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自从洪堡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理念以来,德国高等教育一直保持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二战后德国分裂,东德和西德建立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高等教育体制。统一后,德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保持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评估;博洛尼亚进程;国际化
一、二战后至统一前联邦德国高等教育发展(1945—1989)
1945年德国战败,德国西部地区被英、法、美三国占领。战后西德高校的恢复仍然处于三国的控制之下。当时德国高校恢复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一方面重建在战争中被破坏的校园建筑和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在学校中开展“去纳粹化”和“再教育”运动。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后,德国政府按照魏玛共和国时期(19l8—1933)的传统恢复了文化自治和教育自治的原则,并且建立了l6所综合大学和9所工科大学。联邦德国(即西德)高等教育接下来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西德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按照教育自治的传统对高校实行“去中心化重建”。但是各个高校也希望在教育自治的基础上能够统一协调各联邦州的高等教育政策。在联邦德国成立前的1948年,西部占领区就已经成立了“各州文化部长常务会议”这个机构,其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西德高校体系的同质性。1955年,德国教育与科技部的前身“联邦核问题部”成立,当时该机构并不负责教育问题。1957年增设“科技司”,成
员来自各联邦州、中央政府和社会团体,其主要职责是对德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质量、结构和功能提供咨询建议。第二阶段(60年代早期和中期):西德建立了一系列的高等院校,并且扩大了原有高校的规模。促使西德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1957年,苏联试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使得包括西德在内的西方世界感到自己丧失了争取太空主动权的优势,并意识到了应该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其二,1964年,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皮希特撰写了《德国教育灾难》的文章,抨击了当时西德的高教体制,并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篇文章令西德政府与民众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西德大学生人数在十年内翻了一番。另外,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高等教育中男女平等的权利,并建立了针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经济资助体系。除此之外,联邦政府还大幅度提高了高校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
第三阶段(1970年前后):此时的西德高等教育可被称为“合作型自治阶段”。1969年,联邦德国对宪法中“基本法”部分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款作了修改,规定高校领域的一些事务应属于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职责范围,例如学校建设、协调教育计划和资助科研项目。这样,西德成立了“政府高校建设委员会”,并且初步考虑起草一部“高校框架法”。
第四阶段(70年代早期和中期):这一阶段可被称为“改革和立法活跃期”。1968年,西德爆发大规模的学生运动。1969年,具有改革意识的社民党和自民党联合政府开始执政,他们均对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提出了质疑,并要求进行改革。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讨论德国高校任务与作用的高潮。在这次改革浪潮中,教授在专业院系里的决定权和地位被一种集体模式取代,该模式同样赋予教授以外的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参与决定的权利。同时.除了注重理论研究的综合大学和工科大学之外,西德也成立了一大批着重实践的“应用科技大学”。1977年,全国性的“教学改革委员会”成立。
第五阶段(1977年至德国统一前的1989年):从70年代中期开始,西德社会对于物质条件改善的愿望逐渐消失,对于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忧虑却不断增加。除此之外,西德人口变化促使专家预测,从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晚期,大学生数量首先明显上升,然后大幅度下降。在这样的条件下,西德高校政策制定者和校方代表于1977年共同提出了“高校门户开放”政策,即对所有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打开录取的大门。
二、德国统一对德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1990年8月31日德国统一条约的签订,前民主德国五个联邦州必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三个层面上适应联邦德国的要求。条约明确规定,西德高等教育体制必须完全移植到前东德地区。除个别细节之外,西德高等教育模式成为东德地区高等教育的样板。东德高校的革新延缓了西德地区自8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进程,革新和结构转变的基础是西德的“高等院校框架法”(HRG)。高校的权利分配遵循西德高校的自治原则,同时,高校自身拥有很高的学术自主权和科研和教学自由。东德高校革新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去政治化;其二,重新组织和评估校外科研活动;其三,建立一批新的应用技术大学;其四,改变专业设置;其五,人员结构改革。
三、21世纪德国高校面临的问题与改革
(一)政府指导与市场化相结合
