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教音乐在一千八百多年的延续过程中,道众们是以根据文献记载的内容“照本宣科”的方式,同时。用集体式的“韵学”和个别性的“过经”来进行音乐传承的,对于无文本科依的经韵曲目,则用传统音乐的常用传承方式,即“口传心授”,另外,道徒们对音乐的学习还采用了一种奇特的方式,即无明确师徒关系的“剽学”。这些传承方式不仅体现了道教音乐“活文物”性的历史价值,也是我们研究其它传统音乐品种的绝好借鉴。
关键词:道乐;传承:韵学;过经
道教是源于我国的本土宗教,其历史已延续近两千年,在当代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感召下,我国道教依旧焕发出勃勃生机,各地宫观香烟缭绕,信众、游客源源不断,这不仅是人们精神的一种释放,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道内人士不仅担负着道教文化传承的重任,还积极地参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的还担任了国家政治协商机构的重要职务。道教音乐是指伴随道教仪式而使用的一种特定音乐形式,这种音乐不仅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乐种,更是道众宗教信仰的一种直接体现,它可谓“宗教性”与“艺术性”兼而具之。道教音乐历时古老性与现实“活态”属性的品质,与道乐奇特的传承方式有天然的关系,对其传承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对道乐历史的一种体认,还为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益的经验。以下就此做些概要的阐述。
一、传承理论与特点
道教音乐从南朝刘宋时期的陆修静创建传统体制以来,尽管随着历史的演变和世俗文化的渗透而有过变革,但体现道教音乐本质的传统形式却一如既往、世代延续、甚至是几无变更,这既体现了道教音乐的丰富性,也彰显了道教音乐的传统本质。但这又与道教音乐的传承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传承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韵学”
道教宫观犹如一所学校,它有其严密的组织与管理制度,这也保证了其文化传承的严谨性与延续性。道教中的“韵”是指其音乐形式,即通常所谓的“仙乐”,在道乐的唱腔与曲牌两种体裁中,“韵”是唱腔形式。所以,“韵学”也就是对道乐唱腔的学习,但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按经文所载而授,同时,采用集体的教学形式,有似当代的班级授课形式。
2.“过经”
与“韵学”采用集体的教学方式不同,“过经”是道师与道徒个别性的教学活动,即一个道师同时仅教一名道徒,但是,所教内容也会严格地按照道经的记载而进行,这也像当代专业音乐教育中所常用的个别式教学。正是由于严格按照道教经文的记载而“照本宣科”,才会使道教文化在传承与延续中避免以讹传讹的现象,同时,也启发了当代道教文化研究者对道教典籍的重视与探寻。
3.“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是我国民间音乐传承的主要方法,这与古代音乐传承缺失系统的记谱法有直接关系。在道教音乐领域,尽管北宋时期就出现了曲谱集《玉音法事》,这为道乐的“照本宣科”提供了现实蓝本,但这种谱集如今也未能将其全面解读,现只能认为是对道乐曲调线条走向的大致标注,或者是说对经韵的演唱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所以,无文本可依的“口传心授”法依旧是道乐传承的重要方法。实际上,在道人的观念中,道教经韵念唱其本质为念经,具有鲜明的宗教属性,其次才是音乐的艺术性。所以,不管是对宗教信仰的体味,还是对曲调音乐性的把持,道徒对道师的直接模仿都是尤为重要的。
4.“剽学”
在道教宫观中,各道士都有不同的道职,象经韵音乐、道教医疗、道教武术等等,但各道士都无一例外地会唱经韵,其实,除法师、乐师之外的各道士也是道乐传承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的道乐传习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即“剽学”。在道观暮鼓晨钟、早晚功课、诸多法事的氛围之中,道士耳濡目染地、无明确师徒关系地,同时,也没有本文可依地进行着道教音乐的旁听与偷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剽”,道士也就掌握了道教经韵的念唱。实际上,在道教内,可谓无“剽”不学,因为很多高功都有“剽学”的经历,同时,“剽学”这个概念就是道教音乐专家蒲亨强教授当年在调查武当山道乐与采访喇万慧道长的过程中所萌生与形成的。这种不太为人们所知的传习方式,不仅在道乐传承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今的音乐学习中,仍旧被广泛的使用。综上所述,“照本宣科”式的“韵学”和“过经”,无本文可依的“口传心授”和无师徒关系的“剽学”就构成道教音乐传承的体系。纵观传统音乐的各个门类,道乐传承体系实在是最为系统、最为严密,依此,对于延续近两千年的道乐传统古今形态差异不甚鲜明的事实,我们也就有了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对我国丰富的各类民族音乐传承也有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二.现实意义与启示
由道教音乐的传承体系可知,道乐传承的严密性也就显示了道乐本身的古老性,这也体现了道教音乐“活文物”性的历史价值。在我国丰富的传统音乐中,像道教音乐这样既有古老的历史,同时,又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尚存的音乐形式应该还不少,通过对道教音乐及其传承体系的认识,对其它传统音乐的挖掘、研究和继承,会有以下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