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都属于间接语言的范畴,都研究语言的间接现象,但二者在表达间接性上有所不同。本文按照赛尔对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分析了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如何表达言语行为施行的间接性;依据委婉语的定义,从语气、语形、语义三方面分析了委婉语如何表现其在表意上的间接性。在表达间接性方面,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是交叉关系,只有部分委婉语的间接表意方式可以产生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委婉语;间接性
间接言语行为与委婉语都研究语言的间接性,但二者研究的理论框架、关注点等不尽相同。近年来,各国学者对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间接性对比分析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试图在对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作一略述的同时,指出二者之间在表达间接性上的不同之处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一、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
(一)间接言语行为
20世纪中后期,JohnLAustin和JohnRSearle等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间接言语行为是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1975年,塞尔(Searle)在《间接言语行为》一文中指出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塞尔指出,最简单地表达意义的情形是:说话人说一句话,他的意思完全就是他所说的字面意义。但是人们所用的语言并不一直那么简单,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所说与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之间有一定差距。例如,某人说“It’snoisyhere”,如果他的意图是想通过告诉听话人他对噪音的感觉来促使他做点什么,比如调小收音机音量、关掉收音机等,那么他的语言就不是句子的字面意义,而是间接的。可见,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言语意义”和“字面意义”是不一致的。事实上说话人在说该句时,同时实施了两个言外行为:一个是陈述,另一个是指令。通过实施“陈述”这个言外行为,说话人间接地实施了“指令”这一言外行为。可以说,“陈述”是说话人说话的手段,而“指令”才是说话人的真正目的。
(二)委婉语
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整个词的意义是“wordofgoodomen”(好的说法)。TheRandomHouseCollegeDictionary把euphemism定义为:一种用温和、间接或模糊的表达方式代替令人不悦、刺耳或直接的语言。在日常交际中,为了尽量避免使用令双方不快或损害交际意图的语言,人们总是愿意采用委婉语这种迂回曲折、文雅悦耳的语言来代替那些令人不悦、有损尊严的表达方式。英语委婉语借助语音、词汇、语义、修辞等手段,含蓄得体地间接表达出生活中那些给人感觉粗鄙、无礼或者招人不悦、令人恐惧的事物。一般认为,“凡是那些含蓄迂回或动听的、用于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言词,均属于委婉语的范畴。”因此可以说,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比如,在公众场合要讲究礼仪,有必要使用委婉语表达“排泄”这些“不雅”之事。于是有人把“tourinateordefecate”(大小便)说成“answernature’scall”。又比如,为了顾及对方的自尊心,对缺陷不能直陈其事。如果某人比较胖,可以称他“weight—watcher”。
二、间接言语行为与委婉语
在表达间接性上的不同点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一个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它分为规约的和非规约的两种。如“Couldyoupassmethebook?”虽然字面意义是发出询问(能否把书递给我),但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却是提出要求(请把书递给我)。所以,此例是通过“询问”的方式间接地表达了“提出请求”的意图。委婉语则大为不同,它具有含蓄婉转、形象生动、表达丰富的特点,可以掩饰人们通常不愿触及、令人不快、厌恶甚至害怕的现实,把一些令人尴尬或丢面子的局面隐藏在使人们可以接受的语言之下,避免精神上的刺激和情感上的冲突,从而起到一种缓冲作用。例如,把die(死)委婉地称为“passaway”,把slum(贫民窟)委婉地称为“sub—standardhousing”。由此可见,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都表现为间接性,但二者间接性表达上的着重点有所不同:间接言语行为着重于言语行为的间接实施,而委婉语着重于表达意义上的间接性。
(一)间接言语行为强调言语行为间接实施的间接性根据塞尔的理论,可以把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和非规约两种。在表达间接性方面,规约和非规约存在差异。
1.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实施的间接性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的是通过对“字面语义”的一般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即根据句子的语法形式,按语言使用习惯可立即推断出的用意,此时在语句内可插入类似please等鉴别词语。上面两句话里的“询问”和“陈述”直接行为,都变成了“请求”这一间接行为。可见,在表达间接性上,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依据习惯,不需要听话人费力推理。
