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通俗歌曲;演唱;舞台表演
古人云“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1] ,当音乐无法准确地传达情感时,就需要用动作辅助表达,这就是舞蹈的意义。歌曲演唱中,要将情感表达得更为充分,就要注重舞台演唱形式,用“表情动作”带动观众的情绪,将观众的情感激发起来。良好的演唱效果能够使人表现为外在的运动冲动,以释放情绪。可见,歌曲表演中,演唱和肢体语言是相辅相成的。 通俗歌曲的演唱要获得舞台表演效果,在具备听觉艺术感的同时,还要辅助舞台表演以达到视觉艺术要求。从观众的角度审视歌曲演唱的舞台艺术效果,首先是演唱者给人的视觉效果,然后才是听觉效果,所以,歌曲演唱者舞台表现的评价不仅是声音、歌唱技巧、音色、语气等等的歌唱技巧,还要考量演唱者的舞台形象,包括着装、化妆,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等,要求歌曲演唱不仅要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和观赏性,还要通过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将歌曲的情感生动表达出来。可见,歌曲演唱者要获得成功的表演,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音乐技术,还要具有完美的舞台表现。
一、舞台表演对通俗歌曲演唱效果的重要性
通俗歌曲创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与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被称为“大众音乐”。通俗歌曲题材广泛,创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行,娱乐性的表现力极强,决定了通俗歌曲演唱风格多种多样,在曲调创作和配器上也不存在着局限性。从通俗音乐的表现力来看,音乐表达或者舒缓,或者节奏明快,都需要通过演唱者的舞台二次创作才能够将音乐的创作思想外化为表演行为[2] 。歌舞演唱者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更为注重演唱中的舞台表演形式,随着音乐节奏而轻微摆动,除了与演唱内容相得益彰,还要获得强烈的舞台效果,因此,通俗演唱的舞台表演呈多样化方向发展,也充分地证明舞台表演对于通俗歌曲演唱意义重大。
(一)通俗歌曲演唱需要运用舞台表演增强其传播性
音乐是表现性的声音,要使声音能够准确地将情感传达出来,就要做到音乐与语言的有效结合。带有语言的声音可以传达理性的信息,这种信息具有一定的创作性,其中又蕴含着对音乐发挥辅助作用的表现手段,诸如模仿、暗示等等。歌词是理性的语言,能够帮助人们对音乐深入理解,并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舞蹈是音乐情感的外化,运用肢体语言对音乐以诠释,或者是具体的角度,或者是抽象的角度,肢体语言都更能够增强歌曲演唱的表现力,起到强化通俗歌曲传播性的作用。但是,肢体语言对音乐要素的表达往往简单化,特别是对音域比较狭窄的音乐要素,加之简单的曲调,在对音乐进行舞台二度创作的时候, 就很容易将音乐表现力丧失。舞台表演可以弥补音乐在舞台创作中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对表演者进行舞台包装,配合舞台表演动作,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才得以诞生。所以,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音乐创作者与演唱者合作的结果。
(二)丰富的舞台表演能够强化演唱者与观众的互动
舞台表演可以使音乐之美更为完善,通过舞台表演,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就会及时地传递给观众,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事实上,歌曲演唱者在进行舞台表演的时候,就是对音乐作品的解释,让观众观看表演中,不仅满足听觉的需要,还培养了观众的音乐鉴赏力。演唱者运用舞台表演创造了舞台氛围,引导观众的情感,用准确的肢体语言诠释音乐涵义的同时,将观众激情激发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激情属于是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是短时间内爆发的,却具有难以抑制的特点。当人处于激情中,内在的巨大潜力就会被调动起来,将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想象空间无限扩大,主观创作能力也会随之产生。这就是现场演唱会的魅力所在。通俗歌曲的现场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就是激情传递的形式。虽然演唱者在舞台表演中会存在失误,但是观众受到空间的限制,欣赏角度也会受到限制[3] 。
通俗歌曲与其他音乐相比,其大众化的特点使观众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更能够深入理解,配合以适当的舞台表演,使音乐的通俗性得到弥补。通俗歌曲演唱者在舞台上的综合性表演,使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歌曲演唱更为完美。
二、通俗歌曲舞台表演的要求
(一)通俗歌曲舞台表演要注意形象的塑造
通俗歌曲演唱者的舞台形象塑造是时代的需要。随着人们艺术审美层次的普遍提高,加之多元文化的融合,对于通俗歌曲的鉴赏已经不再局限于歌曲演唱本身,而是对歌曲演唱者舞台风格的综合考量。通俗歌曲演唱者的穿着打扮是最为直观的舞台形象,也是舞台表演的前提基础。歌曲演唱者的化妆与服装搭配通常会与歌曲的曲风相协调,对歌曲情感的表达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歌曲的节奏感比较强,演员的着装和打扮就要时尚一些;如果歌曲中有传统文化元素,演员的着装和打扮就要能够突出传统文化特点。当观众在观看歌唱演员的穿着打扮,就能够对歌曲的风格做出判断,也会在心理上对音乐情感以定向[4] 。否则,就会让观众感觉到自己所见到的与音乐内涵不搭, 即便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到位,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整体舞台表演效果。选择适合歌唱演员的歌曲,搭配相应的服装和妆容,使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自然和谐之感油然而生,歌唱演员的舞台表演效果也会更为完美。
(二)通俗歌曲演唱者的上台和站位要求
