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是体现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以情感打动人。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也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国传统民歌因其产生的背景时代不同而形成了不同地方的民歌在风格上的差异。由于各地方风俗习惯差异对歌曲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不论是背景,时代还是风俗的各异,都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所以,民歌中的情感体现在中国传统民歌艺术表现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民歌;情感表达;演唱技巧;民族唱法
引言
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艺术反应,是人类文化中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民间音乐(声乐形式)和民间文学(韵文形式)有机结合而成,是民俗文化事象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源于人类的生活,充分反映了人类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一、如何用声乐技巧演唱民歌
1.首先,民歌的演唱是非常注重语言技巧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有56个民族组成,除了回、满两个民族已经转用汉语外,各民族都有其自己独立的语言,其中部分民族还分别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丰富的语言。如汉语,因地域的不同,方言也千差万别。各种民族的不同风格,正如和其使用不同语言密切相关。
2.音乐是体现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以情来打动人。然而歌曲能直接表达人的感情内容和反应内心感受。音乐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体现情感的艺术。这是很清楚的,就是说,艺术源于生活,而更高于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生活表现才是最纯粹的艺术形式。
二、情感体现在民歌演唱中的作用
(一)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
作为声乐艺术中的民族演唱的情感表现在歌唱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情感不但是音乐最直接的体现,而且还是民歌演唱艺术中的灵魂。它不仅以声音为依托给予声音情感的魅力,同时也赋予声音以丰富的内涵。作为歌唱应以情带声,先有情感的抒发,再有声音。声乐是用人声揭示人类内心情感,抒发人类思想感情的歌唱艺术。它较其他艺术更直接诉之于人的情感,《乐记》中有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二)如何做到民歌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加表情同样结合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显然,只有“声情并茂”,声音和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才是真正的歌唱艺术。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
比如艺术歌曲《黄河渔娘》是当代著名的词作家和曲作家甲丁和徐沛东合作而成,是近几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声乐作品之一,歌词感情真挚,旋律优美,音乐形象鲜明。这首歌在音域的跨度和演唱的要求非同一般,没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高超的演唱功底,是不容易唱好,它把黄河渔娘对爱情的执着与黄河为伴,平凡心酸的风雨人生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如把我带入了黄河渔娘当时生活的时代,我也进入了那个平凡心酸,为生活奔波的情景,使我内心深处也激起对黄河渔娘的喜爱。
因此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用真情去表达。而真正做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演唱者不断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如果单有声乐技巧的体现,是表达不出情感来的,这就需要演唱者不断地积累,丰富生活阅历,对作品的诠释也就越丰富,灵感也就越丰富。因此作为歌者,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观察和聆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情感表达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
歌唱者要将一首歌曲全面的理解和剖析,进行加工,加入自己的想法,理解歌词意境,激发演唱情感,歌词意境往往深远而美丽,富有诗意,充满情感。所以,演唱者必须通过反复研读,用心体会,进而深刻理解歌词的意境。例如:在演唱《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歌时,首先演唱者要站在一个鸟儿的角度上出发,因为要表达模仿鸟儿的情感,但歌词要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所以要表达鸟儿的情感时,又要加入人的思想感情,歌曲中的鸟儿和她的新娘面临着生命的威胁,这是一只鸟儿在向人类诉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类的朋友,鸟儿们生活得非常凄惨。这样的意境,必须用哀怨而苍凉的声音来表达,首先将人们带入一个冰冷、惨淡、毫无生机的世界。
结束语
现在我国民歌正在于世界音乐接轨,有一部分音乐人士在原有的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把传统民族重新配器、编曲使之成为新型的时尚民歌,音乐上又加入了西洋音乐元素;再有一部分民歌歌唱家在世界巡演个人音乐会把许多中国特色的地方歌曲带向了世界,这也为中国民歌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等于为其铺了一条捷径,让世界领略到中国民歌的同时,也加大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吴踊《试论中国传统民歌的艺术风格特征及演唱中的情歌体现》2011.9.7
[2]祝捷《情感表现在民族演唱中的作用》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2011,(4)
[3]廖红梅《探析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情感美学特征》 《沧桑》2010年06期
[4]邹本初著《歌唱学》[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5]《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