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是盛行于17世纪至19世纪,源自意大利的一种歌唱风格。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现代音乐先驱萧友梅等人,将美声唱法带到中国,开展进行美声唱法的学习、传播等活动,并培养出大批美声唱法歌唱家。美声唱法相较于中国传统歌唱方法有其独特的魅力:音域更为宽广,声音统一;音色明亮松弛,圆润优美,讲究发声稳定的高位置;歌唱技术灵活自如,轻巧悦耳,富有变化;重视发声呼吸,通透顺畅;注重歌曲情感表达,表现力丰富。
在国内,美声唱法虽然在音乐艺术专业院校的声乐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真正的接受美声唱法,而且在国际声乐舞台上又少有中国声乐作品的身影。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研读了2009年—2012年大量的学术资料,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在国内声乐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
一、制约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因素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的美声唱法源自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声乐艺术特点,所形成的音乐审美也有所不同。吴碧霞在《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一文中提到:不同审美标准的产生,源于不同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差异。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不仅仅是将科学的声乐演唱技术带到中国,更是西方文化向中国的输入。
(二)对美声唱法认识与表达存在误区
自“五四运动”后,我国大量优秀的歌唱人才出国深造,真正的融入到西方音乐文化之中,学习优秀的西方美声歌唱艺术。但拥有正规演唱美声歌曲能力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进入音乐厅去欣赏高雅音乐对于中国大众而言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很多美声声乐爱好者在没有受到正规声乐训练的情况下,仅凭自己对美声歌唱的理解,便想当然的去学习和模仿,产生很多认识和表达上的误区,从而得到不被观众认可的结果。
(三)中国美声声乐作品本土文化的缺失
中国美声声乐作品多体现在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例如贺绿汀的《嘉陵江上》、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思乡》、青主的《我住长江头》等都是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其特点是多采用著名诗歌作为歌词,注重表现内心情感,音乐旋律表现力强,作曲技法较为复杂,伴奏音乐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音乐会或声乐教材保留曲目。
在歌剧创作方面,国内乐界近年来虽有大力发展的趋势,但目前的优秀作品仍很少。大部分声乐作品缺少了中国本民族的艺术文化特点。近些年通过中国优秀作曲家和歌唱家的努力,这一现象逐渐有所改观,创作出《伤逝》、《雷雨》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歌剧作品。
居其宏先生评价歌剧《伤逝》:它的人物设置和音乐戏剧结构的独特性、声乐表现力的新开拓以及心理描写的深刻性等等,在我国歌剧史上均具有不容置疑的创新意义。周靖波在《论鲁侍萍角色的功能性》中提到:笔者曾经观摩过为了纪念中国戏剧梅花奖历时二十周年而上演的《雷雨》全剧,但并不曾记得听到了具有巴赫的充满宗教情怀色彩的音乐。
在2014年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梦•艺术梦》音乐会歌剧专场中,笔者看到了由韩梅教授和廖志林副教授演唱的歌剧《雷雨》的片段后,被其赋有戏剧冲突且颇具表现力的表演形式所深深吸引,从而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视频资料,对其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在借鉴西方歌剧元素的同时,作曲家融入了具有我国民族音乐所特有的器乐元素,在题材、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雷雨》的音乐也有着通俗化的趋向,颇适合各年龄段和不同欣赏能力的观众的音乐口味。
二、制约中国美声唱法在国际发展的因素
美声唱法对于中国而言是“舶来品”。因此,中国的美声唱法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做到与世界接轨,就是如何做到让全世界承认的纯正的美声演唱。
梁雪在《中国观众眼中的“异国情调”——从<图兰朵>看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其音乐的不同理解》一文中说到:现在我们做出的努力并非是为了抄袭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更多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深入了解西方的艺术观点和文化精髓,继而能够更好的审视和反思自己,最终给我们的民族艺术文化带来新鲜的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美声唱法声乐艺术虽仍存在种种问题,影响着其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发展。但近年来通过乐界的不断的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在快速发展。多部叫好又叫座的歌剧作品的问世和展演,给中国声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场场爆满的音乐厅正显示出中国群众对这一音乐形式的认可和赞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声乐作品会被搬上国际舞台,并成为不衰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吴碧霞.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J].中国音乐,2009(2).
[2]杨曙光、金永哲.中国歌剧演唱研究[J].中国音乐,2010(2).
[3]周靖波.论鲁侍萍角色的功能性[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1).
[4]梁雪. 中国观众眼中的“异国情调”——从《图兰朵》看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其音乐的不同理解[J].中国音乐,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