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B傻子与扇子参》这篇民间传说的分析,试图揭示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内涵,笔者认为在这则民间传说中大体上包含了东北先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崇拜情况,并且反映了东北先民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在分析本部作品的同时,插入适当的史实和其它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使本篇作品具有真实性和概括性。
【关键词】采参传统;萨满信仰;善恶二元对立
谈起东北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给读者的感觉总是通俗易懂的。可这种平淡仅仅是这些民间故事的表面现象,在它们的背后则是东北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在对东北民间故事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在不曲折的情节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内涵,而这些内涵,有的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关;有的则联系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精神崇拜;有的则体现着道德观和伦理观。而东北民间故事数量庞大,本文主要通过辽宁满族的一则民间传说Ij傻子与扇子参》为例,来分析东北民间故事的内涵。
《郎傻子与扇子参》『1](以下简称《傻子》)是流传于辽宁新宾一代的满族民间故事。大体内容是:郎傻子和父亲以挖参为生。而在挖参的过程中,傻子曾经三次挖到了“参姑娘”,但善良的傻子三次都放过了“参姑娘”。后来傻子遭逢厄运,父母双亡,而这个时候他放生过的“参姑娘”则赶来报答他三次放生的恩情,嫁给傻子为妻,并且生子。而后二人短暂分离,“参姑娘”给了傻子一把扇子,并告诉傻子,如果想见到自己就打开扇子。但是,后来扇子被一个黑心的掌柜抢走,“参娃娃”也被抢碎了。正在傻子悲伤之时,“参姑娘”出现了,“参娃娃”也复活了,全家人又幸福地团聚在了一起,而黑心的掌柜却被天火烧死了。子》这则民间故事,就是笔者所说的那种平淡的民间故事,从情节的构建和人物的刻画上来说,它是简单的。但作为研究者而言,不应把它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民间传说,我们却要分析在文本中表面现象之下隐藏的深刻内涵。而本文则重点从现实角度、崇拜角度以及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这篇民间传说。
一、“以小见大”反映东北地区的人参采集传统
在子))这部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隐藏在其中的东北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而要理解这些内涵,则是要建立在对当时史实的了解这一基础之上的。这一部分,笔者主要以史实为根据,来阐释东北的民间故事所包含的现实内涵。
(一)东北采集人参的史实
在作品中,傻子的身份是一个“参丁”。人参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被认为可以人药,而后来更被认为是能治百病的“百草之王”。由于其生长期漫长,野生人参则更加难得。东北地区是人参的主要产区,在当时靠挖参来维持生活已经变成了一种产业。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而其中对人参的采集在东北地区更是有着历史传统的。在清朝,采集人参的收入不但成为国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采摘来的人参,又叫做“山参”,是非常珍贵的补品。据考证,在东北地区居住的古代居民,除了渔猎的生活之外,很早就用人参来泡酒,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明清两代而言,采集人参的行业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生产技术不是很发达,明代的女真人则经常用人参、貂皮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来和明朝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人参也被明朝视为满洲人的命脉,并借此打压满洲人。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明曾经禁止和满洲边关的交易,致使十万余斤山参腐烂,关外的女真人甚至达到了饿殍遍地的程度,不过这也促进了保存人参技术的改革,以煮晒为主的手法代替了传统的浸泡为主的手法,“生晒参”就此诞生。人参也是明清两代的禁运品,清朝虽然封锁了关外的东北地区,但是,人参采摘这个行业因为仍然是重要的国税收入之一而受到重视。清代采集人参主要用来进贡,所以也称之为“贡参”,清朝的内务府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人参采集活动。民间传说《傻子》中提到的“新宾”这个地区,也是当时人参的产区之一。在新宾地区每年可以采集到一百到二百斤的“贡参”。
不仅仅是这个传说,在东北地区有很有很多的传说和采集行业相关。还有一则民间传说名为((棒槌姑娘》,所谓的“棒槌”则是东北地区对于人参的一种传统地域方言。而所谓的“棒槌”姑娘也就是“人参姑娘”的意思。在这则民间传说中,贪心的地主逼迫手下的参丁为他进山去寻找一颗神奇的“棒槌”。还有一则《采珍珠》的民间故事。虽然和采集人参无关,但也讲述了官僚阶层逼迫下层劳动人民采摘珍珠的事件。同样反映了当时东北少数民族劳动人民过着传统的渔猎采集的生活。通过这些民间故事,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传统的靠山吃山、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是当时东北少数民族下层劳动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结合以上的史实和民间传说,读者可知在((傻子》这个民间传说中反映了古代满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而傻子这个具体的典型,因其代表性具有了类型的普遍意义。
