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工艺美术”的艺术形式,是高校美术教育的一个独立学科。各种综合性大学和专业艺术学院以及工科院校甚至民办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都在陆续开设该学科;但是不同学校的办学性质、专业特点不同,导致该学科在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在过多强调美术教育的基础时,忽视了艺术设计自身的专业特点,较为突出的就是教育模式的定位模糊、专业师资的匮乏、学科划分不清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等。
1.寻找艺术设计教育的校本特色
各高校首先应该在该专业的办学理念上持正确的态度,结合自己具有的相关专业特点,深入研究并制定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方向,确立自己在该专业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目标,以更进一步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模。更为关键的是,结合自己本校的办学优势和培养目标,更明确地确立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寻找自己的个性化专业特色,以及独特的办学风格。
综合性大学、专业艺术设计学院以及职业技术学院都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提取优势,整合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模式。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研究性人才为主要的培养模式,专业艺术设计学院以培养设计专业人才为主要的培养模式,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往往定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服务培养上面。因此,设计教育模式必须依照具体情况来定,立足现实,做到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
2.注重加强专业的内涵
近些年来,国外的艺术设计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较大,各高校从专业名称的叫法上都在逐渐变化,如出现了“文化传媒专业”、“艺术设计学院”等专业与系别名称。我们需要明确,学科与专业不只是表面的一个称谓,还意味着专业的内涵定位,因为正确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准确的专业定位是培养适应现代高科技艺术设计人才的根本与基础。
我国在艺术设计的专业内涵发展上有待进一步理清思路并去探索,对该学科的方案调整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作进一步的充实。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与世界的标准统一,我们在教育教学上应该做到更新教育观念,而不仅仅是外在名称的变化。所谓的新观念不是现在一些艺术院校师生的外观与行为的怪异离奇,而是应该不断地改革以前陈旧的观念,使其艺术设计的功能与效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所以说,专业的内涵更应该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其发扬光大;在拥有渊博知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增加科学的探索精神,使该专业得以创新发展。
3.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文化教育,建立合适的教学评估体系
现代艺术教育设计所涉及的领域较广、内容较多,学习该学科不仅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也要涉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优秀的综合文化素养才是一个合格的设计者必备的基础能力。学生的艺术品位与制作作品的品味都是由其艺术修养高低来决定的,而艺术文化教育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艺术品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各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开设文史、哲学、民俗、经济、社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以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还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教学评估体系,并在教学中逐渐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相当于促使高等院校进行评估的风向标,该风向标必须要做到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各类学校,构建适合自己专业的教学评估体系,使艺术设计教育按照自身规律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发展并实施创新教育新模式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缺乏是本行业的最大缺陷。各高校、艺术专业院校等是培养设计人才的摇篮,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出现对接不上的问题时,面对本行业人员的创新能力滞后、设计产业与设计教育失衡时,各专业学校需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加强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体系。
各高校应该对自己的专业重新进行规划、整合,关键是定位准确,真正做到信息化教学与高科技内容相融合,以使艺术设计教育紧跟时代的需要。另外,专业院校一定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设计教育服务,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结合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专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应该转换到设计思想的引导、设计意识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完善等方面上来,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反思的习惯,培养起自我认识的批判精神。在强化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同时,不仅要重视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还要关注与之相关的管理体制。注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中除了有健全的实验室、设计室等硬件设施,还要有与社会相吻合的实践基地,更方便学生参与实题设计或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只有如此,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严风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