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古的影、疑、喻三母所属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大多读零声母,其分化演变情况已然成为判断官话分区的区别特征。在法库方言中,此三母的读音存在着差异。本文首先梳理了此三母的音变历史,对其一些常用所属字在法库方言中的今读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发音特征;再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及移民历史,从共时和历时两方面探究了法库方言语音演变特点及其成因;最后总结出了影、疑、喻三母在法库方言中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法库方言;影母;疑母;喻母;语音演变
法库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居辽河中游右岸,隶属于省会沈阳市。东邻昌图、开原、铁岭三县和铁法市,南部和沈阳市、新民县接壤,西与彰武县毗连,北靠康平县。依据贺巍和张志敏对东北官话的分区,法库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区中吉沈片的通溪小片。而杨春宇在宁方言语音研多中按中古精组字与知庄章组字是否相混、精组字是否多于普通话,将法库县划归到辽东片。无论从哪种划分方法来看,法库方言都属于东北官话,这一点毋庸置疑。
法库方言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影、疑、喻三母的语音演变。由于共时现象可能是历时变化的反映,许多不同的读音所造成的既复杂又一致的现象,暗示我们要从共时与历时音变人手,探索其形成原因。
一、影、疑、喻三母的历史音变
王力先生把“先秦音系”中的疑母拟作[D],影母拟作[],并且说“黄侃把‘见溪群晓匣’疑认为是浅喉音,影母认为是深喉音,他是对的”。彻韵》声母系统中的影、疑、喻三母是对立的,高本汉认为影母为类似[k]的喉部爆发音,疑母为[D],喻母为元音起头但没有爆发作用的浊音。王力先生则疑母拟音为[],影母拟为[7],喻母分为喻三[Y]和喻四[j]翻。此后,自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宋代,疑母没有太大变化,影母在宋代音系中并入了喻母。
到了14世纪(中原音韵时代),疑母在当时的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和喻母(云余母)完全相混。同时影母和喻母在北方话里也只在平声一类有声调上的差别,上去两声完全相混。王力认为舌根鼻音在i、y的前面容易消失或发生变化,是由于[7]的发音部位和i、y距离较远。例如在北京话里,除一部分齐齿字转化为[n]之外,其余都变成了零声母。
杨耐思先生参证八思巴字对音,认为《中原音韵》中疑母字大部分已经与“影、云、以”母字混并,“影、云、以”的变音是零声母,说明当时这些字的[D]声母已经失去。但还有小部分疑母字能独立成小韵,甚至和“影、云、以”的小韵对立,如“昂、仰、哦、鹅、蛾、俄、饿、娥、我、额、虐、业”等,并将其拟音为。李新魁先生也认为喻母与疑母只是部分合并,他曾称在开1:3呼之中仍有疑母字,但并没有将两母区分开来。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一小部分疑母字也逐渐完成了与影母、喻母的合流。至于这一演变完成的具体年代,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总之,从以上各家观点推断出,在宋代影母并人喻母,到l4世纪以后疑母又和影母在官话中逐渐合流,即三者合而为一。由于法库方言在宏观上归属于北方方言区中的东北官话方言,而且存留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大致推论此三母在法库方言中合流的年代应与前文结论相似。但其后的发展道路和结果是否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相同,我们将通过下文的调查研究来进行论证。
二、影、疑、喻三母在法库方言中的今读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出版的彷言调查字表》为依据,从中分别选取了影母字140个、疑母字75个、喻母字149个作为调查用字。然后让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乡民朗读,并对其读音进行了统计分析。为确保所调查的法库方言的准确性,笔者对法库县的l4镇5乡进行了穷尽式的调查,并将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控制在55~75岁之间,且以男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