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汉语在世界各国不断普及和推广,针对具体国家或地区开展汉语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能够不断提高汉语教学效率,促进汉语快速普及。笔者将以此作为研究方向,结合自身丰富的蒙汉双语教学经验,以蒙汉双语教学为分析对象,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通过分析当前蒙汉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当前奠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1.思想重视不够,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目前,蒙语授课中小学汉语课程主要分为三类:即必修课、选修课和选必修课,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从这种课程设置来看,学校对汉语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因为比较重要的课程都是采取必修的方式进行。许多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选修课不是重要的课程,学好学坏无所谓,这就会严重削弱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顺利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方面,汉语教学课程主要是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和HSK,有些教学条件比较简陋的学校,就没有设置听力课和口语课,影响了学生汉语语言实用技能的提升。
2.教学设备较差,选用教材标准不统一。许多蒙汉双语学校都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只依靠普通课本教材施教,而且教材内容也是因学校而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采用了我国标准汉语语言教材,贺希格汉语综合课则采用了地方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从现有的教材难度来看,超过六成的汉语教师认为难度偏高,要自己修改和调整教材内容,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困难。此外,其他各所学校采用的教材也是五花门,每个学年的教材内容都有所变化,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此外,课外学习辅导材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3.评价体系不合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蒙语授课中小学一个班级学生人数往往只有1O一20人,即使接受过同等教学经历的学生,学习能力也良莠不齐。此外,每个班几乎都会有插班生,这些学生的汉语学习基础也比较薄弱。汉语教学难度以班级来划分,教师无法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显然会导致汉语教学水平的下降。
二、当前推动我国蒙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是推动汉语普及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多种民族语言。汉语是我国第一大通用语言,在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很明显的使用优势。在长期民族交流过程中,汉语在少数民族中的普及率不断提升,许多少数民族不仅保留了本民族传统语言,而且日常生活中也会使用汉语交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少数民族纷纷开始重视汉语学习。截止到2007年,我国有超过1万所中小学学校共21个民族使用包括汉语在内的29种语言文字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学生总数超过六百万人。在少数民族学校普及汉语教学,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说,汉语教学对少数民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培养更多掌握汉语交流能力的少数民族人才,促进社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水平提升,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深厚学养,以开拓性的思维,大胆创新,将学术研究的触角与教育艺术实践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将文学、美学、书法、相声等艺术样式,激趣、明理、激情、造境的手法,以及现代艺术手段,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等,融汇于教育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因为,他认为教育艺术是开放的、发展的、包容的,因此,凭借深厚的学养与勇于创新的精神,李燕杰创立了教育艺术的宇宙全息论、大成智慧论、羲皇文化论、神州谋略论、铸魂文化论、演讲美学论等教育艺术学术门类,并不断完善,可以说,伴随这些学术门类的创立,李燕杰已经建成了体系宏大的教育艺术思想体系。
总之,李燕杰集教育艺术研究者与实践者于一身,他从对自身教育艺术实践的反思人手,提出不少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观点和理论,然后又在实践中验证、完善自己的理论,这使得他的教育艺术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包容性,他的许多论述言近旨远,含蕴丰厚,意味隽永,发人深思,启人智慧,其关于教育艺术的地位的思考,将教育艺术提升到教育战略的高度,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理念;他关于教育艺术的创造性、审美性、实践性、启智性的本质论的观点,是我们区分教育艺术实践与一般教育行为的标尺;而教育艺术修养论和教育艺术魅力论的主张,则为我们建立教育艺术评价标准、引领教师成长为教育艺术家指明了路径;他的教育艺术实践论则是我们砥砺修养、成为教育艺术大家应该遵循的基本理念;最后,他的教育艺术思想发展完善过程中所体现的开放性、发展性、创造性的理念,是我们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增强教育艺术魅力的行动指南。这几个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教育艺术思想体系,是中国当代教育艺术研究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