(二)采集人参行业的艰辛生活
经过对上文史实的分析,《傻子》这篇作品大致诞生的时间是清朝后期。因为,在传说中的人参采集已经不再是由政府控制的官方活动,采集来的人参已成为买卖和交易的商品之一。采集山参是对原料的一种采集,但原料的采集毕竟是采集这个行业的最初环节,如果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还需要其它很多的环节。这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则是商品输出的环节,没有输出即便是有原料也是没有用的。伴随着采集行业的发展则必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商业活动。在子》这样的民间故事中则自然而然地涉及了商人。并且,读者可以了解,当时商人和劳动人民之间是存在着矛盾和纠纷的。通过最后黑心的掌柜抢走了扇子参,就反映了商人把下层的劳动人民当成了剥削的对象。采集这种行业是极其辛苦的,不但要凭借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技艺,在一定程度上还要看运气如何。如果要挖掘山参,则需要进入山林,在古代劳动人民的手里鲜辨别方向的工具,因此进山都要找到对地形熟悉的“把头”,而且为了挖掘山参经常要在山中住上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因此,参丁进山经常是带着全家,准备好粮食,在山中常住。且不说有毒蛇猛兽的侵袭,在山里的生活条件也是极为恶劣的。以参农这个行业来说,虽然挖掘的人参十分珍贵,但可以肯定挖参人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参丁们费尽辛苦采到人参,就连在山中煮过人参的水都要留下做成“参膏”,可把这些交给商人之后也就只能换到勉强维持生计的粮食和布匹。除了受到商人的盘剥之外,当时的下层劳动人民还要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盘剥。如上文所说的((棒槌姑娘》则反映了地主阶层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压榨。其他的传统采集行业也是如此,在《采珍珠》中也是凶残的侯爷迫使一位青年渔民在七天之内去打捞到一颗酒盅大小的夜明珠。这反映了官僚阶层鱼肉下层劳动人民的现实。总之,文学源于现实生活而映衬现实生活,通过对东北民间故事的阅读,读者可以大致了解当时东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生存状态。
二、反映东北地区特色的萨满崇拜
通过对民间传说的阅读,除了能够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之外,还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精神崇拜。
(一)万物有灵
在东北地区有着对人参的崇拜,古代劳动人民认为人参是可以起死回生的仙草。在《傻子=》这篇民间故事中,人参不再是不会说话的植物,它变成了一位姑娘,不但能和人正常交流,而且还能和人结合生育。在东北地区还有很多和“参精报恩”的民间故事,如上文所说的((棒槌姑娘》,还有像彩虹姑娘》这样的民间传说。虹姑娘》和《傻子》有着类似的情节,讲述张小山被兄长逐出家门,但却碰巧从一只大蛇的嘴里救下了一支大山参,人参女彩虹姑娘为了报答小山,送给了他几株“六品叶”。他哥哥得知这件事之后设法把小山灌醉,套出他口中的秘密,要偷着把大山参挖掉,结果却因为贪心过度而淹死了。小山则和彩虹姑娘双双离开了这里。不论如何被赋予灵气,人参也是一种植物,除了有这种把植物“神性化”的传说,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很多动物被“神性化”的传说,以鄂伦春族的民间传说为例。首先鄂伦春族以熊来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把自己看成是熊的后裔。在鄂伦春的民间故事《熊的传说》中讲述了一位猎人被母熊抓去,而母熊对猎人很好,给猎人食物,而且和猎人同居生下了小熊。而后猎人逃离了母熊,母熊前来追赶并千方百计地劝说猎人回去,都遭到了猎人的拒绝。最后母熊一气之下把小熊撕成了两半,扔给猎人的一半就变成了人,而母熊留下的一半则变成了熊。和((f麦子))这则民间故事相比较,虽然《熊的传说》是把动物神性化。但读者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熊还是人参都不可能和人同居而产下后代,之所以在两则传说中有着类似的情节,是因为人们认为无论是人参还是熊,它们都有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灵魂。在北方生活的少数民族很早就建立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认为世间先有百兽存在,而后才有人类的诞生。而自然现象的变化也被解释为有意识的行为,飞禽走兽乃至植物,都有自己的意识。
