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用哲学的方法,分析何为中国教育,就是以中国文化化人的过程;中国教育发展什么,就是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中国的先进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从何发展,就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怎么发展,就是谁来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教育;发展;基本;问题;思考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研究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科学。用哲学的方法研究,何为中国教育,中国教育要发展什么、从何发展、怎么发展,这些基本问题,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研究者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回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况且,“我国教育目前在治理结构、章程建设、社会合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活力,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还比较普遍。”(1)为此,用哲学的方法,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何为中国教育
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回答:何为人,何为文化,文化与人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回答清楚了,何为中国教育的问题也就回答清楚了。
何为人。从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出发,人是劳动创造的,人因劳动而“化”,从动物人发展成了社会人,从野蛮人进化成了文明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文化。劳动即实践,是手脑并用,是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与精神的统一。没有劳动,真正意义上的“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同时也说明,人具有动物和社会双重属性。动物性即人的自然属性,来自先天遗传;社会性即人的文化属性,来自后天教育。人就是劳动物化的高级动物。
何为文化。从词源学角度看,“文化”是一个合成词,“文”本意指“纹理”,据此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文犹美也,善也”。“化”,本义为易改、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故《易.》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已化成天下”。“因此,在汉语中,‘文化’的本意就是‘以文教人’,‘以文化人’,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修养、习惯的养成。”(2) “在西语中,‘文化’一词也有类似的含义与用法。‘文化’(culture)与‘培养’、‘教育’(cultivation)同源。”(3)
何为教育。从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出发,人的劳动可分为一般性劳动和特殊性劳动。一般性劳动指凡是思维正常的人能从事的活动;而特殊性的劳动则是指具有特殊劳动能力的人所从事的活动。教育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特殊性劳动。它特在一个“文”字,即以“文”化人,关键在于一个“化”字,即以教育为“船”,载文化之内容,渡人到具有高素质的彼岸。
何为中国教育。植根于中国大地,培养中国人才,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即为中国教育。当然,中国教育,培养世界人才,也是理所应当的,但这只是次要任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是我们中国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这是有中国教育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其深层次原因是有中国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和价值性所决定的。
人、文化、教育及中国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有着必然的本质的内在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能被人所认识和掌握,并能动地服务于人的一切活动。
二、中国教育发展什么
中国教育发展什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教育与整个社会以及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等重要元素之间的关系,又涉及到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方法,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要发展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用周远清先生的话说,就是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方向,是灵魂,专业素质是主干,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保障。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特长充分得到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无不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是万物之灵”。 人是教育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马克思早就说过,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们党也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事业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一贯倡导的主张。古代的“德为帅之先,才为德之基”,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连中国教育发展最混乱甚至倒退时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提出教育要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改革开放时期,党中央提出:教育要培养“四有”(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技术)新人。这都说明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没有改变,但在贯彻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时,其要求、标准及内容还是有差别的,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的。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教育对人的认识的深化,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新的提高,但现实中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人们重功利轻素质、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学历轻能力等等,这些现象的直接结果是,有些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爱国主义情操,对民族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同,个别人甚至自私自利,做出有损人格、国格的事。这都说明我们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需要有待进一步发展。
其次是发展先进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人类的一切活动,如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研究等等,都是短暂的,都会消失,都会成为历史,而这一切最终都会沉淀与凝聚为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不竭深层动力”。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应该指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外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两者相互统一,相得益彰,使世界文化的普遍性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辩证统一起来。既要古为今用,又要洋为中用;既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又要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融;在相互交融促进的过程中发展本民族文化。我们现在的中国,本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宣传、普及、推广还不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民族文化也还不够。表现在教育方面是“一条腿软,一条腿硬”,甚至是两条腿都软,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强国的愿望和要求。
