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可见,学习离不开社会生活。语文学习更是如此,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含着语文知识,是语文知识学习的源泉,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知识,哪里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能把语文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要把生活作为语文学习的大背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
让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以往的语文学习是知识本位的学习,单纯地为语文知识而进行语文学习,为分数而进行语文学习,为考试而进行语文学习,导致了语文学习的封闭性,人为地把生活与语文学习割裂开来,造成了语文教学高分低能的怪现象,致使了有的学生会写“考试作文”,不会写“生活作文”,课堂上夸夸其谈,生活中不会“说话”,课堂上“会学”语文,生活中不会用语文等等弊端。这实际上就使语文!学习失去了其本应该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可见,语文学习应该依托教材,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实际上,在语文学习中,联系生活并不是一件难事,比如学习《落花生》一文重点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投有好处的人”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我说:“准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一名学生说:“‘体面’就是看起来外表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能只顾外表好看,而对别人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人。”另一名学生说:“我认为人注重体面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只是注重外表体面,而且应该做一个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的人。”第三名学生说:“我们班的刘俊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他不仅外表体面,而且在汶川地震时还为灾区捐献-J500元的压岁钱,他就是一个不仅讲究体面,而且对别人有帮助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三名学生的发言激发想学生们的灵感,学生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我认为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理解了重点句子的含义,使学生明白了道理,而且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
让语文学习深入生活。新课程改革在教材的设计理念上有了很大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特别强调学生参与”,也就是有些学者和专家提到的“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就语文学科而言,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教材中也非常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设
计了许多便于学生实践、亲历的题目,所以,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深入生活中学习。比如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二》中提的习作要求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在指导学生完成这一习作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长者、读书、看报、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其次再让学生弄清楚自己感兴趣的风俗习惯的形成或由来。再次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你深入生活调查到的风俗习惯讲给大家,最后在形成习作。这样的学习是深入生活的学习,习作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生活的过程,就是学生在生活中探寻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把生活作为语文学习大背景的课程观念也会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模式。
让语文学习丰富生活。以往的语文学习大都是字词句段地背、语修逻文地记,是单纯的语文知识本位的学习,这样的语文学习使学生感到沉闷、压抑,毫无兴趣可言,同时,封闭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知识成了不能应用于生活的屠龙之技,即使学生习得了所有的课本知识,也是知识单一、视野狭窄、能力较差。因此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知识的支撑点,让语文学习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比如在学习《春天的手》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室外,让学生看春天的小草、春天的柳树、春天的桃花、春天的蜜蜂、春天的燕子,在学生对春天有了思想情感上积淀后‘,再引导学生“这样美丽的春天,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使学生顺利进入了课文《春天的手》的学习。再如学习《美丽的星空》一课,课文提了许多问题:‘:是谁点亮天上的灯火?”“是谁排列天空中的星座?”“为什么星星永远闪烁?”“为什么流星会不小心陨落?”“彗星——这宇宙中神秘的访客,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对于这些问题,在学习课文前,我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进行一一解答,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学生们都学习到了许多天文学知识,同时,也丰富和充实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