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台,“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已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上好日常的常态课,在有限教学条件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把新课改的理念很好地、自然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我想这才是新课改最实在最基本的目标。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新课改下数学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
一、开课要激“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的导入很重要。课堂导入可以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或直观操作、强化感知,或开展竞赛、激发热情,或生动表演、寓教于乐……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用“老和尚给小和尚叫故事”的“节奏练习”来导入循环小数,吴正宪老师的《重叠》以学生亲身体验“排队”来导入,这样的导入简易、有效、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数学常态课带来无限生机。
二、授课要落“实”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这就要求授课过程中要落“实”体现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往这几方面落实:
1、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在不断的体验与创造中学习
教学时,我们要变“在传承后创造”为“在创造中传承”,变“知行”为“行知”.如:在教学“长方体认识”时,如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学生通常会觉的索然无味,也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有位老师尝试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分步学习:首先,让每个学生用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然后展示、汇报、交流,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创造中强化对长方体的整体印象。其次,让每个学生用小棒与橡皮泥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接着汇报交流、反思与提升。学生要搭建出框架,就必须思考选出什么样的小棒才能完成任务,从而对棱的特征有深刻的认识,接着,让每个学生用小纸片给长方体框架贴画。学生思考“怎样剪画”、“剪出的画有什么特点”的过程中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显然,通过观察与创造认识,认识的深度不一样,参与的情感也不一样,效果自然不一样。
2、让学生的思维方式真正优化,不断学会“数学思考”
当《数学课程标标准》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学习四大目标之一时,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的想到思考,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恰逢植树节,我便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植树活动课:先让一位“小小采购员”到树苗超市去选购两类树苗算出它们的价格(36+28=64),就让全班孩子经历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验证价格的正确性,以便顺利买到树苗。有些用个位、十位分别相加后再合起来的方法、有些只把28分成20和8再用36分别去加的方法、有些是叫做28拿4给36凑成40再加24的方法……甚至有一个小朋友居然把28看成30与36相加后,多算了2再减2的方法,迎来了所的同学不约而同的掌声。然后回顾一下这些方法,让孩子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到树苗超市去选购植树所需的两样劳动工具,和同组一起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样,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用发散思维的观点来考虑和分析。
3、让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关注“预设”与“生成”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记得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当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4、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教育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到同样的层次,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发展。(1)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学生,尊重差异并运用差异。(2)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能够有表达的心理安全感。我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预期的目标,我都认真倾听,然后请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形成互帮互学的风气。(3)注重纵向评价,鼓励纵线发展。在教学中,应以简练、精彩的语言不断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更多数学思想和方法上的引领,让他们经理数学化得熏陶和浸润。如“你刚才举了个小小的例子,思考的方法不错”,“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谁还想试试”,“别急,我听清你的意思了”等等,这些语言在课堂上自然流淌,提高学生课堂表现的自信心。
三、练习要生“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练习这一环节要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笔者认为:
1、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设计一些“开小小运动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数学医院”等竞赛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 ,巩固性也强。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设计了“采摘智慧果””这一种游戏。把每一道练习题安排每个智慧果里,学生每做对一道题,智慧果就会落下来,送给大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2、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四、总结要创“新”
课堂教学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独具匠“新”的总结会给整堂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课堂总结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或进行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开拓延伸,或活动游戏,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反思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我们的教学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升华。理想的课堂需要我们付出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去经营我们每一天的课堂生活。从常态状态去思考,勤于学习,善于反思,真正追求和实践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教学,真正实现:简简单单教数学,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数学教学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