第三是发展科学研究。教育是一种活动,是一种认识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培养人才、发展文化、服务社会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每一个人的具体差异性,必然导致教育科学研究的纷繁复杂性。不论是何种类型、何种层次的教育,都有科学研究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教育的公平性研究,从区域角度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的不平衡还存在。从教育类型看,同类型教育不同区域的发展也不平衡。
第四是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发展教育发展社会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各类教育都有这方面的责任和使命,只不过初等教育起着服务社会基础性的功能,随着教育层次的逐步升高,其服务社会的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忽视或轻视初等教育服务社会基础性作用,都将是具有的“错位”或“失位”。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弊端,就是忽视或轻视初等教育服务社会基础性作用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我们强调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并不能否定初等教育服务社会基础性功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强大,是以初等教育服务社会基础性功能扎实为基础的。我们应该辩证地历史地发展地看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
发展文化,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它们四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是辩证统一关系。人才培养必须以发展文化为前提和保障,没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人才培养就缺乏鲜活的动力;反之,人才培养对文化的繁荣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和创造作用。科学研究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发展,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的动力源泉;反之,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文化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回归到服务社会上,通过服务社会的成效,来检验文化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果。社会发展决定文化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方向;反之,社会发展的成果有人才来享受,进而为文化发展、科学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所以,发展文化,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忽视某一方面,都是要受到惩罚的。
二、 中国教育从何发展
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是中国教育从何发展的基本思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本质属性,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通过外因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说明:立足本国是根本,放眼世界是手段。立足本国必须要改革,放眼世界必须要开放,改革促发展,开放促改革。改革开放是立足本国,放眼世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的必然。
为什么要立足本国。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本国,在“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徳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导方针的前提下,发展教育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改革是立足本国,发展教育的手段。只有用改革的勇气,改革的手段,来解决当前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切陈旧观念和不适宜的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保证教育平稳有效发展。
为什么要放眼世界。中国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经验说明,开放是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有效手段。用潘懋源先生的话说:开放要达到三种效果。“其一,根据国内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其二,平等对话,达到相互理解;其三,讨论国际性共同问题,探讨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4)“由于特殊的事物与普通的事物有联结,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5)故此,我们既要注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借鉴,也要注重教育先进性吸收,更要注重本国教育向外的宣传和推广。
三、 中国教育怎么发展
教育怎么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回答的是谁来发展的问题,其次要回答的是怎么发展的问题,怎么发展的问题又可分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实质是谁来改(谁来发展)、改什么、怎么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统一。谁来改是逻辑发展的起点,改什么是内容,怎么改是方法和途径。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按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办事,就是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也就是发展教育。具体讲:
(一)要遵循教育谁来办的规律。教育谁来办这个问题,过去一直认为是有政府来办。因为教育是公益事业,应该有政府来办。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认为教育应有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配合的方式来办。时至今天,人们认为:教育的主体有时有一家主导,有时有多家主导,要因事而定。同时,把办教育看成是一个有谁来发起、推动、实施、评价和监督的发展过程,并对该过程五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政府、社会、学校三家要多项互动,协调发展。从学理上说,教育改革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社会为辅,来发起、推动、实施、评价和监督教育改革。但涉及到全局性的、比较重大的教育改革,应该有政府来主导进行,学校、社会予以配合;涉及到学校内的、社区部分教育事项改革,就要学校与社区来主导,政府积极配合了。
(二)要遵循改什么的规律。改什么的规律,就是要处理好教育主体、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改什么的问题,实质就是改教育主体、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五个范畴之间不适应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为第一性的观点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在教育现象中,人是第一位的,且人们首先从事的是教育活动,而人们要有序地开展教育活动,就要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教育规范,这就形成了与教育活动有关同时有居于教育活动之上的教育体制;在一定教育体制下开展教育活动,就会形成一定的运行方式,这就形成居于教育活动和教育体制之中同时又不同于教育活动和教育体制的教育机制;而在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体制的构建和教育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观念并依赖于一定的观念,这样就有了一个与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紧密联系同时又有别于这三个范畴的教育观念;人始终贯穿于这四个教育范畴之中,并起主导作用。可见教育现象,就是由教育主体、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五个范畴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改什么的问题,具体讲:
