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贵子的小说《矛盾》表现的是“女性婚恋策略”,即通过故事的展开、人物的心理变化、事件的发展,评价了几个女性的婚恋故事,为女性提供了在婚恋家庭生活多种矛盾之中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女性;婚恋;矛盾;策略
梁贵子的小说《矛盾》以三位女性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一位是安真真,也就是“我”;一位是安真真的母亲;另一位就是母亲的双胞胎妹妹,我的姨母。作品以“我”的视角讲述了母亲与姨母的婚姻生活,又分别从母亲与姨母的视角评价了对方婚姻的优劣。梁贵子以纯熟的笔触呈现给读者一个矛盾的人生,使读者感悟到平凡生活中隐藏着的人生真相。正如梁贵子在小说后记里说到:“走进我们的生活内面,你就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理论上的真实和内心里的真实任何时候都不会指向同一个方向当理解矛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向真实的生活走近的时候。”--韶
一、《矛盾》中婚恋策略的理性分析
“婚(姻)恋策略是指把婚姻视为一种手段,由此完成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目的。而理性是指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精神属性和精神活动,它具有自觉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在梁贵子《矛盾》中主人公安真真对待婚姻的态度,不仅存在着极强的策略思考,而且还有着充分的理性因素。女主人公安真真在与姨母的女儿朱丽谈论婚姻与爱情问题时,流露出自己对待婚姻的看法:“有相爱的人了,但结婚还在考虑中。”“相爱就都结婚吗?结婚应该权衡各个方面,是人生中的一项重要的事业。”“婚姻就像是给女人判了20年的徒刑。男人是执行者,如果幸运的话,可以判得轻一点。我是这样想的,用心盘算一下,尽可能地选择一个轻松的刑量才是明智之举。”“生活不像是你认为的那样,对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不好的。有时候,对的也许是不好的;而不好的有时候也可能是对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通过这一段的描写,可以看出安真真把自己的婚姻当成一项事业,她的婚恋方式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盘算与设计。她同时把两个预备当作结婚对象的男人操纵于股掌之中,她先观察命运是如何安排的,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与命运做抗争。当精神与肉体、贫穷与富有、爱情与婚姻不能同时兼得时,她毅然地选择了肉体、富有和婚姻。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在她的恋爱过程中,运用着她作为女人的智慧。当她为接金庄友的电话而迟到于与罗永奎约好的时间时:“我在罗永奎能看见的地方用力地跑起来。罗永奎肯定会看到我奔跑的样子,那样就足够了。女人到了25岁的年龄,脑子再笨,这点小手段还是能想出来的。”?当罗永奎向她示爱时:“你妹妹是不是经常这么说你?我要是也有哥哥的话,我也会经常这么说他。”?她巧妙地叉开了话题。当她为下周去山上给野生花拍照的金庄友送行而推辞掉与罗永奎的约会时:“对不起,突然有事,今天不能守约了。明天可以见面,明天下班时我在你公司门前等你,怎么样?行吗?”“没关系,不过明天你得答应陪我到晚上10点。”“多长都行,到11点半也可以。”?鳃当罗永奎向她求婚时,她没有马上答应他:“等我3个月吧,我需要时间考虑,我比你想象中的时间还需要多一些。”?而就是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她见了金庄友的哥哥、嫂子,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然而经过权衡利弊,她放弃了内心爱着的金庄友,选择嫁给酷似姨夫的罗永奎。小说中安真真这样阐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按照姨母的死给我的启示,我应该牵金庄友的手才对。但也正是姨母的死使我放开了金庄友的手。在所有人看来幸福无比的姨母,自己却认为非常不幸;同样,在有人看来不幸的母亲,在姨母看来却是非常幸福的。在我看来,幸福与不幸,就看你自己是如何看待的问题。”“我选择我没有的。以前没有,和金庄友结婚之后也不会有(因为他像父亲,无论从性格上,还是贫穷上)。这也正是我选择罗永奎的原因,即使这是姨母无法忍受的‘如同坟墓中的安稳”’。