通俗歌曲演唱者的上台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根据歌曲的主题选择恰当的上台形式,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通俗歌曲的通俗化、大众化给人以亲近感,随着人通俗歌曲在民间的普及,歌曲表演者要让自己的舞台表演对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就要注重新颖性,展示演唱者的精神面貌,将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通俗歌曲演唱者上台演出时,以轻松愉快的表情面对观众,就会让观众为之一振,并对演唱者给以热情的回应。演唱者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曲风的上台方式,眼睛看向观众,与观众充分互动,能够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比如,张惠妹的舞台演唱时会给人以狂野之感,节奏明快的音乐节拍,对观众极有吸引力。她在上台的时候,往往会以轻快的舞步出场,或者一边问候观众一边奔跑着出场,她的眼神,她的微笑,她热辣的舞姿,对观众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让观众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她的表演中。通俗歌曲的演唱更为注重整体效果,除了歌曲演唱之外,更为注重独特的视觉效果。演唱者要以最佳的状态出场,要懂得用眼神与观众交流,要给观众以平和之感,提高亲和力[5] 。
歌唱者上台的步伐要与歌曲的节奏相吻合,走到合适的位置,就要自然而放松地站立。演唱者在台上站立,身体的重心要放在脚上,略微向前倾一些。站立的姿势也可以没有重心,随着音乐的节拍身体轻微舞动,以自然放松的姿态面对观众。
(三)通俗歌曲演唱中的舞台表演要多样化
中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邹本初先生对于演唱者的舞台表演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即歌唱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要懂得用手势动作表达感情,以这种“无声的语言”辅助歌唱,既借助舞台形体造型,渲染舞台气势。通俗歌曲的演唱者要获得成功的舞台表演,要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但是进入到人文视野中后,就要给歌曲符合生命的活性,让歌声的客观存在以主观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通俗歌曲的演唱者要树立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将声乐的审美层次从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经过舞台表演推向新的审美高度[6] 。比如,天后王菲可谓是天生的歌者,她的歌声空灵而弥久,配合其清澈深情的眼神、自然不做作的手势动作,让观众感觉到王菲有高贵冷艳之美,却又透着恬静的气质。
可见,通俗演唱的舞台表演形式要符合演唱者的气质和表演风格,做到恰到好处,就可以帮助表演者表达情感。手势是演唱者自然而言发出的动作,要与歌曲内容相协调,动作的节拍要与歌曲的节奏一致。随着歌唱情感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虽然通俗歌曲演唱者的舞台表演可以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不可以喧宾夺主,要以歌唱为主,而其他的舞台表演形式都是为了弥补歌曲表演的不足,以获得更完美的歌曲演唱效果[7] 。
三、通俗歌曲演唱中的舞台表演观众的审美层次
声乐的客体是听众,主体为演唱者。声乐的存在价值在于声乐的创作、舞台表演,其都是围绕着一定的审美层次而展开的。声乐的审美定位不同,所面对的观众群也会有所不同。通俗歌曲的优势在于,其大众化特色可以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并使声乐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通俗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要能够将声乐的审美感受力呈现出来,就要突出其表演价值
[8] 。比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歌词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所作诗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歌曲创作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可谓是通俗与传统的融合。王菲在演唱中,音调以及所表达的韵律都能够充分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加之观众对诗篇的理解,引起观众的共鸣。从中可以解读,中国的通俗歌曲不再是单纯的演唱,而是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随着流行歌曲的多样化,更为注重演唱者舞台表演的整体形象。
通俗歌曲演唱者要能够迎合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层次,就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演唱者在舞台表演中,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具备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演唱水平,将属于自己的舞台表演风格呈现在观众面前,以展现良好的舞台台风。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俗歌曲作为大众音乐在社会上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亮色。处于多元文化时期,特别是中西文化的融合,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欣赏,而是从主观审美角度对音乐内涵以深入领会。通俗歌曲演唱者为了使自己的表演对观众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就要内外兼修,不仅要注重歌唱技巧,还要提升舞台表演水平,在准确地传达声乐作品情感的同时,还要与观众充分互动和交流,以使歌曲演唱更为完美。
【参考文献】
[1]《诗经·周南·关雎·序》.
[2] 彭鑫 . 浅谈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演唱方法与技巧 [J].北方音乐,2011(04): 58-59 .
[3] 陈茜 . 浅谈声乐艺术中的舞台表演 [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01):123.
[4] 石惟正 . 声乐审美提纲 [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天籁 ),2010(01):1-2.
[5] 佟琳 . 谈通俗歌曲演唱的技巧及舞台表现力 [J]. 音乐生活,2010(08):63-64.
[6] 徐彪 . 声乐艺术的多元化 [J]. 戏剧之家 ( 上半月 ),2011(04):60.
[7] 樊琪 . 论通俗音乐的舞台表演 [J]. 商情 ,2013(41):285.
[8] 张宇,关名扬 . 谈通俗歌曲演唱中的舞台表演 [J].大众文艺 ,2010(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