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赫在音乐史上被誉为“音乐之父”,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代表了巴赫晚期的艺术成就,极具美感。这一代表作展现了音乐内部结构的平衡,从咏叹调的和声到变奏旋律的绚烂,无一不体现出作品卓越的创作特色。本文从《哥德堡变奏曲》的整体结构、咏叹调以及变奏等方面阐述了乐曲的创作特点,为人们分析和感受巴赫作品提供指导思想。
【关键词】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变奏;创作特点
《哥德堡变奏曲》在古典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体现了优雅的旋律线条、方整性结构的平衡美、简洁的和音语言、变换无穷的变奏旋律以及高超的技艺演绎等。人们在音乐中得以敞开心扉,感受震撼。这一创作特色鲜明的作品打破了巴赫以往的创作惯例,呈现出巴赫对乐曲结构逻辑性的感悟。通过分析全曲的整体结构及情感、咏叹调和变奏的特色,有助于我们理解乐曲的深层内涵。
1全曲内部结构呈现平衡美
《哥德堡变奏曲》共分为32个部分,以一段咏叹调开场,并以此为主题展现变奏旋律。先是左右手相配合,演绎抒情而简洁的和声伴奏;之后以左手声部旋律作为基础来呈现整段的变奏部分;变奏之后,乐曲返回到原基调,从而循环复始中感受悠长而绝美。首先,最初的咏叹调是一段萨拉邦德舞曲,开场振奋;其次,乐曲变奏的部分达到30次,充分体现出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其旋律并未重复之前咏叹调的主题,而是通过右手高音区与左手低音区的羽管键琴演奏,演绎和声变奏及复调变换,从而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平衡之美,动静结合之中富有深意。
全曲的结构也正是该作品的突出特点之一,其遵循平衡和对称的方整性结构原则,同时沿袭了前古典时期曲式结构的特色。?不过,乐曲各个变奏中的“二部曲式”结构,与古典主义时期的二部曲式并不完全相同,它实际上通过并置关系的乐句来展现音律?,而非仅凭内部对比来展现,由此也可以感知巴赫在创作过程中的不断探索。
2 咏叹调部分的创作特点
《哥德堡变奏曲》的咏叹调部分和声特色显著,音乐风格优美舒展,织体简明清丽。演奏时右手旋律抒情,左手则以和声伴奏来衬托,这种创作手法更多的体现出古典创作特色。咏叹调的和声节奏悠缓,其每一小节几乎都包含一个和弦,而且这一特点也延续至之后的三十个变奏中,由此,和声贯穿于整个咏叹调,而不仅仅限于下行低音线条中。这个主题由八个小节乐句构成,它们各自的四个和声结构完全相同。主题以G大调作为主音,之后转向属音和弦,经历了第一次反复后又由属音转向e小调,随后第二部分的重复让音乐更显张力,最后返回至8小节的主音。
值得一提的是,咏叹调的右手声部旋律与之后的变奏部分基本无关,而左手的和声则与变奏部分有着一定关联,尤其是开头四小节中下行的低音线条。正是这一低音线条及和声,衍变出了后面的变奏旋律。
3 变奏部分的创作特点
《哥德堡变奏曲》利用咏叹调主题的低音线条进行变奏,这是一种不常见的音乐创作方式。全曲以一段舒展的萨拉邦德舞曲开场后出现变奏,尤其是变奏中前四小节的低音线条给人以顺利衔接之感,将人们引入其境。而这三十个变奏形式各异,不相雷同,其最大特点是快慢有致,一时犹如秋风扫落叶般迅疾,一时又犹如春雨绵绵般和缓。同时每一个音节都掷地有声,每一小节都内涵饱满,呼应整体音乐变奏,进而勾勒出一幅壮阔的音乐诗画。
总体来看这三十个变奏,创作精巧,富于歌唱性。它们可以每3个变奏分为一组,这10组每一组都遵循对位法而构成独立的个体。每一组的结构是:抒情性变奏 + 炫技性变奏 + 卡农变奏,其中抒情性变奏类似于舞曲;炫技性变奏通常是(为?)双层键盘设计的托卡塔,以展现精湛技艺;最后以富有节奏感的卡农变奏收尾。演奏中,充分展现出巴赫对于音乐的感悟及驾驭。
3.1变奏特点之一
