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见“有效教学”这个宁眼、这个观点大约是在2007年前后的一期《人民教育》里看到一位退休的教写的文章,是关于语文教学的,后来又连续。当时看到那篇文章之后,我有两点深切的体会:一是《人民教育》开放包容的胸襟,二是老教师言辞犀利的批判和振聋发聩的论述。这两点都让人觉得无比痛快。后来,笔者与这位老教师通信,坦率真诚地表达了粗浅但真实的认识。而对我这样一个素味平生的无名晚辈,退休老教师的耐教导与无私帮助让我由衷敬佩,至今仍时时回味,从此我将有效教学的观点奉为至宅。
其后,有效课堂的教学思想、高效课堂的教学理论不断地冲击着我,铺天盖地,呼声一片。然而,仔细琢磨,一个名词泛滥使用的时候,它当初的指向和内涵在逐渐地消减,到最后可能就变成一个口号或者符号了。在辗转的流传、推广过程中,他的本真价值也随着幅度的扩大而消耗,到最后它的内涵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同样是“有效教学”这四个宁,使用者所领会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后来,在我们继续教育学习的教材中有一本专门研究有效教学的著作,知道“有效”的这个观点并不是老教师的创见。但一个清晰的印象是当时他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化含量不足、教学设计肤浅甚至是现低级错误、教学过程粗制滥造、教师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等现象非常尖锐、一针见血地予以深刻批判,并明确地提自己的构想和主张。那针对和指向是极其明确的,也正因为如此,那文章写得令人拍案叫绝。
现在,我把老教师提的“有效”理解为广义的“有效”。有广义的当然就要有狭义的,现在很多“有效”的观点纯粹是针对课堂知识落实而言,或者,目标更明确的,是针对复习备考的效果而言。
无论是“有效”的内涵是否相同,无论在流传过程中其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总之,“有效”的观点是一定有其合理性的。“有效”的反义词是“无效”、相关的还有“低效”和“负效”,谁做事要做“无效”、“低效”、“负效”的呢。
但是,我又想说,如果是广义的“有效”,那么不存在争议,如果是狭义的“有效”,我则认为,“有效”真的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
狭义的“有效”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课堂教学一沾功利的东西,味道就变了,效果就差了。“有效落实知识”、“有效备考”只是广义“有效”的一个环节、一项内容,更多的内涵则在这之外。
广义的“有效”更多要看课堂中所反射来的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有真才实学、要有严谨态度、要有学术精神才有资格进课堂,才有资格命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误人子弟,罪行不啻于谋财害命。
课堂要呈现明显的文化特征与丰富的文化含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完成的授课任务要禁得起推敲,自然科学类的课程,知识传授要精准,社会科学类课程,尽管在理解、解读方面有一定的空间,但是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积累厚重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获得准确的学科知识的同时,丰富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有少部分是直竿见影的,大部分,或者说,越是沉淀在人的素质之中的能受用一生的,越是需要时问发酵的。盲目地提倡狭义的“有效”,忽视了教育的“化”的时间和功用,是违反规律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效果本身具有鲜明的延迟性特征。中国传统的私塾,开蒙教育所记诵的《j宁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伞唐诗》等等,无论是涉及道德教育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经世致用文韬武略才华培养的还是文学文字方面的,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记忆、背诵,也许在学习、背诵的当时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可能完全不理解其内容,但是,当这些文字已经用编码的形式留在了头脑中之后,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这些内容就酝酿了、发酵了,他们反刍式地理解着那些内容,而渐渐地在品德、学养、胸襟、抱负等方面吸收着营养。这就是前面说到的延迟性特征的一个例子。今天的课堂,虽然已经不是传统的课堂,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有的时候,急于求成反而是欲速不达。
别让“有效”代替了一切。从老教师关于有效教学的真知灼见,到肖成全等编著的《有效教学》,再到现在大家几乎每天都挂在嘴边的“有效教学”,这里面的“有效”内涵各不相同。每种内涵都有其科学、合理的成分。但是,作为教师,自己的心中应该有一个宽阔的格局,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课堂上应该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学科教学,对本学科知识应该有怎样的理解、驾驭能力,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师生之间应该有怎样的信息流转量,怎样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如何让课堂紧凑而有节奏,如何让师生在上课之后都能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回味感,我们需要思考和行动的,真的是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