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全新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其与翻译主体生态环境和翻译无机环境中各因素的矛盾,要对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选择和努力。译者主体性介入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限度的。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主体生态环境;翻译无机环境;译者主体性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将自然生态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将翻译过程和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纳入整个翻译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剖析和阐释。至今为止,世界各国学者对此展开的研究并不多;而在国内,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和参与其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应用研究成果,把翻译研究带人一个更广阔的学术领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受到了中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从一般重视到较多重视的过程。但就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以“主体”身份介入翻译活动,以及对于译者主体性介入的相应制约机制进行多视角的观察和整体性、协调性的探讨却鲜见。生态翻译系统中的译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介入,但同时也受到自身文化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人喜好、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发挥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限度的。译者要对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选择和努力。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以全新的视角来探究翻译的本质和翻译实践。它关注翻译整体生态系统,研究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对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与生存能力进行研究。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一条“生态学的翻译研究途径”,并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依据,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是“译者中心”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介入,对翻译操作行为、翻译准则、翻译策略等翻译本体进行研究。生态翻译观认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种种因素对译者适应选择活动有制约作用,其背后的制约机制就是“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翻译活动应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圆。
作为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的翻译生态环境,包括原语、原文和译语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I照此,翻译生态环境可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翻译生态环境可以分为翻译主体生态环境和翻译无机环境。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是构成翻译主体生态环境的要件;而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展现的语言、交际、文化、社会等客观历史语境构成了翻译无机环境。在一定的时空内,翻译生态环境中主体生态环境和无机环境的各组成部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翻译生态系统。
二、译者主体性介入
“译者的主体性就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中心”论是生态翻译观的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操作行为是译者不断作出选择适应的过程。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核心,翻译是译者在一个特定的繁杂的翻译生态系统中积极发挥主体性介入并进行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译者对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及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介人不是随意发挥的,而是要根据原文的内在生态结构来进行的。生态翻译观认为,译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翻译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翻译实践中,译者主体性介人会受到来自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三、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介入的体现
“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即翻译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作出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过程。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
(一)翻译主体生态环境中译者主体性的介入
翻译过程译者具有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是翻译主体生态系统的中心。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主体性介入主要表现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原语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同时还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根据翻译研究者提供的翻译理论与原则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例1:其作者孙武,字长卿,尊称孙子、孙武子、吴孙子。
Translation:ItsauthoriscommonlyknownbythenameofSunWU,thoughotherNarNeSsuchasSunTzu,SunWuZi(rI'zu),Wu’SSunTzuandSunChangqingarealsousedattimeswhenappropriateaccordingtotraditionalChineseappellationsystem.
中国读者对古代人名文化的独特性较为熟知,但对中国文化传统现象和理念比较陌生的外国人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虽然从表面上看,“字”可以译为“style”,“尊称”可以理解为“honorifictitle”,但这种使用英语固有词语使文字表面对应的翻译实际上很难体现中国人名文化的独特性。因此,译文采取增译法,来增加解释性内容“whenappropriateaccordingtotraditionalChineseappellationsystem”,让译文读者了解到中国的传统人名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建立起基本的认知图式来帮助理解。译文在翻译时既保留了原语文化,又关注了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巧妙地运用增加注释的翻译策略来处理文中出现的文化负载项,在反映出原文深层文化背景的同时,也减轻了译文读者的阅读压力。
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为了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把原语文化与特征全部抹杀;也不能过分尊重原语文化,而忽视译文读者的实际需求。根据生态翻译观,译者应该充分尊重原文作者,了解原语和译语的文化特点,结合自身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和对译文读者接受程度的判断,充分并适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介入,努力做到思想信息的有效移植。
例2:“我不是拈酸吃醋之辈,她不论小叔子侄儿,大的小的,说说笑笑,就不怕我吃醋了”。
Translation:Iamnotthejealoustype.Shecarriesonasshepleases,chatteringandlaughingwithyounger-brother-in-lawornephew,oldoryoung,quiteregardlessofmyfeeling.’’
汉语读者很容易理解吃醋的含义,而在英语中“醋”也有对应的单词“Vinegar”。而“Vinegar”在英语中具有不高兴或坏脾气的含义。如果翻译时把“吃醋”直译成“drinkvinegar”,译文读者就很难理解。因此,译者要结合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充分并适度发挥主体性介入,采取意译法,表达原文的真实含义。这样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这一文化现象,也激发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二)翻译无机环境中译者主体性的介入
翻译无机环境包括与翻译活动有关的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翻译过程中,翻译无机环境以不同形式对译者的主体性介入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和限制作用。译文从选词用字到原文思想的移植和译文风格的体现,无不受到原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无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理解原语文本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才能确定选材取向,厘定翻译标准,选择翻译策略。如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当时的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国民蒙昧无知,他认为要改造国民思想、挽救民族危亡,就要废弃陈旧的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于是他以开阔国民眼界,振奋国民精神、激发国民斗志为原则来确定翻译选材。如他翻译的《月界旅行》、《域外小说集》等都在当时激励了很多青年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为促进中国的文言文向白话文发展,鲁迅先生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坚持“宁信而不顺的原则”,翻译过程中大都采取“直译”甚至“硬译”的翻译策略,因为在他看来,“直译”或“硬译”是让中国读者来了解西方原质文化、推进汉语语言文字改革的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如鲁迅先生将“milkyway”译成“牛奶路”等。
其次,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不同文化视角也会影响主体性介人。根据不同的文化视角,译者可以选用不同的翻译手段,而生态翻译观要求译者置身于整体翻译生态系中,来协调原语与译语两种文化,结合译语文化自我,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化解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例3:毛主席问陈妻:“你们俩感情好不好?”陈妻答:“好!”主席听了很高兴。
Translation:ChairmenMaotalkedwithChen’Swife.Hewaspleasedtoknowthattheyhadahappyhomelife.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时为了表示关心,长辈或上司可以询问晚辈或下属的年龄、婚姻、家庭状况等个人问题。而在西方,人们都忌讳询问这些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如果直译,就会出现“marriage,connubiallove,mutualaffection”类似的表述,西方读者很难理解。所以译文采用省略的翻译法化解了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方文化矛盾,使译文能更顺应西方读者的期待。
四、结语
翻译过程中,居于中心位置的译者必须时刻注意协调好翻译生态系统中各种矛盾。在确保原文和原作者的文化自我及客观性的同时也要积极适度地进行主体性介入。不能不顾一切地复制原作者的意图,对原文进行一味的还原来保持其客观性;也不能毫无顾忌背离原作者意图,偏离原作意义来地进行主体性介入。要积极协调二者,形成阐释过程中的辩证互动关系。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让原文本的血脉在译本中得到继承,让异域文化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获得再生,以确保全球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中国翻译,2008(6):11-15.
[2]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_中国翻译,2004(3):5—9.
[3]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上海翻译,201l(1):1—5.
[4]查明建,田雨.论译者的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4):45—47
[5]宋志平.翻译研究:从教学到译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68.
[6]许均.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夕语教学与研究,2003(4):29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