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论文网
君子论文网,专业代发职称论文,领航职称论文发表行业
为广大评职称的朋友出谋划策,为您解决论文发表难题,省心、省时、省力!!!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的三种文本解读理论进行分析,思考课堂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本解读过于开放化、传统教学下学生的价值观态度问题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的不合理,并提出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对策,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师生共同参与文本、主动建构,在建构文本的过程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文本,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一、文本的定义
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谓“文本”,从广义上讲,是由人创造的体现人思想感情的作品,包括文字、绘画、音乐等作品。从狭义上讲,是指作者的文字作品。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是指文字作品,即“课文”。
理解的对象是一定的文本,实质是一定的意识。文本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存在,它是一定的物质,由一定的符号系统构成的;另一方面,作为理解的真正对象,它又是一定的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传递与表达。理解就是通过符号系统把握其中的内在意义,而不是认识符号系统这个物质本身。因此,理解文本就是理解其物质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志、观念等。“理解的实质是把握文本的意义”,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师生往往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文本的物质符号系统,而忽视了其真正的意义—停留在文本的“物质”表层,孤立地进行词语积累、语法分析和修辞等知识训练,而忽略了文本的精神内涵。
二、对传统的文本解读进行分析
1、以作者为中心理论
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是指文本解读要去发现作者赋予在作品中的原始意义,作者创造了文本,对文本所蕴含的意义拥有绝对的解释权。这与现代素读观解读相似,即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达成一致共识,借以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的阅读方法。叶圣陶先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提到:“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两端,一边站着的是作者,一边站着的是读者。只有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1]以读者为中心理论主要是恢复作者的本意,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此外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也提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2]叶先生指出,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遵循创作者固有的创作思路,把握作者的的情境,追寻文本的原意。
2、以文本为中心理论
以文本为中心理论是指文本解读要以文本为中心,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文本的意义要以文本为标准确定,而不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在实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它割断了读者、作者与文本的联系,文本所蕴含的意义是通过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分析来确定。瑞恰兹强调,文本就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恰是这种联系确定了这个词、这个句、这个段的意义。文本中心理论强调文本的内部结构组织。韦勒克也反复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例如马致远的《秋思》,把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一系列的景物连在一起,向我们传达一种悲伤、凄凉之感。这些景物本身不具有特定的感情色彩,但是把它们连在一起却表达了别样的伤感,索绪尔提出的“每个符号之所以有意义不在符号本身而在于它与其他符号的区别”[3],以文本为中心理论就是要在掌握文本结构的基础上,挖掘这些具有隐含意义的特殊符号的价值。这对引导学生潜心深入文本形式及细节都至关重要。
3、以读者为中心理论
以读者为中心理论是指文本解读要以读者为中心,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文本意义的实现要借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使作品中的未确定性得以确定,空白点得到补充,最终赋予文学作品新的意义。
以读者为中心理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个性化的阅读,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元化解读文本,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审美过程,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建构文本意义。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沁园春·雪》中北国的风光,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进一步学生可能就会解读出革命者乐观的情怀及对老一辈革命者英雄气概的歌颂。以作者中心理论的文本解读,文本的意义来源于作者,来源于读者坚信作者要表达的那个意义,而在读者中心理论的解读之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的环境背景的不同,每个人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见解,读者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同时会对其他观点有所质疑甚至针锋相对,但也在这思辨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他人的观点,最终完成自己对文本意义的建构。
三、在课堂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教学便是读者通过文本解读与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文本就成为师生进行对话的桥梁。
1、文本解读过于开放化
新课标的实施,文本解读呈现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新课标要求自主合作探究,不再追求权威观点,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正因如此,存在少数教师对学生开放性的答案进行敷衍的现象,这导致了学生对文本解读的错误把握。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教师并不能为了迎合新课标 “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要求就允许学生超越文本,随意歪曲作者、作品的本意,对于学生开放式的答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此外,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曾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影像欣赏代替文本解读,以短剧表演等形式探究文本,如《茶馆》、《雷雨》、《阿Q正传》等等。而实际上由于学生对文本理解浅薄、才艺的粗疏及时间仓促等原因使得 “课堂剧”演变为一场闹剧,不仅不能达成目标,反而对文本的理解进行误导。这种做法实质上并没有关注到人在情感上本质的需要。
2、传统教育下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存在问题
在中学课堂上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坐在下面的同学却无动于衷,曾经某教师做过一个这样的现场调查:我问学生们,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得好不好,喜欢不喜欢读,他们一致回答,“好”和“喜欢”。我再追问他们,《荷塘月色》哪里写得好,回答是经典、名篇当然很好;或是别人都说好,我也说好。然后我又问《荷塘月色》里描写荷叶、荷花、荷香时所运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的修辞方法美在哪里时,他们的回答是感觉好像美,具体的也不知道。最后我让他们说说自己对《荷塘月色》的真实看法,他们的回答是:从内心讲,我们真的看不出《荷塘月色》好在哪里。在课堂上经常会有意识的留有一段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讲一下他们读完是一种什么感觉,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没什么感觉。”[4]这说明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存在盲目从众心理,他们期待着老师的“标准答案”,然后把答案背下来,而不是主动思考探究文本。这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带来的恶果。