在第一变奏中,以左手的跳跃来表现愉悦气息,其双手交叉的演奏技法堪称一绝。第二变奏实际上是一支简洁的三部创意曲,在连续的低音背景下,两个声部交错应答,给人以意外之感。第三变奏中,用单手演奏近距离声部,让听众感受复杂交错的节奏的同时,浓浓的田园味道也由12/8的时值充分表现出来。
3.2变奏特点之二
从第四变奏中似乎可以听到狂野之声,开篇三个单音仿佛生命体一般在不断的跳动,尤其是第二部分的托卡塔给人以振奋的力量。第五变奏中应用典型的意大利触键手法,常有一只手跳过另一只手的动作,同时配合切分音的乐趣,令人精神一震。作为全曲第二个卡农的第六变奏,以不断上行的音阶表现出翩然飘逸之感。
3.3变奏特点之三
第七变奏中,吉格舞曲节奏里加入了几个节拍标记,使节拍不曾过于缓慢。第八变奏则汇聚了全曲的(演奏)难点与技巧精华,同时演奏键盘的同一部份(部分?)正是法国式双手交叉演绎法;而钢琴演奏避免了声音的混杂,使情感表现得纯粹又干净;双臂的交叉演奏也为听众提供了奋进的视觉效果。这个变奏中以3/4拍起始,重音错落有致,不愧为全曲的精华部分。第九变奏正是全曲第三组的收尾部分,低音部更显强劲,使听众情绪舒缓地流淌。
3.4变奏特点之四
经过亲切自然的第十变奏之后,第十一变奏中,双手重叠反复,以12/16拍演绎柔和的韵律,让人不禁想起托卡塔的吉格舞曲。其音阶交错、颤音回荡,加上琶音变幻多端,最终又隐没于无声,令人回味无穷。第十二变奏则是一只倒置的卡农,又起新奇之意。
3.5变奏特点之五
第十三变奏把听众带入到另一种意境,让人感受心底里的震撼,而整部作品的意蕴也由此悄然转变了,人们仿佛翻开了慢乐章。它以小提琴的独特音律和两个单音的震动感,使听众翩然若至,而最后部分左手的半音阶赋予了音律无尽的神秘感,却忽然又以几个键盘之音打破了人们本以为结束的沉寂。但这一切完成之后,第十四变奏以极乐和嘲弄之音重新唤醒了人们,下行乐句的篇幅饱满,而后又转为上升,此处巴洛克音乐里的装饰音不再以强音拍来演奏,而是全部被巴赫摆在了强音拍之前,情绪被宣泄而尽。第十五变奏紧接着强悍的十四变奏,作为全曲的第一个小调变奏,它情感对比相宜。其以2/4拍类似行板的音律呈现出广阔的音程,用下行的乐句表现伤感,但其中也不失能带给人希望的上行旋律,这也表现出巴赫摒弃绝望的音乐意境,这种坚定的信仰更揭示出作品的深意;而其最后的收尾令人印象深刻:(?)两手相互分开,随着乐音的逐渐褪去而右手静止在半空中,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3.6变奏特点之六
第十六变奏则是别开生面的一幕,这部分以高雅的气氛拉开了《哥德堡变奏曲》的后半部分。其上半段由连续的音阶和强烈的颤音组成,这种鲜明的节奏从16小结(小节?)的主导调式开始则更加强烈,因为这里有更为明快的赋格段节奏,管弦乐化的音乐风格以及两个3/8拍的迅捷小节都带给人雍容华贵之感。第十七变奏的托卡塔精气神十足,通过双手在彼此的顶部演奏较长时间钢琴,来展现双层键盘羽管键琴的特色。第十八变奏又以低音声部继续呈现出乐曲的洋洋洒洒。
3.7变奏特点之七
第十九变奏可以说赋予演奏家一个暂时放松的机会,触键手法时时变幻,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呈现出更多的声学美感。第二十变奏来临,也就意味着演奏家暂时的休憩终止,但此部分又绝非仅是单纯的技巧表演,尤其是25~28小节的分解和弦中,音符如丛林般密布,充分表达了欢欣鼓舞之情。第二十一变奏回至g小调,半音阶的强化作用尤为明显,但其演奏快慢相宜,从未让人感受到痛至卑微的难过。
3.8变奏特点之八
第二十二变奏仿佛将人们从之前的无底深渊中重新又拉回到清晨的光芒万丈,G大调的回归使人如获新生一般。此处大量运用了与经文歌式相似的模仿,之后的一系列变奏均受其影响,直至整曲结束。曾经感悟过《哥德堡变奏曲》的人们,由此知道将要转入作品婉转的结尾部分了。第二十三变奏则让听众痛快地欣赏演奏技巧,此处由两个三度和六度音程迅疾表现出翻浪的效果,钢琴演奏让人目不暇接,在最后的和弦处却戛然而止,如此富有感染力的韵律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愉悦。紧接着,第二十四变奏,由夸张的技艺表现转入到宁雅的音乐氛围中,这是一首八度音程的卡农,先是用9/8拍来表现田园意境,之后在9~24小节发生变化,结尾处则由右手的大三度表现乐感,而大三度又非常完美地转承至下曲开篇时左手的小三度,这两个和弦契合得淋漓尽致。
