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域外汉籍“燕行录”大多用汉语完成,其共时语料的性质不容忽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本土史料更具有真实性,更能反映当时汉语的真实状态,是研究明清时期语言的巨大宝藏。辽东地区一直都是使行线路的重要地区,因此燕行文献中也保存有很多关于东北方言的诸多信息,成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东北语言的使用及语言特征的宝贵材料。本文将这些燕行文献的作者、成书、内容及收录的情况进行简要的考述,以期为东北方言历时语言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燕行录”;燕行文献;东北方言
一、域外汉籍“燕行录”概况
明清时期,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一直与中国保持频繁的外交往来,每年定期向中国派遣使节,使节的类型包括冬至使、圣节使、谢恩使、进香使、陈慰使、进贺使、问安使等等。这些朝鲜使节及随行人员将他们的沿途见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统称“燕行录”。“燕行录”作为一种使行作品,数量比较多,大概有500多种,且内容丰富,涉及面比较广,重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成为中国700年来重要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的珍稀史料,可以弥补本土文献的缺乏。“‘使华录’由于是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具有直笔和完整的优点,其中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珍稀史料,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也比朝鲜王朝官方编撰的《李朝实录》中对中国记载的部分更具有资料的原始性,在很多方面弥补了明代与清代中国史料的不足,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域外汉籍“燕行录”,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建筑、民俗、语言、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是一个待发掘的巨大宝藏。近年来随着“燕行录”的整理出版,学术界对它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大,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燕行录”进行研究,挖掘其重要的文献价值,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学问——“燕行学”。有的从政治角度对“燕行录”进行研究,如王政尧《18世纪朝鲜“利用厚生”学说与清代中国——(热河日记)研究之一》、谢正《乾隆末年学风与朝政——~读徐浩修(燕行记)》;有的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如朴先奎《浅析高丽、朝鲜使臣关于明代登州的文学作品》、王国彪《朝鲜使臣诗歌中的北京东岳庙》、徐东日《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以<燕行录><朝天录>为中心》;有的从民俗角度进行研究的,如王硕《从(燕行录)看清前期的满与汉》、曹爱侠《朝鲜人眼中的蒙古社会——一以(燕行录全集>为中心的考察》,还有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研究的,如黄时鉴《朝鲜燕行录所记的北京天主堂》、朴现圭《朝鲜使臣与北京琉璃厂》、王锦民《柳得恭与清朝士人的交游》、王政尧《略论(燕行录)与清代戏剧文化》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比较深人,且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学术界对域外汉籍“燕行录”的研究大多是从历史、文化、民族接触、文学比较的视角进行的,并没有关注其在语言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作为朝鲜使节对明清时期中国现状的描写,其反映的语言使用状况更具有实录的性质,是我们研究明清语言的一个巨大宝藏。“燕行录”大多用汉语完成,共时语料的性质不容忽视,反映了当时汉语的情况,是我们研究当时语言的宝贵材料。
二、明清时期朝鲜使节朝贡的路线
据徐东El先生统计,明清时期朝鲜朝使节朝贡的路线共有十三条,其中明代有八条:有的从朝鲜海口通过水路到太仓或登州,然后通过陆路至都城金陵;或者由陆路经过辽东、山海关、燕京、扬州至金陵。明成祖朱棣将都城由金陵迁到北京后,朝鲜朝使节朝贡的线路也随之发生了改动。一般由义州出发,经过辽东、山海关至北京;或者从宣州浦出发,由水路到达山东登州、德州,通过天津卫至北京;或者经过觉华岛、山海关、天津卫至北京。②由此可见,辽东地区是明代朝鲜朝朝贡之路中比较重要的地区。
清代朝鲜朝朝贡的路线基本继承了明代的朝贡路线,但在清军入关之前,朝鲜朝朝贡的目的地不是北京,而是盛京。1636年皇太极进攻朝鲜,次年二月朝鲜朝与皇太极签订了“丁丑约条”;同年四月,朝鲜王朝派遣谢恩使到沈阳,从此打破了朝鲜与明朝的宗藩关系,确立了朝鲜与满洲之间的宗藩关系,朝鲜定期向满洲进贡。其具体的使行路线是:鸭绿江一镇江城(九连城)一汤站一栅门一凤凰城一镇东堡一镇夷堡一连山关一甜水站一辽东一十里堡一盛京。
清军人关、定都北京后,朝鲜朝朝贡的线路基本上有两条:康熙十八年(1679)以前,使行路线是渡江后经镇江城、汤站、栅门、凤凰城、薛刘站、镇远堡、连山关、甜水站、辽东、沙河、鞍山、海州、盘山驿、宁远驿、山海关至北京;康熙十八年后,使行路线是渡江后经镇江城、汤站、栅门、凤凰城、薛刘站、镇远堡、连山关、甜水站、辽阳、十里堡、盛京、边城、石山站、宁远驿、山海关、蓟州、通州至北京。康熙十八年后的朝贡路线增加了盛京这
一大的中转站,其中很多贡品则存放于盛京。
通过明清时期朝鲜朝使行路线的分析发现,辽东地区一直都是使行线路的重要地区。朝鲜使节经过辽东地区,接触比较多的即是当地的语言情况,有些使臣或随行人员将其语言情况记录并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东北语言的使用及语言特征的宝贵材料,甚至可以弥补本土文献的欠缺和不足。
三、“燕行录”对明清东北方言研究的价值
“燕行录”中有若干作品涉及明清东北地区的语言状况,如《赴沈日记》、《沈阳日乘》、《沈阳日记》、《农隐入沈记》、《沈阳日录》、《沈槎日记》等等,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东北语言的使用及现状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下面对这些燕行文献的作者、成书、内容及收录的情况进行简要的考述。
《沈馆录》,作者申濡,成书于崇德四年(1639年),“己卯二月以侍讲院文学陪往沈阳,前后留馆与往来计十六朔,所述诗篇,名为沈馆录。”可见,皆为酬唱诗作。2001年,韩国学者林基中教授编辑《燕行录全集》(以下不再注明编辑者信息),将其收录于第21卷。
《沈馆录》,作者李昭汉,成书于崇德八年(1643年),诗作。《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19卷。
