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数量不断增长,对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农民外出务工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本丈分析了榆中县农民务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民务工;劳务输转
兰州市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全体人员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结合农村劳动力输转就业这一关乎民生的工作展开讨论,为早目实现城乡均等就业服务,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创造全民就业的新环境,让更多的农民工通过输转务工实现脱贫及致富的梦想,决定利用农民工返乡的机会,全市开展一次农民务工情况的调研活动。市、县劳务办抽调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农村劳动力输转量较大的县、区重点展开调研。榆中县及中连川I乡所反映的情况如下。
一、全县劳务工作基本情况
榆中是兰州市的农业大县,现有农村人口382749人,占总人口的88%;居住在川区的不足t/3,因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人均农业收入过万元;而大多数人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的山区,靠务农难以解决温饱,外出务工却成了“主业”。面对这种现状,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贫困山区的劳务输转工作。近年来,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县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7488人,其中有组织输出56449人,自谋输出50779人,境外就业260人;创劳务收入173545.42万元,人均年收入16146元;开展农民工培~112oo余期,有20640人参加了培训。为了确保劳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劳务工作机构的建置情况也是此次调研的内容之一,目前的状况是:县劳务办业务并入县就业局,从事劳务工作的人员1名;乡上的劳务工作由乡经委经办,村里由村主任或文书兼顾,社里由社长兼顾。
二、深入乡村户调查,摸实情点面相结合
中连川I乡地处榆中县东北部山区,海拔2000多米;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陡墒薄,干旱贫瘠。调研人员重点走访了该乡的高窑沟村和中连川村的李国勤等20户农家,其中有两户因年迈体弱,无壮劳力务工,其农业年收入不足一万,人均约3干元。有劳力外出务工的农户占80%,人均收入过万元。该乡有农家2448户共9609人;2013年,全乡劳务输出累计2957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790人,自谋输出807人,就地转移360人;创劳务收入4307万元,平均为纯农业收入的两三倍;有300余人参加过技能培训。近年来,农民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务工形式。
一是约有15%的人出远门,到省外或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打工,多为“两后生”,即8O后、90后中有文化、有技能的年轻人,家中有父母耕种庄稼、操持家务。如中连川乡25岁的黄海涛,在浙江某企业从事数控车床的工作,年收入两三万元,约占家庭总收入的70%以上。
二是约有20%的中年人为了子女的教育,举家离乡打工。把耕地留给了父母或亲戚,能种多少算多少。他们在省城,或在县城,或在其他城镇租一间容身的房,找一份够花销的工作,让孩子尽量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这部分人因子女上学的前置条件所限,一般是男主外,打工挣钱;女主内,操持家务,管孩子读书,若有一份值班、保洁之类的工作,那是再理想不过的了。这部分人的劳务收入约占家庭总收入的80%。
三是约有40%白勺‘‘季节工”既务农,又务工,农、工两不误。春天播种后外出打工,夏秋季节回来收割,之后再打工,平均有七八个月的打工时间。把锄草、打碾、养羊、养猪等琐事留给了父母或妻儿,劳务收入约占家庭总收入的60%。这部分人务工的地方不能离家太远,工作多为货运、装卸、搬运、保洁或建筑工地的普工等。
四是约有5%的“创业带头人”带领了约20%的劳动力集体务工或创业,务工收入约占家庭总收入的70%以上。高窑沟村民宋来远一家8口人,老两口在家看管孙子上学,经管一些农活:两个儿子、儿媳务工,近4年来,年均劳务收入十余万元,购置了2辆小轿车。由于从事的是建筑行业的墙体粉刷、室内装修等,为取得承包揽活的资质成立了工程队,带动了十多人一起务工。据务工人员说:这种务工心里踏实,农忙时回家比较方便,忙完农活再务工,省了找活的烦心。
五是自主创业的人所占的比例较低,其收入高低悬殊。走访了两个从事经营的个体户,有一户是经营学生用品和小百货的,女店主说,她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不能随丈夫外出务工;由于此地人口少,年营业额只有一两千元,好在铺面是自己的。另一户是经销蔬菜的妇女,类似于前者,由于进菜的路途遥远,没有储存蔬菜的设施,经营惨淡,而凯平村有两三户人在条件较好的外乡租地养猪,年收入相当可观,还带动亲朋好友家的富余劳力一起创业。
三、劳务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
一是劳务收入已成为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从以上各类形式的务工及其收入情况看,以前作为副业的劳务收入早已超过了农业收入,劳务经济约占农村经济总量的70%~80%,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
二是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近年来,劳务输转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许多农家靠劳务所得修建了新房,购置了家具、家电及摩托车等,少数农家还买了货运车或小轿车。黄家沟社一黄姓青年,起初学习了开挖掘机的技术,以此为打工职业,后来购置了一台挖掘机,为劳务收入可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
