满活力。本文就以胡廷江的《春天的芭蕾》为例,分析他的花腔歌曲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胡廷江;花腔歌曲;春天的芭蕾
一、胡廷江花腔歌曲创作特点
(一)鲜明的民族性
音乐的民族性,就是音乐的民族特点在作品中的完美体现;风俗方面包括历史文化、生活习惯,语言特点、礼仪方式等,作曲家通过调式调性、和声色彩、曲式结构等将音乐的民族性体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文化素养等。胡廷江老师的创作是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却不失本民族的特色。他将中国的声乐创作艺术与国外的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具有外国美声艺术的特色花腔歌曲。
(二)强烈的时代感
好的音乐创作是时代的反映,是历史的见证。如今21世纪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轻松,充满活力。胡廷江的《春天的芭蕾》就是一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充满了时代气息,曲调优美,气质高雅。这首圆舞曲节奏的歌曲在青歌赛赛由常思思演唱,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乐曲中花腔部分的演唱,常思思那玲珑剔透、轻快华丽的音色被充分体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了听觉和视觉的享受。充分展现了现代人活泼向上、充满激情的生活节奏。《炫境》全曲没有歌词,除了引子和慢板外,其余均是优美的花腔呈现。演唱这首歌曲难度很大,跳音要轻巧,颗粒性特别强。对气息的控制和运用需要很强的专业功底。歌曲中快速的节奏,奏出了乐曲的欢快和紧张的气氛,显示出年轻人面对生活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
(三)旋律的优美高雅性
在众多的音乐作品里,旋律是表现音乐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反映出入们的一种内心情感变化。旋律往往被认为是音乐的基础、音乐的灵魂。旋律优美高雅是胡廷歌曲的创作特点,在花腔歌曲的创作中也少不了这一特性。像《春天的芭蕾》中,除了花腔部分的灵动,抒情部分的旋律优美典雅。“随着脚步起舞纷飞,跳一曲春天的芭蕾。天使般的容颜最美,尽情绽放青春无悔”,乐曲焕发着春天的活力和欢乐,唱出了现代人幸福美满生活的欢乐心情。胡廷江老师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旋律的布局是疏密相间的。在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旋律从清新华丽中透出一种时尚的气质,这与他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大多数运用了多次转调,通过调式的转换达到旋律上的完美结合。可见胡廷江老师在旋律的创作上是做了精心的安排。
二、《春天的芭蕾》创作技法分析
这首《春天的芭蕾》是胡廷江在青歌赛上为常思思量身打造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通过常思思在青歌赛上的演唱得到广泛传播。乐曲节奏轻盈明快,富有圆舞曲风格,三拍子的舞曲特点让人不禁随乐起舞。这首花腔歌曲是一个引申型中部的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一个单二部曲式(A+B)。第二部分是引申型中部(C+B’)。第三部分是A段旋律的再现(A’+尾声)。下面分别就这三部分做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A+B)是明朗、简洁的中板,节拍是3/4拍,从E大调进入上陈述主题,旋律优美典雅。之后调式由E大调转到降D大调,这是乐曲的华彩部分,通过六小节的花腔演唱及音阶式的推进使乐曲充满了活力,彰显了乐曲时尚、典雅的特性。这和A部分节奏,情绪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花腔结束,乐曲重复A段旋律,八小节间奏之后进入和声旋律部分,节奏和调式都不变。但是A段加入了和声伴唱,使乐曲的声部由单声部变为二重唱,和声色彩加厚,旋律色彩丰富,使乐曲更富有柔美的歌唱性。
第二部分(C+B’),为引申型中部,仍然是单二部曲式,曲式结构重复第一部分,调式由降D大调转到E大调,但是对A段旋律和B’段旋律作了引申发展,旋律明朗、舒适。节奏音型发生变化,使歌曲的乐句变短,速度加快。花腔的演唱饱满有弹性,最高音唱到小字三组升d。演唱这么高难度的花腔歌曲需要熟练驾驭花腔的演唱技巧的能力。
第三部分是(A’+结尾),这一部分是A段旋律的转调再现,从主调E转至下属调A,速度也由快板转为稍慢板,虽旋律线和节奏与A段相同,但下属调的色彩变化使音乐有了全新的意境,递进式的节奏使花腔的演唱激情、沉稳。乐曲直接的展开式的进入了尾声,使这首歌曲情感既奔流而出,又怡然自得,给人意犹未尽的美感。
这首《春天的芭蕾》既运用了外国的花腔创作技巧,又融合中国民族舞蹈的律动,旋律的优美高雅,并且注入现代人生命的活力,是一首创新性花腔歌曲。有创新才会有进步,胡廷江在中国歌曲上的创新为中国的声乐事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给中国声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刘爱珍.胡廷江花腔歌曲浅析[J].大众文艺,2012,(3).
[2]樊霄英.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分析[J].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刘爱珍.胡廷江创作歌曲曲目分析与演唱研究[D].河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