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探索和关注的话题。当前,对于初中生来讲,大部分的语文学习活动都是在课堂内展开的,所以课堂教学创新对于师生来讲更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语文教育发展和学生的认知需要,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探索和创新出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前言: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为学生传授更加新颖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课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科学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与求知欲,进而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也让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现象。简单来讲,就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信息,教师不一定能够全面掌握,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掌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安于现状,不能一味的利用原有的理念和知识储备来开展教学活动,应积极地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如果教师一味的沿用传统方式来进行讲解,不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教师也不能用学生原有的能力来评估学生今天的学习成果,否则会让学生认为教师孤陋寡闻、目光短浅[1]。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每天都应该以一个全新的自我来面对学生,每天评估学生的眼光都应该是全新的,每天都应该挖掘出新的教学方法和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够每天都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而每天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都会丰富多彩。
二、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既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教学素材,将其细致讲解给学生,又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教材所能够容纳的信息毕竟有限,对于知识信息接受和更新较快的学生来讲,难以充分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需要。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需要,不断引进新颖的教学内容[2]。比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3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一段话、一成语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知识信息,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共享,进而使学生之间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通过长期坚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文素养得到不断优化与提高。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探究中,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给予一定的鼓励、启发和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快速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教学情景,并以此来激活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讲解“背影”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在授课前进行预习,然后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如,文章为什么不描写父亲的正面,却选择刻画其背影?作者为什么要详细讲述望父买橘这个背影细节?如果让你去刻画父亲的背影,该如何构思?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效率。
二是,拓展教学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拓展子自身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突破课文背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带领到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比如: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章为我们呈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让我们能够进一步的体会其中蕴含的乐趣。当学生对文章内容有透彻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文章描写的场景,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更多充满的情趣的事物。也可以结合文章描写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创设出更加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课堂结束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点评、续写课文,或是编排剧本的形式来带领学生巩固和反思所学知识与教学过程,从而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在课堂学习探究中得到科学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结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不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探索和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利用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知识信息,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小祥.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4,(8):68-69.
[2] 黄芳菊.浅谈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