与世界其他国家高校相比,德国高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严格的政府监管。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管理过程官僚化严重,制约了高校的效率和活力[4J。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高校不断受到来自公众与政治家的批评,批评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辍学率高、学制时间长等。批评者认为,德国高校在国际上失去了竞争力,德国高校的学习与科研在国际上也丧失了吸引力。德国高校并不认可这些批评,反而抱怨多年来教育经费不足和学生数量太大。克服这些问题的出路是政府减少对高校的监管与控制,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以便高校提高效率和竞争力。1998年,德国高校通过“高校框架法”修订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德国高校内部结构改革的目的主要在于打造自己的特色,提高高校和各院系的教学与科研质量。由于政府教育经费不足,德国高校也必须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应对不断增长的预算开支。这些途径包括扩大收费性继续教育、大学生缴纳学费、科研成果市场化、争取资助科研项目的第三方资金、赞助商资助、校友网络建设等。高校结构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其主要手段是取消德国高校历史上的“集体领导制”。目前德国高校和各院系均采用“等级结构制”。正如高校必须和相关州政府部门签订合约一样,德国高校和院系之间、各院系和教授之间必须签订以成绩为依据的合约。
(二)高校内部人员结构改革
2001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设立了高校青年教授岗位,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资助青年学者来缩短教授聘任考核期,并进一步为取消教授考试制度做准备,最终让那些没有参加教授考试的青年学者也有资格担任教授职位。尽管有一些高校和联邦州仍持怀疑态度,但是大部分高校还是参与了该项计划。联邦教育与科技部的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各高校设置青年教授职位最初的硬件设施,以后的聘任条件和工作任务则由各州自行决定。德国青年教授属于合同制公务员,因此只获得有期限的劳动合同。聘任三年后,州政府将对其工作成绩进行评估。合格者可获得续聘三年的合同。如果三年后再次评估合格,青年教授职位将可以转为常规教授职位。此时青年教授可以在其任职的高校任职教授,这项改革措施被称为“校内聘用”。而在改革前,德国教授不得在其通过教授考试的院校任教。2002年推出的第二项改革措施主要涉及高校教授收入制度改革。教授工资被分为三级:一级适用于青年教师,二级适用于应用科技大学教授,三级适用于综合大学教授,并附带有与其业绩挂钩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高低由各校自行决定。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
德国各界对大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点:教学质量不高;学制太长;辍学率高。这些不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出现,可是高校一直拒绝教学评估措施。随着统一后西德高校教师参与到东德大学的评估程序,西德高校对教学评估的抵触情绪也随之瓦解。目前教学评估已经成为德国大多数高校的一种常规手段。过去几年中,各州政府和高校开发了一套教学评估体系,这套体系目前已经标准化了。通过这套程序,各高校同一学科专业的院系进行比较。评估结果必须与相关高校进行讨论与协商,高校根据结果提出整改意见,三年或五年后再次接受评估。德国高校的评估原则是检测高校自己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德国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如提供教学法培训课程、监督教师履行教学责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质量等等。
(四)博洛尼亚进程
1999年6月,来自欧洲30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签署了旨在改革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博洛尼亚宣言》。该宣言是后来被称为“博洛尼亚进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在于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sj。1998年5月,在巴黎索邦大学800周年庆祝仪式上,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四国教育部长签署宣言,表明希望能够协调欧洲高校体制。一年后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将签字国必须履行的义务细节具体化。《博洛尼亚宣言》的主要目标是:推广简单的和可以比较的学位制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该制度基于两个学位阶段(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至少三年(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阶段不超过两年,整个学制最长五年。2003年在柏林召开的“博洛尼亚进程”参与国教育部长会议上,博士研究生阶段教育也被纳入改革内容之中。“博洛尼亚进程”无疑是迄今为止欧洲高校体制改革中步伐最大、包含面最广的改革措施。1999年以来,德国设立了超过1200个学士与硕士专业。为了加快审批程序,德国针对高校和院系建立了专门的认证机构,他们主要负责在质量、数据完整性和可行性方面审核高校提出的专业设置申请;州政府只负责审核学习规定和考试规定。目前德国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新的学制,其目的主要在于降低辍学率、缩短学制和减轻高校负担。
(五)德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二战以后,德国高校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化进程。两德分裂时期,西德高校主要交流对象是来自于西欧和北欧的发达国家高校,而东德高校的合作与师生交流局限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尽管欧洲委员会起初没有教育管辖权,但是20世纪80年代它还是成功地创建了“伊拉斯漠促进项目”。该项目是欧洲高校合作和学生交流历史上最成功的计划,其目的是使欧盟成员国所有高校中10%的学生能够在国外大学进修。除此之外,“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主要负责德国高校与欧洲以外国家高校的交流项目。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已经成为德国高校学生的常态。那些无法在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的学生则可以从本国高校中外国学生和客座教师那里了解外国文化、教学和学习方法。德国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提高外籍学生的教学质量,以及促进高校外籍学生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程度。除此之外,借助于联邦教育部的资金,德国许多高校设立了英语授课的专业。国际化已经从德国高校的边缘政策成为核心政策。除了人员交流和课程设置外,教学内容也反映出了国际化趋势。
四、前景
欧洲委员会和欧盟成员国教育部长的改革举措是希望能够创建一个全欧洲的高校和科研空间,它应该把欧洲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社会。这些改革措施在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高校必须灵活地适应环境的要求,德国高校改革已经为此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