《沈阳日记》,作者不详,记载了崇德二年(1637年)朝鲜王世子一行作为人质到达沈阳的经过及在沈阳的经历和见闻。《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24、25卷。
《沈阳日记》,作者不详,记载了崇德六年(1641年)朝鲜昭显世子在沈阳为质时的经历及见闻。《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28卷。
《赴沈日记》,又称《西行日记》,作者李景严。1641年,朝鲜王朝派出以元斗杓为正使的节使兼冬至使,李景严为副使,二人记录了出使过程的所见所闻。日记自九月二十一日始,于十一月二十六日终。“首尾并六十五日,内以方物岁币之故留平山一日,留义州往来并五日,留沈阳十一日,合除十七日,则在道凡四十八日矣。”《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15卷。
《沈阳日记》,作者不详,记载了顺治元年(1644年)昭显世子再次使行沈阳及归国的整个过程。《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27卷、28卷,内容完全一致。
《沈阳日记抄》,作者不详,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昭显世子、凤林大君在沈阳为质时与诸人的诗作;二是汉日记,记载了1636年至1637年清朝入侵朝鲜时的经过。这份史料以朝鲜人的视角记录丙子之役,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是了解清朝朝鲜关系的重要史料;三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昭显世子、凤林大君作为人质到达沈阳的经过。《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27卷。
《沈阳日乘》,作者金宗一自丁丑八月初六出发,以从事官身份到沈阳,己卯四月陪同朝鲜人质昭显世子自沈回国。《沈阳日乘》应完成于1639年。《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19卷。
《沈行录沈使还渡江启别单》,作者俞拓基。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东巡沈阳谒昭陵。朝鲜王朝派出以俞拓基为正使的问安使,《沈行录》便是其对出使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记录。《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38卷。
《人沈记》,全称《农隐人沈记》,作者李田秀。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帝到盛京,朝鲜使团派遣以李福源为正使的圣节兼问安使,到盛京谒见乾隆皇帝,李田秀、李晚秀以“正使军官”随行,以外国人的视角,详细记录了出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交通、建筑、语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成为我们了解清代盛京地区的重要史料。全书共上、中、下三卷。上卷“行中座目”记录了朝鲜使团的人员构成,包括正使、副使、书状官,甚至对随行的奴仆也毫无遗漏,记载非常详细;“凡例”简要介绍了该书的写作时间和主要内容;“日记”部分从六月十三日始,终于八月二十二日。中卷“日记”,始于八月二十三日,止于十月初十,大多抄录李晚秀的《西游记》。此外,中卷还记述了与盛京名士张又龄的往来;下卷则采用专题的方式对沿途见闻进行记述,即宫室、衣服、器用、饮食、财货、鸟兽、言语、杂俗八篇。“凡例”称:“是书于制度、谣俗,有难于专属于某日之下者,分为八题,附之篇尾。下卷附录“御制赆诗”、“亲朋赆诗”等诗文。《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30卷。
《沈阳日录》,作者金种正,号云溪,时任礼曹参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因义州民杀害巡边甲军一事,朝鲜王朝派出以金种正为正使的参核使。《朝鲜王朝实录》载:“沈阳按核使金种正复命,上召见之。以按核时,沈阳将欺我使之不同言语,不令会坐,独自按查。而种正虽呈文争执,终为其操切伤国体,而失专对之责也,削黜之。”《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4l卷。《沈阳日录》共分两个部分:一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其出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自二月十六日至六月二十八日回京复命;第二部分简要概括了盛京地区的沿途见闻,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沈槎日记》,作者朴来谦。道光九年(1829年),道光皇帝到关外祭祖谒陵,朝鲜王朝派出以判中枢府事李相璜为正使的问安使,于七月十六Et出发,八月二十九日到沈阳,十月二十四日结束出使。“自发行至回还凡九十八H,自渡江至还渡江凡四十六日,周行三千三百七十里。”朴来谦,时任通训大夫兼司宪府执义,此次出使担任书状官。《燕行录全集》将其收录于第69卷。《沈槎日记》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出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道光皇帝沈阳祭祖谒陵的活动、沈阳满族居民的文化生活,以及与沈阳城内文人的交往情况。这些材料对于清史、满族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甚至可以弥补中国本土文献的欠缺。《沈槎日记》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日记,从七月十六日至十月二十四日结束;第二部分为启本,即上交朝廷记录出使过程的一种文书,语言简明扼要;第三部分为闻见事件,共记录了十事件,详细记载了沿途的行程;第四部分为颁诏,即清道光皇帝的圣旨,内容是对奉天府的官员、百姓的赏赐,以及对罪犯的赦免。
四、结语
以上对涉及东北方言的“燕行录”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考述。由于篇幅所限,这些燕行文献所反映的明清东北方言的情况,笔者拟另文进行专题论述。“燕行录”不仅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同时对明清东北方言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甚至可以与本土文献材料相互印证。我们要深入挖掘“燕行录”所蕴含的有关中国的史料,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燕行录”,使它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汪银峰.域外汉籍《入沈记》与清代盛京语言[J].满族研究,2013(1).
[2]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九)[M].中华书局,1980: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