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高中音乐也与其他学科一样卷入这次的改革浪潮中,摆脱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笔者认为,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也要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将本地音乐所具有的特色融入课程改革的主题框架中,这样有利于将当前音乐教学课程改革的主体思想不断渗入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下面,笔者从正视“骨感”现状和追求“丰满”理想两方面,谈谈如何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做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在继承与创新、接纳与选择的关系协调中将新课标的理念与思想结合起来,促进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正视“骨感”现状,继承与创新并重
就目前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而言,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落实情况较差,虽然在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要在对音乐教育实行多元化文化教育方式,但是一些高中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艺术类教育,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教提高,只是单纯地提高了某些方面的能力。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在音乐文化中,强调的是人文理念与文化理念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对音乐作品的全面思考,在课程观方面也强调了这一点,只有抓住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式才能实现艺术类教育的全面化。不可否认的是,多元音乐文化首先强调的是对本民族音乐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我们不能被多元音乐的教育理念所超越。一些高中教师在教学方面,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都反映出了相同的问题——方式及方法较为单一。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课程产生一种厌恶感。音乐课程所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在超越现实或者远离现实,这样即使有再好的教学条件也难以使学生接受多元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音乐教学既要体现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又要体现出多元音乐教育的独特性,尽情地体验音乐自身所具有的“美”。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型人才,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音乐文化的哲学思想,在教育观与教育现状方面展开全面地分析,进而体现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对社会等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反思。
二、追求“丰满”理想,接纳与选择并存
多元音乐观是一种开放、包容理念下的艺术接受,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音_乐素养,使学生养成一种“感受音乐”与“感知音乐”的良好习惯,从审美与鉴赏的角度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是对多元文化的宽容、接纳、理解和尊重。这需要我们教师能立足于多元文化,从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人手,使高中音乐不断“丰满”起来,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断地提高。本部分以中学必修模块作为分析案例,探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以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为例,呈现的是西北民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地域风格。民歌有青海的“花儿”、“劳动号子”等歌曲。考虑到我校学生不了解西北的民族特色,为此,我选择了交互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较为熟悉的《信天游》作为其中的主线,通过师生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首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搜集一些有关西北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尤其是关于信天游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中,教师将班级学生分组,首先展示经过课前搜集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被引入到西北所处的环境中。然后,教师开始播放有关西北歌曲《庄稼汉》在播放歌曲前,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歌词中有哪些意向?”、“歌词所有表达的主题思想有哪些?”、“听完这首西北民谣后,你有什么感受?一等问题。播放歌曲,待播放结束后,仍然按照原有小组分配方法进行分组讨论,这使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而后,再次播放一遍。讨论结束后,每个组派代表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通过每个组的意见,教师进行了总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这也是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课堂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以及有效的教学资源的整合,把学生放到一个多元文化的音乐背景下学习,让学生了解了音乐作品的背景、剖析音乐文化内涵,感知到音乐作品的独特艺术特色,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使学生形成一种多元文化理念的核心价值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不同发展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不同的,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学方法已成为未来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经阶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与内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接纳与选择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审美水平,进而促进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