三是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如前面所述,约有20%的农户为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举家外出务工。
四是农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喝酒、赌博的人少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邻里间的纠纷少了。可喜的是,务工、创业人员慷慨解囊扶危济困的事迹多了,参与公益事业的人多了。
四、劳务输转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信息难以有效对接。主要反映了劳务信息平台的建设滞后,劳动力供求双方的信息不能有效对接,严重影响了劳务工作的发展。
二是务工者掌握的技能少,大多数的人没有技能,限制了务工人员的竞争能力。其中有培训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有师资力量不足、培训资源分散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三是创业者和“创业带头人”缺乏资金支持。如前述承包建筑工程时,需要部分资金垫付,需要解决工人的伙食等问题。
四是县、乡、村、社的劳务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县劳务办只有一名工作人员,业务又并入县就业局,与繁重的劳务工作不相匹配。乡上的劳务工作由乡经委经办,没有专干。村里的劳务信息员由村主任或文书兼顾,社里由社长兼顾。涉及劳务工作的经费和办公、通讯设施等,县、乡两级严重不足,村、社两级根本没有,造成了劳务输转过程中政策宣传不力,信息传递不灵,跟踪服务难以实现。
五、对策
一要加强各级劳务机构建设。县、乡两级可根据劳动力输转量定编定员,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村、社两级多考虑经费补助、通讯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参与的劳务输转体系。重视劳务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积极兴办各类中介机构;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致富能人、劳务经纪人创办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完善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体制,实现劳务输转的有序化、科学化运行机制。三是加强劳务信息平台建设,联通县、乡、村
三级劳务信息网络,解决长期存在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搜集困难,发布渠道短,受众面窄、传递慢、时效性差等问题,实现市场信息快捷、准确、对称。
四是高度重视技能培训工作。根据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和“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要制订出符合当前形式的培训计划。加大经费投入,整合培训资源,扩展职业门类,摸清热门技能,让务工人员掌握两种以上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政府部门对各类培训机构实行政策指导和业务协调,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确定长、短不等的学习期限;核算培训成本,指导培训单位合理收费。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技能培训是一项不可松懈的永久性事业,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首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就业培训中心及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能力;采取定向培训、联合培训、委托培训、代培代训等多种形式,培训市场所需的各类技术工人。其次,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加大“订单”式培训规模。再次,要重视农村“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实现农村劳动力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智能型”“专业型”的转变。
五是建‘‘园”创“牌”,实现拉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创建就业示范园区,让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组织研发科技兴农的项目,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发挥其带头引领作用。结合区域特色、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创建有较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实现高质量就业。
六是建立“劳务扶持基金”及运作机制,解决“致富带头人”和创业者缺乏资金的问题。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整合农、林、牧业和扶贫、人社等部门涉农扶持资金,统筹解决脱贫和致富问题。
七是劳务输转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特有现象,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青壮年要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留守家中;耕地逐年减少,甚至撂荒。这些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新农村规划,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中,研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教育问题、养老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务工”与“务农”的矛盾问题等。同时也要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居住等问题,让他们享受到人性化关怀、同城化待遇、均等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