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在城乡发展方面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发达,农村落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不平衡,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不足,这既是农村经济落后的外在表现,又是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这种不平衡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抑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更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也由此不断扩大。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和客观要求。因此,有必要协调城乡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本文从其必要性出发,从制度层面分析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的困境。
[关键词]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制度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和深化,我国城乡发展的速度也在加快。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增加,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依然不足,存在严重缺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既无法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满足农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重构和创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加大对农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力度,以满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一、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的必要性
1.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状况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在这一转变期,城乡迅速发展,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不平衡,没有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城市实行一套供给政策,对农村实行一套供给政策,也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供给体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是以政府为主导,而是由农民自己来解决。对农村比较突出和尖锐的养老和医疗费用等问题,政府只是给予适当补助,这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要自己解决大部分生产和生活中所需的公共物品,农民对此无力承担,从而导致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数量少、质量低,无法根本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和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农村更加落后,农民更加弱势,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镇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对于各种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通过缴纳税收,城镇居民就可以享受到。从城乡对比来看,城镇公共物品的供给明显占优势。因此,必须统筹公共物品的城乡供给,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供给体制,从政策上给予农村更有力的扶持,为农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基础条件。
2.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必须途径,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必须有农村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例如公路、铁路、机场、桥梁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要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利用和配置效率,丰富农村的经济资源。做到这两点,需要调整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逐步完善农村科技、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必须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3.公共物品的城乡统筹供给是农民私人物品对农村公共物品依赖的必然要求
在生产私人物品的过程中,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依赖性较强。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加之我国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具有分散性,随着市场经济深化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也随之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现有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公共物品统筹供给势在必行。
二、公共物品城乡统筹供给的制度困境
1.分配制度困境:公共物品城乡二元供给体制
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重点一直放在城市,在现有的条件之下没有能力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形成了城乡二元供给体制,由此将城市和农村居民人为地隔绝开来,公共资源被政府大量地投入到了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在城市中是相对完善的。而农村中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承担的公共物品成本则完全让农民承担,第三方又缺乏参与投入农村公共物品的机会,致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城乡二元供给体制使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使农村发展缓慢,都不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决策制度困境:“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
确定农村公共物品的供求均衡点,必须全面考察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状况,让农民真实地表达出这种需求,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能够体现出农民的真正意愿和需求,让农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增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机制,而不是由农村、农民的内部需求决定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无法真实地反映农民的需求,而且在农村公共物品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农民的真正需求,从而使得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实际需求严重偏离。
3.供给模式困境:政府以外的其它供给主体受到排斥
政府以外的其它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包括私人部门和第三种力量(非营利性机构)等供给主体受到排
斥,所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我国目前的政府政策、产权界定等因素,约束了私人部门、非营利性机构等非政府力量的参与主体,从而导致非政府力量参与主体不能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领域,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府以外的供给主体受到排斥,这成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4.监督制度困境: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和官员出于本部门和自身利益需要,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中暗箱操作,资金的使用缺乏科学性,造成资源浪费。
正是由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困境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足,进而成为农业弱质化、农民弱势化和农村生态环境劣势化的根源。改革和创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宏凯.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失衡下的城乡差距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0(5).
[2]班保申.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选择的表达机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杨静.统筹城乡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张瑁.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