2.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实施的间接性
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必须通过推理来实施。比如:StudentX:Let’sgotothemovietonight.StudentY:Ihavetostudyforanexam.塞尔认为Y的话的间接言语行为,必须通过推理步骤才能推出。该推理过程依赖双方的共知信息和语境。可见,在表达间接性上,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之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更复杂。听话人和说话人必须有共知信息,并且听话人要通过一系列推理才能获知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二)委婉语强调表意上的间接性根据委婉语理论,本文试从语气、语形、语义三方面分析委婉语在表意上的间接性。
1.语气的表意间接性
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委婉语理论普遍认为,特定语气或变用语气的运用,可以减少话语的生硬和直白,从而使说话者的口气缓和动听,更易于让人接受。比如,变肯定语气为推测语气、变祈使语气为疑问语气等都是委婉的表意形式。
2.语形的表意间接性
语形是语言的外部形式,包括词语的符号形式和特定的句式结构两方面的内容。委婉语词汇是委婉语在语形方面体现表意间接性最好的例证。委婉语词汇通过语言符号的形式改变体现出表意的间接性。例如,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的首字母词。全称是既令人厌恶又令人恐惧的绝症。用首字母AIDS代替全称具有委婉色彩。另外委婉语句的特定句式结构也体现了委婉语在语形上的表意间接性,比如:“Couldyoubealittlemorequiet?”这句委婉句式在实际交际中产生了委婉的表达功能。
3.语义的表意间接性
语义是语言形式和语用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全部意义,通常包括两个类型:表示字面意义的语言意义和表示实际隐含意义的言语意义。委婉语在语义上的表意间接性体现在其“会话含义”上,也就是超越字面意义的意义,即言语意义。这是一种在语境中得以实现的言语义。因此,委婉语具有表意间接性。例如:“Couldyougivemeafavor?”这句委婉语的字面意义是询问对方的意见,但隐含意义却是通过询问向对方委婉地表达请求。
三、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的相关性
一些研究者将间接言语行为都看作委婉语,但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并非所属关系。如前所述,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一个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illocutionaryforce),它分为规约的和非规约的两种。可以将规约的间接言语行为看作委婉语。比如,“Couldyoupleasepassmethebook?/I’dratheryoudon’tdoitagain,please”这些委婉的句式都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而较委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因此,这种规约的间接言语行为可以被看作委婉语。但非规约的间接言语行为不能被看作委婉语。比如:StudentA:Let’sgotothemovietonight.StudentB:Ihavetostudyforanexam.
此例中,A邀请B去看电影,但B并没有直接回答Yes或No,而是间接地回答说他要学习,A从而可以推断出B不去看电影是因为他得学习。B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并不是从礼貌这个角度去考虑。“Ihavetostudy”并不比“sorry,Ican’tgo”这样的回答礼貌。所以,“Ihavetostudy”这一间接表达不能归为委婉语,也即非规约的间接言语行为不能被看作委婉语。
委婉语在表意上具有明显的间接性特征,但它注重的是语言形式上的间接表述;而间接言语行为包括规约性和非规约性两种,并不是所有的间接言语行为都属于委婉语这个范畴,只有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可以归为委婉语的范畴。因此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这两种语言学中常用的间接表达现象在表达间接性上呈现的是一种交叉关系。
四、结语
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同属于问接语言。作为两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他们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恰当地使用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可以体现出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在表达间接性上的不同处,以及二者之间的交叉关系,正确地运用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这不仅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更有利于各项社会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Searle,John.ExpressionandMeaning:StudiesintheTheoryofSpeechAct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2]RandomHouse,Ine.TheRandomHouseCollegedictionary(RevisedEdition)[M].NewYork:RandomHouse,Inc.,1979.
[3]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6]刘丽智.委婉语的语用特征与影响因素[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