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合唱艺术;和谐;大众合唱;音乐教育
一、泊来的艺术,民族的文化
合唱从欧洲宗教起源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从早期欧洲基督教仪式以圣经经义为内容的集体性歌唱,到中世纪的复音音乐,再到十七世纪的主调音乐、歌剧音乐,一直发展到今天音乐表演中的各类合唱音乐。合唱艺术伴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歌唱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不同时期人类的精神追求和寄托。
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合唱也随西方文化的输入走进中国。这一“舶来品”一经引入中国,由于其参与形式简便、参与人数众多、表演形式多样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同时,这一全新的歌曲体裁也激起了中国作曲家的创作热情。1912年音乐家李叔同运用西洋作曲技法率先创作了节奏明快、赋予动感的同声三部合唱曲《春游》;1924年为纪念“五四运动”5周年,音乐家萧友梅创作了混声合唱曲《五四爱国纪念歌》;1927年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为了表现新文化运动思想,创作了具有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混声合唱作品《海韵》,成为我国合唱的经典之作;抗战时期为了鼓舞中华民族的斗志,音乐家黄自创作了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极具民族色彩的《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混声合唱作品,冼星海写下了不朽的《黄河大合唱》,贺绿汀创作了被称为抗战“流行曲”的《游击队歌》。这些作品虽然运用了西方合唱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却采用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现实生活,因此成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风格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百年来久唱不衰,深受大众的喜爱。
1949年伴随着《歌唱祖国》《祖国颂》嘹亮的歌声新中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为合唱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起,瞿希贤、田丰、陆在易等新中国的作曲家们为了表现中国人民的新生活创作或改编了如《牧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娄山关》、《雨后彩虹》等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合唱作品。由于这些作品题材新颖,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色,同时又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而深受各级专业及业余合唱团的热捧,成为我国新时代的合唱经典之作而唱遍大江南北。
合唱艺术自上个世纪初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它就被贴上了中国文化的标签。中国的艺术家与广大百姓在文化生活和艺术实践中为合唱注入了全新的内容,他们运用这一集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华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使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艺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后,合唱艺术已深深地扎根中国的土壤,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及艺术表现形式已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国大众的艺术。
二、合唱,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文化艺术
早期西方合唱音乐是依附于宗教仪式的,它“担负起阐释教义和培养人们宗教情感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功能性的音乐。”由此说来,合唱从其诞生之时就具备了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精神的功能,在欧洲早已深入人心,是欧洲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哪里有合唱,哪里就有和谐,哪里就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一句话道破了合唱艺术的内在本质,合唱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内涵,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及人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就艺术本身而言,其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人们美好而健康的情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精神得到愉悦。合唱艺术不仅通过充满情感、色彩多变的人声音响,为人们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更具有特殊的艺术和谐之美。指挥家郑小瑛说“合唱是和谐之美的精灵”合唱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合唱艺术活动就是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与和谐的过程。和谐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前进目标,而合唱艺术正是寻求共性、追求和谐的群体艺术行为。由于合唱艺术作品内部多声部结构形式自身的艺术规律,以及演唱时所必须遵循的多声部艺术表现规律,其合唱始终体现着没有‘我’,只有‘我们’的活动宗旨。
合唱在中国历次的革命斗争中作为特殊的宣传手段,起到了鼓舞群众士气、唤起民众斗争精神的作用,特别是抗战时期,革命大合唱唱出了四万万同胞同仇敌汽的共同心声,在危难时刻唤醒民众拯救中华民族发挥了最大作用。如今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方方面面正发生着变革。在这特殊的“革命”时期,中国需要建立更为和谐的社会来保障经济的发展,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今,国际国内合唱艺术的交流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交流本身,更为了实现人类和谐发展。推进人类和平交往,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人群之间的平等与交流已成为合唱文化的一种精神。可以说,合唱艺术活动其艺术性之外的社会学意义已远远超出音乐表现形式本身。因此,倡导积极开展群众合唱交流活动,推广普大众合唱艺术活动,让合唱艺术没有‘我’只有‘我们’的精神来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