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经济社会 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教育领域也始终不断地探索着教育教学的各种各样改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促成了一个崭新学科的形成 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部非常明确的规范了它的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 、社 区服务 、社会实践及信息技术。具体的讲 ,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为 目的,实现主动参与探索、发现 、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终极 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感 ,有适应社会能力 ,具有 良好品性 ,综合素质好 ,能很好服务社会的公民。可以说这门课 的开设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治愈 “ 学呆了”, “ 学傻了”,只会考试不会生存的一剂良药;又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必修课。也正是这门新课改的亮点课 ,不但没有被重视常态化开课 ,反倒成了最严重的边缘化学科 。笔者通过对洮南市城乡中学把综合实践活动课被边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 ,共得出四点原因。
原因之一 ,学校决策者设课追求与现 实取向偏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价值 ,就在于弥补单一学科课程 的不足。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的辐射 ,带动所有学科课程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然而学校的决策者们却根本没有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其它所有学科教改的潜在的关联性和巨大的促进作用。其现实取向却是唯中高考而设课,一切服务于中高考 ,视中高考为管理和施教的唯一 目的,是命根,狭隘至极 ! 教之决策者 ,没能站得高,看得远,思的透。面对广大青年学生所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不适合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诸多问题 ,学校要勇于担当,要广义的施教 ,决不能只做急功近利之事。教育的根本 目的就在于服务社会 ,兴邦强国。
原因之二,管理和评价机制滞后。综合实践活动课 自被教育部正式确定为必修课以来 ,已有好几年了,可始终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更为督学们所疏漏 , 相对其他传统学科生机勃勃的管理和整套系统的评价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像个 ‘ 丑小鸭’,被傻傻的晾在一边。各校之间,任课教师之间,没有 比较,没有竞争 ,没有交流,毫无积极性可言。
原 因之三,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 ,大多是老、病 、弱者,而身体力行、能力强的教师,都在从事中考高考考试科 目的教学。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移 ,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来决定对工作的取舍和投入精力的程度。教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受学生和家长重视吗? 教综合实践活动课投入的精力再多时间再长有经济收入吗?
原 因之四,理解不透,操作困惑。好多校领导和教师根本不清楚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学科兴趣小组内容、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活动的区别究竟在哪里;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及信息技术教育四大块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里要求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改中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究竟是否有关等,无论是学校决策者 ,还是学科的教者,均没能抽出时间很好的仔细的推敲和研究。这就从源头上增加了学科的模糊性,因而导致授课教师产生了不知从哪里人手,教什么内容,怎样教的困惑。往往是做节手工课,讲节电脑 ,领学生搞个小游戏活动等等,也就算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了。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各级中学被边缘化的实际,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项措施人手进行调整。
一是教育行政机构建立专门的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交流、培训进行管理。同时,各级督学加大督导力度 ,坚决遏制综合实践活动课被边缘化倾向。
二是提高学校决策者和广大教师对该学科的认识,统一思想,使之真正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事关全社会是否和谐发展、人 口素质好坏 的大事 。
三是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建设,经常开展常态化的教研 活动 ,组织教师撰写经验论文,分析活动方案,传播先进做法和经验 ,给该科教师多设鼓励机制。
四是有关专家、教育行政机构联合会诊,研究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办法 ,充分调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积极性 。
五是师范类院校应进一步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支持,是否考虑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专业 ,培养专业教师。或在师范类院校里 ,组织专家学者,为一线该科教师进行理论层面指导,用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六是地方政府要形成配套的教育政策给予扶持 ,帮助建立实践活动基地 ,以便给师生提供人力物力和环境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