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声》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音乐教师、音乐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和声》课程教学一直沿用音乐学院的模式,出现许多不同的问题,已经影响到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因此,新的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不断改进《和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显得致关重要。本文主要从目前高师教授《和声》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在充分实践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字】高等师范;《和声》;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基础开展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始不断推进教学素质改革。而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必须将教师素质的提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师范院校也把提高高等师范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在此背景下,高师应该全面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推进教学理论的丰富加强教学实践的改革。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教学一直沿用音乐学院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在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结果导致高校《和声》教学出现众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已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加强和声理论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要想切实是学生学好《和声》这门课程,就必须不断加强该课程的理论学习,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四部和声的连接规则,创造性的进行学习,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经常受繁琐的规则影响,对学习产生一定的误导。基础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教授《和声》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从初级阶段开始,注重打好学生的基础,而这里的基础,相当大的部分便是理论基础。和声理论是一门极其重要的技术理论课程,高校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体应该将基础和声理论和应用和声理论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够理解基础和声理论与平时的创作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教会学生在创作中举一反三、自主创新。其次要将和声理论与作品分析、创作实践相结合。即在和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把作品分析等因素巧妙的融合进去,使基础知识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分认识到这些理论相互之间紧密的组织关系。总之,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真理,不断强化创作实践,切实打好和声知识基础。
二、注重和声听觉训练,理论联系实际
音乐教学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打好学生的和声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和声听觉训练,为学生培养一定的乐感。用听觉的方法让学生加强感知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启发和声思维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即如何在键盘上将曲子演奏出来。我们不难发现,和声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上键盘练习占绝大比重,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课下学生练习少等因素,听觉训练一直是和声教学中的一个弱势。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因此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进度,适当的让学生自己进行演奏训练,而不是一味的教授。这样能使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线条、色彩在不同演奏阶段的变化,切实掌握和声的演奏技巧。
三、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多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单向教学活动,即仅仅依靠教师自身通过键盘演奏一些常规的和声进行和和声判断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是很多学生不能积极有效的掌握和声演奏技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课下没有老师的监督很少自己练习和声作业,因此导致有些学生键盘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较低。长期以往,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非常容易形成“纸上谈兵”的不利形势。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开拓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弥补学生和声听觉培养训练的缺失。教师可以将旋律或低音分类,再创造性的设计成不同的和声配制形式,在谱面上为学生加以演示,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分享到自己的电脑或者手机上回去慢慢体会不同的音响效果,这就很好的完成了学生和声听觉的培养目标。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网络或者范例对学生进行和声学生的比较,积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和声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总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根本上转变自身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在平时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积极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和声听觉训练,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和声课程的教授。各级高校也应该积极加强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树立高师培养目标,并切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以便不断提高和声课程教学质量,积极满足学生以及社会对高素质音乐教师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民族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冯丽.论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吕峰.高师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的思考[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1).
[3]刘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 .中国音乐,1997,(2).
[4]吕威.高师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的思考[J] .辽宁师专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