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是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感到很头痛的事情。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走的是课文讲解——模块命题作文——教师解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誊抄的机械的写作模式。在这里,学生感到的不是写作的快乐,而是写作的负担。不要怪学生把作文写成流水账,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走进写作的空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乐于写作文呢?我们经常看到产生矛盾的同学间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动情!那么,为什么写作文时就没有了“情”呢?可能有人说这是两回事,但细想想,这应当是一回事。
我们的命题作文,很多来源于这一单元的课文主题,说白了,就是让学生模仿本单元的课文结构等相关信息进行写作,而这些作文题目并不管学生是否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能否真正的理解、掌握,不管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较为熟练地应用。而这,正是学生写作文时无从着手的症结所在,因为,他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言,有情可诉。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上立足于“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课间十分钟》,这是学生们司空见惯的实例。绝大多数学生会把自己课间十分钟的行程写得非常清晰,为什么?因为它就在身边。我们的语文老师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清晰可见”,还要让学生的写作情景交融,这就要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或会怎样或者是怎样。比如《课间十分钟》有的学生写道: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依次走出了教室,来到了操场上游戏,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跳绳,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上课的铃声又响了,我们又回到了教室,准备上新课。这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让它“动”起来?不妨提出几个问题:下课的铃声是怎样响的?“我们是怎样走出教室的”?在草上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跳绳的?期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在老师的提醒下,有的学生写:“叮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来了,在老师的许可下,同学们依次静悄悄的走出了教室,来到了操场上。翠绿的草坪间,有的同学在打过球、有的同学在玩儿呼啦圈,欢快的笑声,不时传进你的耳蜗。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玩儿跳绳,先是单跳,接着是八字跳,小明的花样跳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羡慕极了。要不是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们说不定还会跳出什么花样呢,等下次吧!
还说什么呢?看过很多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上画着这样那样的符号,或者在某处写道:不够具体、不够详细、再具体些等等要求性语言,那么,什么地方不够具体、不够详细,再详细写些什么?
实际生活或说记忆,是很多学生在完成作文任务中的“救命稻草”,老师的启发性语言,则是抛给他们的救生圈,这如同一棵无奈的枯树上,最终长满了奇形怪状的枝叶一样,因为他们见识的是更直接的事实。
现实生活,是我们赖以交流的语言源泉,更是我们在写作中进行艺术加工的最基本的素材。见多识广,这是我们或我们的学生索求或完成写作的最基本的素材来源,而事实是,学生们的写作知识更多地来源于书本。
面对单元中的作文题目或要求,在学习了这一单元的课文结构、写作技巧之后,应当说大多数学生应当很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恰恰相反,很多学生的习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问题出在哪?超越了学生的生活,超越了他们的思维,超越了他们应当的知识掌握和利用。可能有人说,我的学生对某一单元的教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可他们写的单元要求的作文却让人哭笑不得。什么原因?学生毕竟是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在成长中,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在成长,他们毕竟生活在有一定限制的现实生活中。 每一单元或模块,都有其侧重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方法和技巧,如何让学生们写的轻松、愉悦呢?从点滴做起。比如写人,一般的都是从头写到脚,特别是五官的描写尤为重要。还记得学生们一写人无论年龄大小就是“大眼睛、双眼皮”,好像都是一奶同胞,这其中就缺少了个性,也就缺少了特色、特点。这些写作素材不是来源于真正的生活,而是抄袭。要想写好别人,首先先写好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形貌都是不同的,总不能把自己写成张三或李四吧,这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
作文是允许合理想象的,但这种想象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只有双脚站在实地上,才能保证重心的稳定;空中楼阁,毕竟是过眼云烟,再好,再华丽,总不能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