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许多院校尚未透彻地理解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使审美教育在高校中的边缘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阻滞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进一步实施与发展。因此,增强审美教育思想、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性,充实审美教育门类,拓展审美教育的互动性,不断探索深化审美教育的方法,探寻深化审美教育的路径,提升审美教育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既是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校;深化;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以美学的理论教育人,使受教育者在创造审美境界时摆脱束缚,融合对象,完成人的感知、创造力和人格的个性化塑造的一种教育。审美教育是超功利性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性和审美创造的自由性”。
一、高校审美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1.高校审美教育的发展现状
作为高等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机构,高校更多地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提升。然而,源于价值观的片面认识,大多数高校在审美教育的品质和层次上存在偏差,对审美教育的互动性和校园的文化生态关注不够,培养的学生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参与思考、拓展思考和深度分析。
审美教育在高校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点:一是课程所占比例小,门类单一,实用类课程多,鉴赏类课程少;二是评价体系较为片面,淡化审美教育学业成绩,以考试(考察)分数代替整体评价;三是以晚会、竞赛等暂时性文艺活动代替日常的课外审美教育;四是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资金支持;五是师资队伍建设迟缓,在进修培训、职称评聘、工作量等方面没有优势;六是各门类间关联弱,培养和评价体系较为松散,资源无法充分共享,增加了教育成本;七是片面重视实用主义知识观,忽视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造成了受教育者人文精神、探究精神、批判精神、创造精神、社会关怀精神的弱化。
2.高校审美教育发展现状的成因
从时间方面看,许多高校侧重硬件设施和主干学科的建设,成果是可视的,而审美教育的成果是隐形的,不能短时间内显现出来,致使这种长期收益型与短期功利性相悖,所以大多数院校不愿意在审美教育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学科设置看,强调应用型课程,很难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机构,所以组织机构不完善、信息反馈模糊、评估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都阻碍了高校审美教育体系具体可行的探索和构建。从社会环境(产业结构、教育环境、人文素质等)看,校园文化活动重娱乐轻思考,特别是以理工为特色的高校重应用轻理论、重技能轻修养的倾向比较严重,简单地把审美教育等同于文娱活动,没有把审美教育与文化思考真正结合起来,忽略了审美教育的人文价值,忽略了人文作为科学动力的重要作用。以上观念及行为对校园文化形成了挤压和排斥,造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脱节,对高校审美教育体系的重建和提升,整体大学精神的探索和办学层次的提升都有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