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唱片版本;比较研究
一、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简介雅各布•路德维希•福利克斯•门德尔松(Jacob LudwigFelix Mendelssohn),德国犹太裔作曲家,这部作品写于1844年,为当时担任莱比锡格万豪斯乐团小提琴首席同时也是他的老朋友小提琴家费德南•戴维德所作,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丰富的人生体验的结晶和创作精华的荟萃,他的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而这部经典之作,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的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二、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唱片版本介绍
对于每一位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或者是提琴演奏家来说,深入比较分析同一首作品的不同唱片版本对于提高演奏者的鉴赏力和演奏水准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收录唱片比较全面的古典音乐网站有关该部作品的唱片共226个,而这也是该网站在门德尔松所有作品共2899个录音中最受欢迎以及数量最多的,受到无数音乐家演奏家的热爱和演绎,也被广大音乐爱好者所认可和追捧。
根据较为权威的《企鹅激光唱片指南》,1至3颗星分别代表唱片演奏不错、优秀、极佳三个等级。特别出色的唱片在三颗星之外还会冠上一朵花,也就是著名的“企鹤品鉴三星带花”,而2006年《企鹅激光唱片指南》出现了第一张四星带花的唱片,是指在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录音。而郑京和与肯佩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的合作版本的该部作品,也是给与了四星的最高评价,而如美岛莉、梅纽因、帕尔曼、敏茨、珍妮•杨森等10位演奏家的唱片,都是获得三星的高度评价。
国内知名的唱片鉴赏书籍《唱片圣经》一共评价了12个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版本,其中8个版本为立体声录音,分别是穆洛娃、米尔斯坦、格吕米奥、谢霖、阿卡多、弗兰契斯卡蒂、梅纽因和海菲兹。还有4个版本为历史录音,分别为克莱斯勒1926年演奏版和1935年演奏版,西盖蒂1933年演奏版和梅纽因1952年演奏版。后两者被《企鹅》评介历史录音三星。
三、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唱片版本比较研究
结合上文所提到的相关专业书籍杂志的推荐以及受欢迎程度推选出以下五个唱片演奏版本作为论文的研究范甄选出这四位演奏家,地域上涵盖了从东方的韩国到西方的欧洲、在性别上有两位男演奏家和两位女演奏家,历史录音的年代上也有一定的跨越,之所以这么选择也是希望能够全面、客观的得出研究结论,为日后的学习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一)五个唱片版本演奏速度的比较
无论是演奏家或者是学者甚至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演绎好一部作品,那么对于作品速度的掌控是尤其重要的,以下是四个唱片版本演奏的速度。
(二)五个唱片版本演奏风格比较
1、梅纽因与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生于美国纽约,他7岁就出色地演奏此曲而震惊乐坛,在梅纽因的音乐生涯中,他所演奏的曲目几乎囊括从古典到现代的所有小提琴曲目,被称为小提琴音乐“权威的诠释者”。梅纽因的这部作品的演奏与众不同,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右手运弓厚实且十分流畅,音色洪亮饱满,一些技巧性乐段的处理和演奏非常娴熟,一气呵成,速度也是这几个版本中最快的,也可见技巧的高超。其次,整体演奏相当紧凑,一些十六分音符和经过音的处理都要比其他的更加紧密,整部作品气势磅礴,但是乐段的幅度对比相对较小,第二乐章的体现尤为明显,演奏的不够圆润略显生硬。梅纽因生活在早期录音技术发展时代,所以今天欣赏他的演奏从音准、技巧、音响效果方面似乎略有不足,但从这1950年代初的单声道录音中依然能够领略到大师卓越的技巧和其特有的独创性风格,该版本仍然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版本。
2、米尔斯坦与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米尔斯坦(Natham Milstein),美籍俄罗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自幼学小提琴,十岁登台演出。在20世纪早期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当中,米尔斯坦是一位十分全面的演奏家,他一生所涉猎的小提琴作品极为广泛,但相对来说,他则更善于演奏大型小提琴作品,尤其是大量的经典协奏曲,他的演奏极其精彩、生动和令人振奋。
《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中对米尔斯坦的该唱片给与了三星的较高评价,该唱片录制于1970年,米尔斯坦的演奏风格融合了俄罗斯及法比小提琴学派的优点。首先速度节奏较为规整,跳弓技术轻巧自然。他巧妙地将技巧揉入音乐之中,自然地流泄而出。其次可以从中听到大量的滑音,韵味十足,使整体风格较为圆润,但就今天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滑音的使用似乎多了一些。再次从整体而言,米尔斯坦该版本在乐段细节处理上较为细腻,比如第一乐章华彩段十六分音符处,这段旋律的速度随着音高的上升而渐快,也显得演奏此处游刃有余。
3、穆特与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1963年出生于德国,七岁获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3岁与指挥大师卡拉扬合作,被其称为“自梅纽因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穆特是一位典型的德匈学派演奏家,她的演奏追求音色的优美和纯净,具有着严谨的思维逻辑和内在个性。这个唱片是卡拉扬时代最出色的早期数码录音唱片,也是穆特最引人注目的精彩录音之一。《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也给予这张唱片“三星”的评价。
穆特的在第一乐章一开始就以很浓烈的激情贯注于旋律之中,速度稍慢,但决无拖沓之感,对一些重点音符加以强调,使得在整体上错落有致,轻重有序;第二乐章是全曲最精彩的表现。在卡拉扬的指导下,穆特的这个慢乐章演奏得非常抒情细腻,令人陶醉。第三乐章略有些慢,强弱处理有些平淡,音色的变化处理的较为精致。在这个1981年的数码录音中,当时的穆特仅仅18岁,但是独奏者和乐团的技巧都无可非议,音效也相当优异,笔者认为与其他几位演奏家相比,穆特还是显得有些稚嫩,总好象缺少了一点点直入人心的感动力。
4、郑京和与肯佩指挥皇家爱乐乐团
郑京和(Kyung-Wha Chung)1948年出生于韩国的汉城,1968年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在纽约首次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后,演奏遍布世界各地,录制了数十张从古典到现代不同风格的唱片,成为东方人在国际舞台上的骄傲。郑京和的演奏一贯被认为技巧精湛,音色纯净优美,情意真挚,亲切感人,同时对不同风格的作品均有较好的把握。对于该版本的演奏,一向挑剔的《企鹅激光唱片指南》给出了四星的评价,必然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她的演绎非常具有东方人细腻的感,同时将女性的温柔和男性阳刚的音色结合的非常好,音色的把握很独到。其次,作品整体风格把握的非常完整,音乐的色彩层次特别丰富,将随性的发挥与严谨的结构的把握做了很好的统一。第三,该版本郑京和与肯佩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的协作非常完美,乐队的强弱处理比例把握的很有分寸,为整部作品增色不少,且该版本的录音效果也不错。总体来说,这是她比较成熟同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无论是音乐的处理还是技巧的展示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聆听的一个重要录音版本。
综上所述,四位演奏家的版本都各有所长,都是非常有参考及学习价值的版本,无论是音色、速度、演奏技巧、情感处理、风格把握等方面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正是在这共性之中寻找每个演奏家个性特点,再将他们的特性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对我们今后对该作品的深入研究和二度创作有深刻的意义。当然还有很多关于这部作品的优秀唱片,也都值得演奏者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明望.世界名曲欣赏[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4.
[2] 约瑟夫•马克利.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 洛秦.小提琴艺术全览[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4] 韩里.欧洲弦乐艺术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 夏宏.20世纪弦乐大师[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