3.9变奏特点之九
第二十五变奏值得一提,它可谓是整个作品中最精华的变奏。演奏技巧高超,表现力和感染力均相当丰富。此处节奏转回至最初的萨拉班德,如泣如诉般表现真挚的情感,还不失浪漫元素。这部分比其它变奏节拍更慢,开始处装饰性的反复单音富于歌唱性,在巴赫以往的作品以及肖邦的创作中,这种手法并不常用;在紧张的情绪逐渐得以释放之后,不单调的倚音伴随着下行音律,最终在主音上结束。当二十五变奏结束后,也就进入了整部作品最大的难点——第二十六变奏,这一部分险象环生,其间仅有几秒钟的休整时间,随后便又投入到另一首高难很度的托卡塔中。该曲需要长时间交叉手臂来完成,并要在萨拉班德的节奏基础之上加快速度,巴赫为其创作了两个时值:首先连续演奏18/16拍的十六分音符,以3/4拍完成伴奏和弦,其次以18/16拍完成最后五小节,你听过这部分之后可以从中看到巴赫对于音乐的超强驾驭力。第二十七变奏中,巴赫第一次巧妙取消了次要的低声部,由两个卡农声部相互配合,亦动亦静,并由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而直冲进第二十八变奏。
3.10变奏特点之十
第二十八变奏采用强音和跳音来表现动感,进而抒发欢悦。第二十九变奏即全曲的最后一首托卡塔,它以左手擂鼓般的强音以及双层键盘上的“暴跳”和弦,展现出开篇的欢乐气氛,而左手加倍的八度跳跃则更激进,仿佛一场即兴表演,但是随后的下行音列更加体现出音乐的工整和素雅。由此,我们也进入到令人欢沁的第三十变奏,在此处巴赫出人意料地指定了一曲“Quodlibet”。选择流行民歌这一突发奇想几乎能够融化所有听众的心,无人不为之动容。
4 结语
在《哥德堡变奏曲》中,巴赫打破了以往先简单陈述主题、再大段诉说变奏的传统做法,而是从头至尾编织着平衡的乐律,音型紧凑有致,形成乐曲的方整性组合;和声简洁,节奏舒缓,将现代与古典这两种美完美融合在一起,音乐风格自成一派。整部作品一共有三个g小调的变奏,那里e小调被降E大调所取代,从灰暗的调式中透视光明;只有第二十五变奏除外,它独特的采用降e小调来表现音乐情感。纵观巴赫的整个创作年代,这部作品的形式独一无二。
《哥德堡变奏曲》继承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典型特征。在咏叹调中以多变的装饰音处理,这一特征并未延续至之后的三十个变奏,低音线条和和声对咏叹调进行了充分的诠释。三十个变奏的体裁丰富,序曲、小赋格、托卡塔、卡农等贯穿其中,用完美的逻辑格局展现出艺术之美。乐曲的整体风格明丽,开阔宏大且不失柔和细腻,其创作手法值得后人赏鉴。
参考文献
[1]潘安婧;音乐的“布局谋篇”——浅观修辞对音乐结构的作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王林;罗萨琳•图雷克对巴赫键盘作品诠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潘彦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装饰音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4]赵俊英. 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变异——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首钢琴奏鸣曲》的主要创作特点[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5]王铁红. 找寻巴赫键盘音乐中的“魅力”——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F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音乐研究[J]. 艺术研究.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