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人们在思维习惯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英汉语言在语义上有许多共同点,但表达方式多有不同。英汉翻译中要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真实有效性,就必须要实现源语与目标语的有效对接,而视点转换理论是一种有效的调整与变通方式。
[关键词]视点转换理论;英汉翻译;词类变换
各种语言在语义上有非常多的相同点,但在具体的表述方式上千差万别。因为文化是语言的基因,每一种语言都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文化不同,语言体系也就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语言使用的个体——每个自然人对语言又有自己特殊的理解,在表达方式上形成一定的特性,这就是差异性的根源。要实现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等值转换,以力求译文的“信、达、雅”,英汉翻译中就必然要求转换表达方式和表达角度,其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视点转换法。
一、视点转换的概念
试点转换是翻译学和语言学中的专用术语。语言学中,视点是指观察事物的角度,文学中则是指叙事或论证时所采用的视觉角度。英语专业界有专家指出,试点转换指的是重组源语信息的表层形式,从与源语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来传递同样的信息;并且,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可能存在的认识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是翻译过程中视点转换法必要性的根据之一。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奈达博士在其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一书中认为,“翻译就是用接受者的语言复制出与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其中“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与我国严复所提倡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中的“达”、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中的“似”、钱钟书所持的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质都是强调源语和目标语在最大程度上的等值。
二、视点转换法的使用依据
文化是语言的温床,每一种语言都会受到具体语言文化环境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会产生表达方式上的各样差异。柯平教授认为,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可能存在的认识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是翻译实践中视点转换的理由。在翻译实践中,要使译文和原文最切近,就要求在不涉及特殊文化背景因素的条件下,用目标语来重组源语信息,转换表达角度,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的习惯,更利于读者接受。而要实现目标语和源语之间最大的等值,就需要借助必要的变通手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转换,试点转换就是最有效的变通工具之一。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语言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这种重含义而轻形式的理论观点与视点转换法不谋而合,实质相同。
参考文献:
[1]郭桦.英语翻译中的视点转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沈再英.英汉翻译中认知视点的把握[J].浙江学刊,2O04(2).
[3]沈璐.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化法综述[J].考试周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