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文章如同风吹落叶,学过了,但是学生没有在脑中留下太多的印象,复习的时候又得重新拾起这片叶子,再次细数叶子上的纹路,那么怎么能让学生在仰望语文这棵大树的时候,记住那多姿的绿叶,迎来丰硕的果实呢?
不妨在教学中融入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课文的作者方面来说,他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
一、“我”是作者
在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叫做《呼兰河传》,作者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的童年故事。作者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但通过课堂学习,要像让学生真正明白轻盈欢乐童年背后的凄婉,着实不容易的。所以,能否换种思路?
把学生变成萧红,以萧红的角度,读人生,读童年,读出“凄婉的歌谣”。
我们可以这样走入作者:
师: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那么萧红经历了哪些不幸,哪些病痛,以至于她的生命在昙花最绚烂时凋零呢?
同学们,此刻,你就是萧红,你能不能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自己的一生?
生1:我的原名张乃莹,“萧红”是我发表《生死场》时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笔名。我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但我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
生2:我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我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雨命运的搏击。我的一生事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说萧红的童年是凄婉的?
课到此时,我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深切的感受了萧红经历,切身体会到了她的短命沧桑,解决下一个问题,她为什么如此怀念祖父?便如同顺藤摸瓜,还怕学生不知道吗?此刻走进文本,去感受童年的欢乐,怎能不真切感受那童年的无忧无虑?
在介绍作者,尤其是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作者时,若能运用到第一人称,能使学生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走入文本,去做作者,去感悟不同的人生,同时符合课标“获得人生的感受”,提高学生素质。
二、“我”讲故事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有一名篇——《热爱生命》。这篇课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狂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但是这篇文章有个特点,就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学生很难在第三人称当中理解课文含义。那么我就想,也许换个人称更恰当,毕竟人对于他人的疼痛不及自己的疼痛那么疼。
师:这两位同学是直接把人称改为了第一人称,在他们心惊肉跳的讲述自己危险的时候,我们同样感受到了惊心动魄的境地,那么谁能把自己变成狼?以第一人称讲述狼,来与杰克•伦敦对峙?试一试!
生1:有一次,我看到他从昏迷中被我的喘息的声音惊醒了。我唏嘘地喘着气,在慢慢地向他逼近。我愈来愈近,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他始终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静静地等着。我已经到了他耳边。我伸出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他的两腮。我的两只手一下子伸了出来,我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
生2:我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突然,那只给咬破了的手抓住了我的牙床。于是,慢慢地,我无力地挣扎着,五分钟之后,他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我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不足以把我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我的咽喉,他的嘴里已经满是我的狼毛……一股暖流从我的咽喉流出,但是我却 冰冷……(注:加横线为改变人称之处)
师:狼,你感到主人公那顽强的生命力量了吗?
同学们,你们能从他们的动作和心理角度来分析一下吗?
课到此时,很自然走入并深入文本,同学们甚至读得一身冷汗,好像真的在与狼或与人类博斗,甚至我看到了一个同学紧张的呼吸急促,青筋爆出,就好像自己真的与孤独、与狼、与饥饿博斗。那么下面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游刃有余。
有第一人称的课堂痛快淋漓,不仅达到了课标中“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的要求,同时也达到了“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要求,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