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变化;声乐;状态;表现力;情绪
一、心理变化对声乐学习的影响
(一)怯场
演唱者出现怯场的的原因是由于其对自身不自信的心理造成的。不自信的演唱者会因此打乱自己的心绪,造成心理慌乱。 在一些重大演出中, 演唱者会在心理上将演出看的过重,不能出现一点差错,从而给自己带来过于严重的心理负担。
对于因为自信心缺乏而影响演唱的演唱者来说,演唱者应当在演唱之前尽量将自身的情绪放平稳, 相信自己能够演唱好,增强心理暗示的作用。
(二)缺乏自信
由于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全身心的关注与演唱,反而更注重现场观众的反应,太过担心自己能不能受欢迎,能不能超越对手,从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表情呆板,神情紧张,最后导致自己发挥失常的后果。有时在演唱过程中效果不错,却因担心出现失误而紧张,导致出现本不该出现的错误反而严重影响到演出效果。
(三)期望过高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自我期望和自我要求,有利于其自身积极的投入到演唱中。但是,把个人得失看的过重,在专业上总想着超过别人,唯恐落后,所以在声乐训练或演唱过程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心理。具有不良心理素质的演唱者常常对自己的演唱水平没有客观清醒的估计,过分期望“超水平”而给自己增加思想负担,结果反而不能发挥自身具备的演唱水平。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思维是学习声乐的开创者
歌唱家在声乐练习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归纳,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好的声音效果。 凭借着这种思维心理意志的控制,再加反复的实践,在声乐的学习中也会有很大的进步。思维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思维如果调整成功你就会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否则就会感觉像陷在旋涡里, 无能为力,不能自拔。这个过程必须靠思维活动也就是心理活动来引导它。由此可见,思维活动在一个人学习声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心听觉是声乐学习的重要支柱
学会用内心听觉去把握声乐。像其他的学科一样,学生如果想要真正的掌握一门学科或知识,只有真正的理解这门学科和知识的内涵,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学科,进而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得以升华。在学习时,学生应当首先从音乐的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入手,形成一种心里感知,用自己的感情将音乐进行表达,这就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声乐,为学生在声乐的学习道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心理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声乐的重要影响因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前提除了良好的环境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一方面,在声乐课堂中,很多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声乐的不了解,其精神状态都是出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另外,在练习或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使得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犯了错误”,使自己的精神和心里更加紧张,,从而影响了对声乐的学习。
三、如何将最佳心理状态运用到声乐学习和演唱中
(一)意识影响歌唱表演
意识对歌唱的影响包含个性、情绪、个人意识等对歌唱的影响。首先,人的个性与生俱来,根据心理学的分类,人的个性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与抑郁质四种,其中多血质与胆汁质的性格更加外向,性格更加活泼,会用正确的方式排解压力,因此外向型性格的人在演唱中心理压力较小,演唱的质量也会较高。与之相比,粘液质与抑郁质个性的演唱者,由于性格偏于内向,在压力的排解以及心理活动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信或者害羞等,在与外界接触时,心理状况更加容易紧张,在演唱中也就容易出现“怯场”等现象,进而影响演唱的进行。
(二)情绪对歌唱的影响
情绪或情感是建立于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等方面,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演唱,但当其心理产生情绪异常时,也很难成功地演唱一首歌曲。因此,可以得到结论说在一定程度上歌者情绪影响这声乐艺术, 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而后者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反作用于前者。 就此,为了提高演唱的质量,演唱者一定要在演唱前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情绪的大起大落而影响演唱质量。
(三)意识对歌唱的影响
在声乐活动时, 我们只能把有意识用于应付主要的动作,而其它动作则要依赖于“下意识”的控制。长期患病的歌者,虽然病以治好,但还是会反复。有些歌者不知道自己患病的时候声音还是不错的,一旦知道自己患病之后,声音就会出现问题。其实这都是歌唱心理的巨大作用引起的一些消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声乐时,一定要重视歌唱心理活动,注意培养正确的心理活动。
四、结语
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演唱者的演唱和表演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也是影响以为声乐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推进学生自身对于声乐的学习,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加强专业技能的联系之外,还应当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练习,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自己的学习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