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剧诞生于20世纪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是一种集声乐、器乐、舞蹈及对白为一体的戏剧样式。它有着高度的艺术综合性,娱乐性强,演出形式较为通俗,更易于被受众接受。当今,音乐剧的开展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当代潮流的发展,流行音乐逐渐发展成为音乐剧中的一个重要的元素。两者的融合渗透使得音乐剧的表演形式更加完善,更加接近大众的娱乐观赏趣味,同时也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丰富了其传播方式。本文通过对校园音乐剧、流行因素等概念的解析,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渗透为大家做出简要的解析。
关键词:音乐剧;流行音乐元素;校园环境
前言:流行音乐元素在校园音乐剧中的渗透融合,本文主要抓住了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最基础的——音乐剧,第二是与音乐专业相结合的——创新着重加入流行音乐元素,第三是我们所处的大学校园环境。目前国内的音乐剧都是通过演绎简单的故事情节,后期加入背景音乐剪辑而成,实践性较弱。而校园内专业人才聚集,专业素养较高,可以把音乐剧扩充为集演绎、舞蹈、器乐、声乐为一体的体裁形式。并且我们的注重点是流行音乐元素,自己编配各种风格的器乐演奏及歌曲演唱能为音乐剧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另外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受众群体年轻化,接受捕捉流行因素的能力强,较易获得良好反响。
一、校园音乐剧概述
音乐剧是20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独立的艺术种类,它是在改革开放后从西方传入我国。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剧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追捧。音乐剧不仅仅是字面的含义,除了音乐外还需要众多的元素,以戏剧表演为中心,融合舞蹈、对白等多种形式。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以富于趣味性的戏剧情节作为支撑,演员与观众的面对面表演为基础,使得音乐、舞蹈充分发挥自身魅力,这些因素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校园音乐剧是将音乐剧“小型化”,并放在校园这个限定的环境实践演出,是一门艺术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对参演者各方面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顺应了其“重发展、重过程、重综合、重多元”的四大特点,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同时在排练过程中大家的相互配合协作,也是对精神的一种引领方式。学生在“创——思——编——演”音乐剧的“互动”中领悟艺术表演,提高音乐综合能力,磨练个性。音乐剧提供给大家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这也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在这里我们把这一尝试叫做“校园音乐剧”多元艺术实践活动。校园音乐剧要富有时代性、突出审美性、提倡教育性、强调精悍性、兼顾年龄性、追求多元性。“校园音乐剧的生成过程依次是:创设故事、剧本创作、音乐编辑、舞美设计、道具制作、分组分工、排练表演。
二、校园音乐剧流行因素融合渗透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音乐诞生于美国地区,它是在摇滚乐、布鲁斯等美国大众音乐框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风格多种多样,形态十分丰富,也可泛指20世纪后产生的都市化大众音乐,如Jazz、Blues等。中国的流行音乐风格和形态主要受欧美地区的影响,并借鉴吸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本土的风格。音乐剧对流行音乐演唱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两者的有效结合在各自的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更加能引起共鸣,它在音乐剧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也为艺术领域谱出了革新的篇章。音乐剧作为一种综合性强的舞台艺术,汲取之前所有戏剧形式的精华,并结合科学技术,采用许多现代流行艺术之元素,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国内音乐剧大部分以歌剧和古典乐为主,流行元素很少,我们通过专业优势,通过器乐声乐曲目的借鉴改编演绎,注入强大的流行因素,内容新颖,丰富了音乐剧的表现形式。目前我们周围这样的演出活动很少,大家接触层面太窄。一方面来说,可以编排出的一套完整演出体系可以活跃校园气氛,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家音乐素养。另一方面来说,随着演出体系的不断完善,实践演出能力越强,可以与高校之间进行联谊演出活动,宣传交流,树立高校高素质形象。
结语
音乐剧作为20世纪视听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满足这项高雅艺术的大众需求,很多高校也是加大了音乐剧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已经逐步认识到"实践"与"体验"在培养音乐剧人才的重要作用。校园音乐剧的多元艺术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艺术的通感与多样性的艺术能力,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体验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灵活地应用到实际创作之中。才能实现理论知识的创新,艺术境界的增长。
参考文献
[ 1 ] 张 礼 仁 , 《 浅 析 音 乐 剧 对 我 国 流 行 音 乐 的 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S1期
[2]陈丹,《初探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多元化》,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100-103
[ 3 ] 宁 大 光 , 《 大 学 推 广 音 乐 剧 的 意 义 及 具 体 措施》,音乐创作,2011(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