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民间传说,苗族民歌起源于远古时期,是当时苗族部落群体,根据蝉虫的独特“嗓音”,所创造出的一种彰显苗族特色的民间歌曲根据史料记载,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发展历史,苗族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能歌善舞苗乡自古就被誉为 “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展,苗族民歌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苗族的艺术瑰宝。本文从湘西南苗族民歌演唱的艺术特点出发,分析了苗族民歌鲜明的地域特色,并重点探究了,湘西南苗族民歌的艺术价值。
引言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浓郁的民族氛围里,苗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生产,在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勾勒出,苗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主要姿态,经过不断的加工与整理,苗歌正式以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形式,流传于整个湘西南地区,成为传唱一时的经典。
一、湘西南苗族民歌演唱的艺术特点
湘西南苗族民歌曲调优美,形式简单,按照演唱腔调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傩歌腔、梅香腔、冲傩腔、和利腔、菩萨腔和土地腔等多种腔调。苗族人民热爱生活,能歌善舞,在湘西地区随处可听见他们的歌声。
另外,演唱者也没有固定的年龄限制和性别限制,苗寨之中无论男女老幼,均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演唱。随着苗歌的日益盛行,苗族人民甚至开启了,男女对唱的规模形式,少则几个人,多则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在演唱过程中,苗歌还分为讲歌、领歌、生歌、师讲歌,由 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茶棚”是苗族地区,青年男女自由交流的社交场所之一,去往“茶棚”的年轻姑娘,往往成群结对,打扮漂亮,在寨边等待小伙子的到来,然后在“茶棚”之中,男女各坐一边,姑娘用苗歌问,小伙用歌声答,你来我往,一唱一答,苗歌不仅能愉悦心情,还能成为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桥梁。
二、从方言及调式等方面呈现出苗族民歌鲜明的特色
(一)词曲一致
苗歌的旋律句法与歌词结构,都是由四句式组成,简单欢快,朗朗上口,且深情婉转。另外,一词多用,七言四句规整体也是绥宁苗族民歌、湘西南苗族曲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但无论歌词旋律如何变换,四句体都是苗族民歌的基本形式。即便偶尔转换成两句式结构,或是三句式结构,歌词本身所自带的 a调、b调、 c调、b1调,以及两个乐句落音,仍在结束之后,不断重复着四句体的主要旋律。
(二)以 “徵” 为主且变化多样的调式
宫、商、角、徵、羽 是歌曲中的五个基本音调。绥宁苗族民歌主要是以徵调和商调为主旋律,例如:绥宁苗寨情歌,就是以徵调“re”和徵调“sol”来支撑整首民歌的音调旋律,另外,苗歌中的道士歌、 师公歌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歌曲的尾音之处,均有“re”调和“sol”调的出现。
三、湘西南苗族民歌的艺术价值
湘西南苗族民歌在渊远绵延的过程中,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苗族民歌与苗族民间这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依照“民歌为主体”的苗寨风俗,民族民歌必然要担当起,主导作用,这也是苗歌千年不变的音乐守则。一首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苗族民歌,必须要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蕴含苗族人们的精神特质,这样一来,才能彰显多姿多彩,绘声绘色的苗歌艺术,向人们展示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从而激发人们对苗歌的无限畅想、无限关怀,从中产生美的感受、美的探索。在民族音乐的活动背景下,湘西南苗族民歌要向世人证明,苗歌是真正的音乐,而非污人耳朵的“噪乐” ,在音乐曲调的创作中,歌词写法的构成中,苗族民歌以其独特形式,给各个民族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让别人能够认识到“民歌主体”的魅力,这也是湘西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
湘西南苗族民歌在民族民间的实用性功能,就是它的艺术价值所在。首先它能陶冶人的艺术情操,使人明大礼、淡名利、节欲、中庸;另外它还能从中调和、 引导,苗乡的经济发展、艺术发展,提升湘西南苗族民歌的艺术地位,增强人们对苗族民歌的文化了解,让苗歌文化自成体系,渊远流长,形成多个维度的发展空间,扩大苗族民歌的艺术影响力,使别的民族在认识、接受苗族民歌文化的同时,能得到德、 智、 情、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发展,树立湘西南苗族民歌在民族民间的价值典范。其次,湘西南苗族民歌还能,培养人的品格,发展人的心智,平和人的心态,这与古代圣人所宣传的中庸思想、传统思想、仁爱思想、音乐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准确的揭示了音乐对民族、对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作用,还言明了苗族民歌对人性的一种影响,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赞颂。最后,湘西南苗族民歌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的民族信仰,苗歌是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是苗族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支撑他们向往美好生活、世代繁衍的不变信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湘西南苗族民歌是苗族人民的生活财富,是苗族人民的快乐源泉,也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苗族民歌历经千年的发展,在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手中,苗族民歌不仅获得了新生,还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传承。苗族民歌是苗族人民的独特语言,他们以他们的独特言语,表达着生活中质朴而真挚的情感。
参考文献:
贺吉军,李晓霞.湘西苗族民歌的现代传承与保护初探[J].大众文艺.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