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怎样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成为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所有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而对于教学目标导向而言,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二者都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式。文章对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预设和生成所存在的问题继续进行分析,进而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预设;策略
通过大量的实践分析表明,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看似活跃有效的沟通,但是不难发现,课堂实质上还是教师起主导地位,这样以来,就使得教学预设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限制,阻碍了学习过程生成。据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过分的对课件以及多媒体进行依赖,一味的将学生带入自身预设中,并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进行忽视,阻碍了学生深入学习以及眼界拓展的有效生成。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一)预设过于形式化
现阶段有大部分教师认为,在进行语文公开课时,课堂氛围越活跃、越热闹越好,所以,不切实际的教学设计,种类繁多的语文教学课件,其中还有不少课件中配有根本毫无用处的音乐、视频等,这些都成为了部分教师在公开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课堂上过分热闹,就会导致课堂内容过于形式化,为了敷衍上级的检查而实施,不能达到语文教育所制定的预期目标。例如,部分教师在讲解《沁园春.雪》时,开头引入过长的音乐,还没有进入正式内容,课堂时间过去了五六分钟,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
(二)生成就是提问
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纽带,的确是语文教学课堂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然而对于问题的设置,也是有一定准则的,其问题的设定不仅能够反映出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实际水平。因此,设计哪些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解答问题?等都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考量的。一旦将这些问题简单化,随便设置问题,就不能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例如,在学习《人生的境界》一课时,设置十几个问题,不仅使学生抓住问题的重点,也严重的浪费了课堂上的时间,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没有多大帮助[1]。
(三)提升等于发挥
想要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阶段,可以借助很多中形式,例如、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朗读等。而良好的阅读能够帮助加深度文章的理解。而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与感情的朗读课文,而在给学生进行示范时也没有多少感情在其中,因此,教师不和情感的示范,不但每个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反而可能会导致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提升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水平的策略
(一)预设要有坚定的目的性
教师不能随意的就进行预设,更不能无限的预设。在保证预设目的和生成的目的相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预设目的性进行加强,这并不是与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相违背的做法。其中学生主体性不是对过程的感悟和学习,而是体现在教学目的性方面,这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主导性。要不然学生生成的主观性虽然有很强的可取性,但是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引导就会变成伪生成,其中任何一堂课和章节在预设过程中都有着主次,假如将主体内容转变成次要内容,而将次要内容当作成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这样教学目的将无法实现,这就需要预设要具有坚定的目的性[2]。
(二)建立系统性的预设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而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一定拓展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预设要以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有效突出不同阶段内容的重点,同时还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和辅助。此外,还要对学生自身的特性进行充分考量,并保证课堂中一道更加完美,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文章进行有序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做好“有我”引导
本文笔者认为在判断学生所生成的问题是否有效应该对“有我”与“无我”进行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将“有我”引导在预设上作为一项引导手段。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放大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应用相应的情景进行引导,这才可被称作为是启发式教学。所以,启发应该从“自我”开始,而不是教师。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笔者对其写作特色进行了如下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对一件事物进行书写;其次,让他们在课堂之上讨论他们的写作方法;最后根据此篇文章对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如:空间与时间的变换以及想象力的有效利用等。这样教师通过“有我”引导,使学生不但掌握了写作方法,还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3]。
结论: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中的有效生成,脱离不了良好的预设,因此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的尊重学生个体,即关注预设的实现,又关注动态的生成,从而使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思衡.高中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2):51-54.
[2]魏金凤.基于课堂生成的高中语文教学预设浅谈[J].语文教学之友,2012(8):20-21.
[3]缪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预设与生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