3、教学设计不合理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一个方案,它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体现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学习者设计教学”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某些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与学生的需要相分离,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用自己的“前理解”取代了学生的“前理解”。 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师,不像学生那样仅有自身的认识任务,而是要以自己认识的结果去引导学生达到大纲及教材所规定的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在进行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具有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却受制于教案,囿于某种教学程式和既定的教学思路,,刻板地完成已有的教学设计,全然不顾学生的现场感受和反应,不能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场状态调整运用教学方法,这使得教学设计不但没能发挥应有的预设作用,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束缚。
四、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对策
1、文本解读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情境中,就要找到课堂与学生的契合点,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的对问题解答的需求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文本解读能够得到满足。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可以从词的角度,学习词的相关知识,词牌名及词的结构等,也可以从词的情感,学习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锁定同学们的需要,如果是在高年级讲授这篇文章就无需在文学常识方面纠缠,而应偏重学生们的审美需求,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根据“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人不仅有物质需要,更需要有精神支撑,一个人只有有了灵魂深处的精神追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要扩大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实现他们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2、师生共同参与文本、主动构建
语文文本具有未定性。文本解读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语文的文本多留有空白和未定点,学生要运用各种生活经验,体验及感受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对文本的建构。这一过程应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来完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期望让学生自己主动走近文本,并把全部身心投入文本,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易事。学生距离真正解读文本还相差很大一步,语文的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总是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教师不可能和学生一起在古今之间穿梭,穿越到古代作者的生活中,所以我们只能克服这种差距,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所处时代的文化习俗、思想等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完成从自我到文本的转换,带领学生一同进出文本,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探究,同时以自己为文本进行反思,正确的认识自己。学生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仅要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更是要对自己进行建构。
3、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标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但在文本解读的背后我们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潘金莲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窦娥,虽是一个善良人同时也是一个野蛮人”等等,从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中我们看到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由艰苦奋斗逐渐向追求个人自我的舒适价值观转变。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是教师的责任。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但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多元化的回答往往不能给予正面的答复,更有甚者拿“答案是不固定的”去敷衍学生,借以掩释自己学术的贫乏。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有判断性、有评价性。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不断进行着交流、对话,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意义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
4、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自古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向学生传递着文本思想,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然而在实际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教参教辅的现象依然存在,讲课时照搬教参答案,缺少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教师成为课堂的独角戏,阅读教学课演变成一个大讲堂,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也缺少活力,学生已渐渐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标准答案,逐步失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加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文化修养及文化素质。著名学者钱理群曾说,“提高中学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也许正要由此开始:爱读书,多读好书,勤写作,从中养成书生意气,保持书生本色。”[5]钱理群先生对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只有这样,进行文本解读时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地存在物。”[6]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语文课中的文本便是他们认识自我的桥梁,他们与文本进行对话,深入文本情境,体验到人生的苦乐,并以文本找出生活的原型,思考人生纠缠复杂的情感,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纵观分析,阅读教学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语文文本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够很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逐步完善自我,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生追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夏丏尊.阅读与写作[M].长沙:岳麓书社,2012.
[2]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J].人民教育,1962(6)
[3]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周旭东.荷塘月色,你想教给我们什么—兼谈语文教材的选文[J].成都读与写,2009(6)
[5]钱理群.《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