在东北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中体现出这种万物有灵的观点。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东北地区所流行的萨满崇拜所致。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突出了萨满文化中的万物有灵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崇拜精神。而这种崇拜源于萨满文化中所包含的“万物有灵”的精神。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先民们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天地之间的万物皆有灵气。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则逐渐地形成了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特点的萨满文化。而所谓的萨满(英文名shamman),就狭义而言,它是土生土长在中国北方的一种原生性宗教。而就广义而言,它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词汇。萨满文化是具有世界性的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流行与亚N:II~部和中部,但在除大洋洲之外的世界各地也均有萨满文化的分布。而萨满文化的共同特点是信仰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尤其以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结合为其重要的特征[31。而本文中所提到的萨满则倾向于狭义。在北方生活的先民还根据动植物的习性,而赋予他们不同的神性。基于此在东北地区所存在的万物有灵的观点基础之上,在东北的民间故事中出现的自然物被神性化、人格化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傻子》这个民间传说中,傻子三次见到参姑娘全部放生,最后得到了参姑娘的报答,而黑心的财主抢走了扇子参,最后被天打雷劈,这其中也有着萨满文化的痕迹。
在传统的北方萨满教的观点中,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东北的传统信仰中,认为人与大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视自然为无比神圣的。甚至用神灵的名义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通过节制来保护生存环境,并达到生态之间的平衡。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必然和自然产生联系,而生存地域的不同,则直接决定着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信仰的产生。在生活在北方的先民眼中,自然是伟大的,同时也是无情的。他能赐予人们赖以生存的万物,同样也能用种种的手段来毁灭人类,只有敬畏自然,自然才能给人以丰厚的回馈。而这种对于自然万物的崇拜也和世界各地的萨满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的,与古老的印第安萨满文化,包括流传至今的爱斯基摩人的萨满文化类似。前两者的萨满文化主要体现在狩猎方面,印第安人把野生动物作为狩猎的对象,但是他们强调必须要敬重被猎杀的动物的灵魂,而在中国东北生活的有渔猎传统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赫哲族,都有着对动物灵魂的崇拜。以鄂伦春族为例,鄂伦春人杀死了熊之后,不说杀死,而是说熊“睡着了”,在吃熊肉的时候嘴里要发出乌鸦的声音,意思是告诉熊的灵魂,是乌鸦吃了你的肉,最后还要给熊进行“风葬仪式”。
通过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来看,也是把人参视为具有灵性的事物而崇拜。通过对挖掘人参过程的分析,笔者来向读者展现这种崇拜。在挖掘人参之前,挖参人首先要朝拜山神爷,以求能挖到上品的人参。而进入深山之中后,则是要搭起临时的住所,用石头搭建起山神爷庙,并在上面盖一块红布,以求山神爷的保佑。找到人参之后更是如获至宝,首先要用红绳把人参拴起来。这个细节也体现了东北民间对于人参的人格化,因为据传说,如果不锁住人参,它是会跑掉的。随后“把头”要问“几品叶”或者是“什么货”,而人参的品质在挖参人中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挖到了“六品叶”和“二甲子”都被认为是好的兆头,因为“六品叶”被认为是开山的钥匙,而“二甲子”则被认为是宝参的投胎转世。如果发现了巴掌叶则要远离,因为这是不吉利的象征,宁可留着下次再挖。挖掘人参这种普通的劳作,通过一系列的仪式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一次次的人山挖参的劳动,变成了大小不等的祭祀。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劳动人民,虽然靠山吃山,以挖掘人参为生,但他们不仅仅把人参视为一种植物,或者是用来换取维持生计的一种商品。他们更多的是把人参当作一种神圣的事物来崇拜,充满了敬畏之情而没有丝毫亵渎之意。而人参被人格化和神性化也是建立在这种对自然崇拜的基础之上的。在((f爨子》这则民间传说中,傻子三次放过参姑娘,包括和参姑娘的结合,其实隐藏的是对神灵的敬畏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愿望,而黑心掌柜的所作所为,在萨满教看来则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践踏。在萨满文化中亵渎神灵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在故事的结尾黑心掌柜遭到了天打雷劈。
萨满文化作为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萨满文化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万物,强调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平等地看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对自然表现出应有的敬畏和谦卑。所有这些,都在像((傻子》这样的民间故事中得到了体现。
三、体现东北民间故事的善恶二元对立特色
