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要求比较高的能力。无论是概括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中心,都要概括出实质性的内容。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在阅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训练的结果。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在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的训练。
一、词语教学的概括思维训练
词有概括的功能。理解词义,要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叙述用恰当的词去概括,从而训练学生的用词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概括训练,有的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有的说出一句话或一个具体情境,然后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词语概括。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理解“春风拂面”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春风拂面
师:文中介绍叶老先生给作者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把句子读出来。
生: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师:春风拂面的感觉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生:认真、平和、温暖
师:哪些人事物能使你感觉“春风拂面”?说一说
生:叔叔是个非常幽默的人,跟他呆在一块感觉犹如春风拂面。
生:老师平易近人,让人感觉春风拂面。
生:林小静对待同学总是那么和气,那么耐心,让人感觉犹如春风拂面。
……
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加强对词的理解具体,而且学会了这个词的用法。这就是对具体内容概括地掌握。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已掌握的词概括客观事物、现象,概括比较长的语言叙述,这样的训练,不仅是学生学会用词,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二、感知课文的概括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这些阐述的核心就是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在阅读中要理清文脉,懂得作者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体上是说什么。在教学时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感知课文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哪几方面展开的。整体感知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对文章的认识,看谁概括得更准确、更精炼。可以设计这样的讨论话题:这篇课文说的是谁?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学生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展开思路,头脑中就会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图像,其它的阅读障碍往往也迎刃而解。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在教学《目送》时,先从解读题目“目送”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谁目送谁?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将1225个字的文章读成7个字:我目送儿子、父亲。再引导学生分段读文,相机概括段意,提醒学生概括。在集体交流时总结将文章都成了两句话:我目送儿子小学、中学、大学。我目送父亲从年迈至重病到去世。概括能力就是把事物简单化的本领。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孙老师对学生进行的“随风潜入夜”式的概括思维训练,将洋洋洒洒千字文章读成了词,读成了句。
三、理解段落的概括思维训练
概括段意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过程。要求学生对段落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地理解和掌握,目的在于使学生较快地抓住每一段的要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在概括段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分析、综合,而且要进行抽象与概括、推理与判断,从而训练学生分清主次、抓住要点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概括条理性和准确性。
仍以特级教师孙建锋教学《目送》教学第一段文字为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够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首先孙老师要求学生读这段文字,划出描写景物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些景物?当学生总结出了“硕果累累”一词后,再问“硕果累累体现在哪?在词语下面加小点。”学生自然而然找到了”缀满、负重、下垂”。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九月丰收的画面,后面的指导朗读便是水到渠成了。
从这一个段落的教学我们看到了孙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概括思维训练,从概括段落内容,到逆概括理解段落内容,学生与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在理解段落内容中得到训练。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的概括,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概括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