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是我国在声乐学习中最重要的两大唱法之一。这两种不同的音乐表演在唱法上的方法被众多学者和研究专家作为研究的焦点,而且产生了不少对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异同的争论,但这两种不同的唱法确实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简述,对两者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音乐表演;美声唱法;中国民族唱法;异同点
在人类的音乐文化艺术的组成结构中,声乐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并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在这种声乐教育中,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是最具独特演唱魅力和风格的音乐表演艺术的形式,但这两者在演唱方法上包括发声、呼吸以及咬文嚼字上都有不同的艺术表达的差异性。
一、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的介绍
(一)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源于西方,在当时西方的音乐文化中,主要是基于声部教学和复调音乐,在唱法上是与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逐渐在歌剧剧情的不断演变发展中,针对部分戏剧性长短在情感上的深厚浓烈,通俗的唱歌已经不能满足对这种情感程度的表达,因此使得歌唱家们开始为了改变这种局限而作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改善,让唱歌的方法随着剧情情绪的改变来变化,从而使得饱含感情并丰富多样的美声唱法应运而生。这种唱法要求歌唱者的发生要自然流畅,音色干净而婉转,并具备较为圆润的连贯音,并能够对持续音有一个稳定的把控,对强弱不同的音进行规律性的拿捏,准确对音高和装饰音予以把握,从而使得歌唱表演具有一定的音乐穿透力。
(二)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音乐艺术的发展中参照个人的审美标准,以及汉语言的咬文嚼字的特点,并基于戏曲唱腔和民歌自然唱法,融合了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在演唱民歌和民族特色非常突出的这类歌曲作品时所使用的一种声乐技巧。这种民族声乐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开始在演唱风格和方法上有了进步和提升,并从歌曲中更加突出表现出当下人们生活的状态以及情感思想的内涵,凸显了新型的现代化音乐精神,通过这种最新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方式,让音乐舞台的表演更加丰富多样化。另外这种民族唱法源于我国,并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同融合音乐创造,是我国民族艺术的一种精神,更是民族化的一种审美认识的表达。
二、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相同点
(一)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在呼吸上的共同性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其在音质上都非常美妙,这也得益于对气息的正确把握和控制所产生的演唱效果。在呼吸时通过唱歌的基础以及发声的原动力。在演唱时美声和民族两种唱法都要进行深呼吸,其中美声唱法为了让气沉下来,需要通过闻花或者是吓一跳的方式来完成;而民族唱法则是通过把气沉到底然后深呼吸进行演唱。两者重点是都需要用气息来将声音托住,来达到音质更加优美的效果。另外,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对声音要求的完美度具有一致性,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域,同时要具有充分的气息和持久性,从而来确保演唱在吐字、音色以及音量强弱上的一致性。
三、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差异性
(一)共鸣运用的异同
美声唱法的共鸣腔分为上下共鸣腔,而上共鸣腔则是主要是口、鼻以及咽到整个头部的孔腔,下共鸣腔是指胸腔。通过美声唱法演唱时,通过全共鸣把共鸣腔体全部都调动起来,使得基音具有共鸣最大化的效果,与此同时让上共鸣腔得到合适的泛音共鸣,这样就会让声音的音量足够强烈,并确保了音质更加饱满圆润,具有一定的音乐穿透力。这也即是说声音需要流畅而掌握好强弱的连贯性,平稳而均匀的表达出来。在民族唱法中主要是通过部分共鸣,让声音出来的效果有种靠后的感觉,主要突出表达出民族的特色。
(二)咬字吐字的差异性
美声唱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其母语意大利语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因为意大利语的语言被誉为语言中最适合唱歌的一种,因为这种语言的单音节非常多,而且元音位置突出且音律平正,而且有着和谐的音调,非常适合美声唱法的演唱要求,这种唱法要求在演唱时要把声音的共鸣形象和艺术表达的形式作为最核心的关注点,其次是对演唱吐字的规范和清晰。而演唱时的咬字要求在行腔、发声上做到通过声音来对情感予以传达和表达,并注意演唱时对字音的动作形成以及如何释放恰当的演唱力量达到强弱快慢的效果,并注意不要对腔体共鸣的母音造成效果的干扰。我国的民族唱法的演唱咬字,更加注重嘴皮子劲儿,让演唱前具有咬字的夸张功能,达到以字行腔,并随着声音的传达来抒发情感,传达出演唱时的字正腔圆的规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很多异同点,在演唱技巧和方法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这两种不同的唱法都是对作品内涵和情感的一种演唱表达,抒发人真实的内心情绪,并通过不同的歌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两种不同的唱法都需要根据需要找到合适的演唱方法来准确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参考文献】
[1]黄丽丽.浅谈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异同[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15(2):132-133.
[2]洪雅楠.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异同之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14,28(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