1、教育主体要改什么。回答是:一是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关系上要改政府主导比较明显,学校和社会参与比较薄弱的现象。同时要改在学校和社会主导的情况下,政府支持有时不是十分及时到位的现象。二是要改在政府的主导下,政府对教育改革发起的多,推动的多,而自身实行又有所欠缺、评价和监督也不够的现象;三是要改在学校和社会的配合上,学校和社会执行的多,而参与决策、推行、评价和监督的少的现象。
2、教育活动要改什么。“教育活动是人为了受到教育而促使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6)它包括教育活动的主客体、教育活动的内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等。这就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改革:一是要改教学主体地位绝对至高无上、客体被动接受,满堂灌的现象;二是要改教育有些内容过于陈旧,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现象;三是要改教学评判方式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做法,使教学评判更加趋于科学化。
3、教育体制要改什么。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制度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制及管理体制(含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内的管理体制)。它如同一栋大楼的框架结构一样,结构体系合理了,使用功能才能很好发挥作用。故此,要改管理部门过多且职责交叉,职能部门之间利益争夺和责任推诿的现象;要改行政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占教学和科研人员比例太大,且占用学校教育资源太多,使得学校经费难以真正用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现象;要改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地位模糊,且难以有效参加学校的治理过程,权利和义务无法体现,“教”与“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的现象。(7)
4、教育机制要改什么。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层次的教育机制(宏观的经验机制,中观的经验机制,微观的经验机制),形式的经验机制(行政-计划式教育机制、指导-服务式教育机制和监督-服务式教育机制),功能的经验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等)。从功能的经验机制说,要改教育体系内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要改过于量化的科研考核办法,使教师疲于应付科研任务的完成,而无精力用于教学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每况愈下的现象;要改教育内部监督机制有时缺位的现象。
5、教育观念要改什么。教育观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所产生的一种系统的认识。它包括对应逻辑的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和从属教育观),递进逻辑的教育观(教育本质观、价值观、实践观和质量观等)。(8)要改用计划经济观念办学的观念,使之与市场经济相符合,与现代国际化办学环境相适应。其表现为:通过开放寻找成功的办学理念不够;以开放促改革的意识不强;政治意识心态思维方式办教育太强。
当然,现实的教育改革并不是严格按照这五种范畴应然的逻辑关系进行,而是按照这五种范畴实然逻辑关系进行。应然逻辑关系,就是我们上面分析的五种教育现象范畴所产生的逻辑,其“本质特点是起点单一,逻辑一贯”。[9]实然逻辑关系,是指这五个范畴之间所实际存在的一种逻辑关系。其本质特点是起点多开端,且变动不居。如,教育改革既可以从观念更新开始,也可以从体制改革开始,更可以从机制创新开始。或它们之间两个范畴一齐开始,但这都不影响这五个逻辑范畴之间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逻辑关系。只不过按照应然的逻辑关系去改革,其改革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而按照实然的逻辑关系去改革,由于它的起点是多开端的,比较容易导致改革者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决定从那一个范畴开始改革,却忽视对其它范畴作相应的改革,其改革的效果当然不是很理想。这就要求我们按实然逻辑状态改革时,应注意某一范畴的改革与其他范畴的改革相互协调一致。
(三)怎么改的问题。
在探讨怎么改的问题时,我们把怎么改定位在改什么的问题的针对性上,不再做其它问题怎么改的泛论。这样做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积极性。应该注意改善政府的主导地位,政府不仅注意发动和推行教育改革,还要注意自身对教育改革的执行、评价和监督,并对社会和学校发起的教育改革给予及时而充分的支持;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发挥学校和社会在教育改革的主体作用,学校和社会不仅要注意自身积极发起和投身于教育改革,还要参与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决策,并对政府所倡导和推行的教育改革进行评价和监督。
2、教育机制改革应注意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治理结构,“继续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积极形成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10]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加强章程建设,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学校;同时,精简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和服务管理机构,压缩管理人员编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3、教育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在国际合作机制上,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校与校之间的学位互认、学分互换制度,实行国际教师间的流动、学生自由选校和学习课程等活动;建立高层学者、管理者定期评价会议,并通过发布国际条约性质的文本等办法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在扩大社会合作机制上,建立健全社会、政府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校企、校行密切合作共建模式,推进学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在学校内部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服务保障机制,促使学校文明生态发展。
4、教育观念更新的政策建议。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一把手工程”的观念,将教育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行教育优先发展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全面形成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新机制;牢固树立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观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使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质量和贡献出于全球领先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放眼全球,积极寻找成功办学理念,用人类最先进的办学理念,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问题。要“淡化政治意识形态思维”(11),改变片面强调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教育为政治服务,正确处理教育为政治服务和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关系,使得我们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的宽度与强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11]李清泉.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有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2] [3]杨叔子、余东升.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4]潘懋源.国际论坛与国际话语[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8
[6]孙锦涛.关于中国教育改革规律问题的探索[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5)
[7]李清泉.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8] 国家教委教育体制专题调研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J].教育研究,1994. 1
[9]罗伯特.欧文期.教育组织行为学[M]. 孙锦涛主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0]袁贵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本书编写组编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