梁贵子在小说中把女主人公安真真内心的矛盾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在女权主义、消费主义影响下,女性对于夫权、道德、传统观念都产生了反抗意识。同时,爱情也遭遇到了物欲伏击的尴尬境地。梁贵子用日常小市民生活中的琐碎、无奈、争吵、贫困展现了婚姻与爱情的矛盾。梁贵子质疑爱情的持久与圣洁,这在她的随笔选《不是今天是明天》里写到:“有这样一种爱情。1年甚至10年的时间,都是非常真诚地爱着那个人。但有一天,突然开始讨厌那份爱情了。爱着对方的理由变成了讨厌对方的理由。所以两个人分手,各自又开始新的爱情。新开始的爱情也是真实的,正如1年或l0年前开始的爱情一样真实。”她强调婚姻的现实性。梁贵子本人在作品《爱情,使我们成熟》中也说:“2O岁的时候,我对一切爱情都感到新奇,那时的‘我’认为一切爱情都是可能的。那个时代过后,我渐渐明白了,爱情不是漂浮在天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充分说明了梁贵子本人对婚姻的态度,即婚姻的真实性、琐碎性及无奈性。在这样婚姻与爱情的矛盾中,梁贵子通过安真真告诉我们:当婚姻与爱情不能同时拥有的时候,请不要相信爱情,而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婚姻。
二、《矛盾》中婚恋策略的非理性分析
“非理性,是指人不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精神属性和精神活动,它具有自发性、非抽象性、非逻辑性等特点”。《矛盾》中母亲与姨母失败的婚姻就是源于祖父在愚人节那天那个非理性的决定:“一起给我们的孩子,当然也应该一起送走,今天就做个了断。”lI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写到:“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母亲与姨母顺从了祖父这一非理性的决定,这是她们婚姻中第一个不幸的开始。而当她们经营自己的婚姻时,也没有对自己的婚姻进行理性的判断,进行策略的维护,导致了她们两个人婚姻的彻底失败。一个以自杀为结束,一个以终日守护变成痴呆的丈夫度日为结局。当母亲面对耍酒风向自己第一次大打出手的丈夫时,母亲做出的第一个反应是跑回娘家诉苦、避难,引来了娘家人对父亲的集体讨伐。小说没有详细地告诉读者父亲承受着怎样大的压力与痛苦,只是重点描述了父亲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酒鬼,最终离家出走。姨母虽然生活无忧,姨父也对她宠爱有加,但姨母却厌倦了这种无趣的生活,不负责任地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母亲与姨母在婚恋策略中缺乏的恰恰就是同丈夫的交流,更谈不上在交流中得到完善。在母亲与姨母的家庭生活中,没有爱情。她们就是通过一张照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直接走进婚姻的坟墓的。姨母在婚姻的坟墓中,依旧幻想着那令人迷醉的完美浪漫爱情。所以她看爱情小说,听感伤音乐。而凡俗的无精神意义的现实使得她变得更加孤独,她不能认同婚姻的不自主性,婚姻中存在的无奈与烦琐。母亲选择了承受与忍耐,最终她等回来的是肢体已残缺的丈夫。在《矛盾》中,爱情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梁贵子更注重的是婚姻的利弊。
三、结论
梁贵子以其鲜明的性别立场,自觉地彰显着女性创作的独立意识,她对女性爱怜与崇拜的同时,以特有的目光重新审视着男性群体。在《矛盾》这部小说中,她对男性蔑视,或者让男性成为女性视角中可有可无的空洞形象,或者将男性塑造得一无是处,把男性推到被扭曲、被鞭笞、被边缘化的地位,以此来反衬女性的主体地位,力图使女性在婚姻与爱情的斗争中找到最佳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梁贵子.矛盾[M].北京:生活出版社,1998.
[2]赵瑞芳.我国婚姻中的理性策略[J].LLI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6)
[3]梁贵子.爱情,使我们成熟[M].北京:生活出版社出版,19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