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在阐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应该正确利用规律,从而促进客观世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根源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根源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植被破坏、资源浪费、空气污染等现象是对人类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控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应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尊重并且把握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是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的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继承与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1.在理论宣传上,着重于培养公民的保护环境意识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着重于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生态环境恶化的客观现实,树立珍爱自然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从而积极地保护生态。
2.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经历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如今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以往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是采取一味索取和掠夺性开发的方式来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当前气候条件的恶化以及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现状正是这种破坏自然之后的恶劣后果。传统的偏重单纯经济增长的意识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的情况的出现,因此科学发展观着力于改造人与自然关系,这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其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3.在消费观念上,倡导生态消费、绿色消费
传统的消费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排放这样单向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以追求物质享受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这不仅使高能耗、高消费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生活垃圾与日俱增。在得不到循环利用的条件下,污染加重、环境破坏、能源短缺现象频频出现。而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念则是生态消费、文明消费,可以概括地总结为可持续消费。消费需求的急剧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情况的出现,因此倡导可持续消费,就是要注重消费质量,在既满足自己消费需求又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消费,实现消费的文明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