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大投入,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市城区(包括县城)的学校建校时间都比较早,当初设计的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据统计,目前老城区中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及校舍面积还远远不能达到国家标准,而且无法扩大校园面积,大班额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种现状,教育主管部门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必由之路,我市抓住国家在中小学地区实施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先后启动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实现了“无缝隙”的覆盖。通过为薄弱学校装备教育信息化的设备和教育教学软件,推行网上备课、网上培训或其他形式的远程授课,初步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全市农村中小学生受益。
一、农村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内师资配置均衡化。
师资配置的均衡化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目前,我市农村及边远地区师资严重短缺,年龄结构老化,整体水平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师资配置不平衡,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师资水平不高,骨干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加剧了教师紧缺。
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支教团,定期到农村偏远学校进行教学观摩、支教,为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从优质学校选拔中层干部,到农村中学担任校长助理,通过选聘教师赴农村中小学任教、实行城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和城乡中小学“对口结对帮扶”、专家和“名师”引领等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区域内师资配置的均衡化。
二、狠抓落实,确保“义保”经费落实到位。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2011年开始在市、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供应营养早餐,保证了农村边远山区学生营养补给。
总而言之,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除了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外,还必须确立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观念,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