在东北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包含着少数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伦理观,所谓的伦理道德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调整个体之间以及个体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来一种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则涵盖了大多数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并且能充分地体现出因地域不同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如以善恶二元对立为主题,表达出对忠诚、勤劳、勇敢的赞许和对虚伪、懒惰、怯懦的批判。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得到褒扬,什么样的行为应该遭到谴责,这些都体现在这些民间传说中。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里充满了幻想,总是遵循着个人面向社会人生的叙事逻辑,同时将自己的好恶灌输其中。
仍以《傻子》这篇小说为例,在((傻子=》这篇民间传说中,傻子三次见到了参姑娘,但是三次都放过了参姑娘。根据上文我们可知,东北人认为人参是有灵气的,只有生长时间长的人参才能变成“精”。按道理说一个靠挖掘人参为生的“参丁”,是不应放过这样年头足够的人参的。但傻子却能三次放过参姑娘,里除了有萨满文化的影子之外,也是生活在东北地区先民道德观的体现,不忍杀生,崇拜自然,傻子的行为在作品中是作为憨直和善良而被肯定的;而黑心掌柜强夺傻子的扇子参,还打碎了参娃娃,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奸诈和邪恶而予以否定的。
在东北的民间故事传说中有着明显的善恶二元对立。而且在这种善恶对立之中,表达了对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也表达了对剥削者和掌权者的反抗和批判。((傻子》这部民间传说中,很明显傻子是一个下层的劳动人民,在类似的民间故事中,处于弱势的下层劳动人民大多被描写成为善良而富于爱心的形象,他们的行为是符合社会中的伦理道德的。相反,一些在社会上有地位有权势的人,如同黑心掌柜这样,则被刻画得阴险狡诈,谋财害人。在大多数的东北民间故事中,善要受到奖励,而恶则要受到惩罚。此类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如上文所提到的((棒槌姑娘》和《采珍珠》。流传于吉林伊通地区的((/J、铜锣》以及“蛇女”等传说都表达了这种思想情感。还有一些民间传说虽然恶势力一方没有得到惩罚,但是在故事中却给以极大的道德上的否定,以激起读者的反感。甚至引发读者对统治者所建立的秩序的怀疑。以蒙古族的民间传说((一马头琴》为例,王爷抢走了牧人苏和的小白马,但是却不能驾驭小白马,最后凶残的王爷把小白马给射死了。但是小白马的灵魂却并没有死去,它变成了马头琴留在了牧人苏和的身边。在这则民间传说中,王爷最后并没有得到惩罚,但整个传说却能引发读者的深思。首先,马是蒙古族所喜爱的动物,古代的蒙古人爱马甚至超过了“爱人”,其次,骑着白马驰骋于草原之上,这种如御风而行,穿梭于天地之间,又是蒙古这种古代游牧民族崇高的希冀与情感,而这其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多么美好的画面。是谁夺走了我们深爱的骏马;是谁践踏了这崇高的希冀与情感;又是谁撕碎了这美好的画面——是凶残的统治阶层。这则民间传说通过它撼人心魄的悲剧情节,对统治阶层的凶残本性和鱼肉百姓的行为发出了强有力的控诉。
但是这种善恶的二元对立在民间故事中是借助幻想来表达的。子》中本来主人公已经是家破人亡,但是参姑娘回归,借助参姑娘的力量,让傻子回到了以前的幸福生活,黑心的掌柜却得到了惩罚,这篇民间故事的结尾,很明显是充满了幻想意味的。((棒槌姑娘》中,最后则是借棒槌姑娘之手惩罚了贪婪的地主;《马头琴》中,最后牧人苏和的小白马变成了马头琴,则是小白马的灵魂变成了马头琴。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上文所提到的《采珍珠》、《彩虹姑娘》等,无一不是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在传说中加入幻想,确实削弱了故事的现实意味。但在这这些幻想的背后寄托着东北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读者需要理解,一方面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地位低下,备受欺压,而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善得不到褒奖,恶得不到惩戒,弱者惨遭践踏,剥削者却趾高气昂。因此,在民间故事中才出现了这种借助外来之力来赏善罚恶。更重的是在这些幻想中,东北的劳动人民把自己的善恶观和道德观也寄托于其中,即使是幻想,这也是善恶分明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中人们构建起了自己的“乌托邦”,想象有宝物、神仙和灵魂来帮助他们战胜欺压和邪恶,给他们的内心带来宽慰。
东北的民间故事所反映出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并不止文中所提到的这些,还有很深的挖掘价值,因为篇幅有限,不再赘述。
东北民间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傻子》这篇民间传说的抽丝剥茧,详细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这个简单的民间故事实际上包含的内涵并不比一部长篇小说逊色,而东北地区的间传说,也像宝库一样等待着研究者们去更深入地挖掘。
【参考文献】
【1】杨雪.类型研究视野下东北民间故事的伦理道德观fJ1_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