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售、捐献精子,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售精、捐精的“主力军”。本文尝试以“互联网”为“虚拟社区”开展田野工作,从人类学和遗传学的视角揭示高级知识分子精子深受市场青睐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精子;博弈;互联网;文化内涵
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基础进行的对“虚拟社区”的田野调查,使人类学摆脱了传统田野调查的局限,不必亲身去遥远的“异域”,就可以轻松做到“在此地,研究彼地”_lJ。笔者以网络为调查点,通过整理有关高级知识分子出售精子的相关信息,探讨人们为发展下一代而进行的种的选择,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种”而优则仕与家族的“延续性”
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离不开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而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J,则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最根本的保证。“种”是生物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人类的两性关系的结合、种的繁衍是一种生物的属性,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Jl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型社会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种结好果”、“什么花结什么果”等农业谚语不仅揭示了农作物生产发展的自然规律,亦是对人类自身繁衍、进化的一种“经验性”的认识与总结,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人在经历了群婚、血缘婚之后,发现在这样一种婚姻形态下所孕育的后代存在着智力等方面的先天性缺陷,而不同地区、部落、种族的人进行通婚之后所生育的子女较为健康、智力健全。作为家族祖先在世间神圣权力的代表——族长(家长)为了更好地延续家族的血脉,保证家族的强大,必须在“种”的选择上做到“优化”,而这种“优化”的“种”的筛择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下所构建的一种“上”字型的“未来”亲属结构。所谓“j-”字型的“未来”亲属结构是指两性双方在寻找配偶之时,会各自以对方为基数纵向向上数三代及横向看与其构成血缘亲属关系的同辈人中是否存在“遗传病史”或者“智力低下”等现象,若无此现象,则隐含着两性双方有机会构建一种“未来”的亲属关系。反之,男女双方的家长会代表家族作出符合家族利益的选择。比如:男方择偶时,会对对方个子的高低有所要求,尤其是较矮的男性及其家族,在择偶之时会更多考虑女性的身高问题,希望改变下一代,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社会中部分主体选择高级知识分子精子作为“种”的对象,亦为一种“种”的“优化”过程,淘汰其“劣质”的“种”,实现“种”而优则仕。面对各种新思潮、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长久以来存在的“家族的延续”、“香火继承”等儒家伦理观念并没有减弱。面对不育等生理性状况,现代人会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种”的选择,改变了过去领养、过继等形式,使其“种”在“继”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孕育”。
二、得与失:传统家之情感的回归
情感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欢喜、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回归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构建的抽象意义上的家园,既有现世人对家族祖先的情感,也有对在世人及未来人的情感。现世生活的人无法进行传宗接代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家族内部及外部的情感压力,这种压力会使他们对家族产生“负罪感”、“自卑感”。他们会千方百计去烧香拜佛、求医问药,祈求早得贵子,若不能生育,则自惭形秽,感觉低人一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一种“时尚性”的情感回归方式,即通过他人出售或者捐献的精子而获得“种”的延续,逐渐地被社会大众所选择。部分社会群体对高级知识分子的“种”的青睐,表明当事人在无法凭借“亲生血缘”的延续回到家族情感生活时,选择“社会父亲”的角色来满足此种意愿。
社会大众通过各种办法扭转家族血缘“继”和家族情感的“失去”局面,是为了“得到”一种“继”的延续和情感的“回归”。只不过这样一种因“失去”而对“得到”的渴望,似乎如同普通人对于一件奢侈品的奢望,是一种“求不得”所带来的苦。从人类学的视角解释“求不得”的苦,可以理解为“得到”(getsomething)和“失去”(1osesomething)的对立关系。两性双方出现不育等生理病状时,面临的将是一种失去“种”的痛苦,是一种“失去”而得不到的苦,是一种寄希望于“种”上的“得到”。如果从内观的角度思考“得与失”,或许可以称之为思想感情的内在推力。那么,这样情感的得失,以何而生呢?这就是缘于社会两性双方执着于“家本位”而非“个人本位”的家族情结。如果从存在论的角度解释“得与失”,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量的积累与缩减。高级知识分子的“种”作为一种社会选择的对象,实质是社会部分个体错误地以为可以使“种”的主人多年来所积累的文化知识依托“种”得以遗传,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人将“文化资源”依托“种”而遗传到所孕育的生命个体之中。将高级知识分子的“种”作为优先选择对象,是现世人回馈家族情感的最好礼物,是中国人对传统家之情感的一种外化表现。中国传统意义上以乡土社会为基础而形成的“父系传承体系”中,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传宗接代和家族的兴旺。在“家”的情感回归面前,“个人”的感情是微不足道的,必须以“集体”利益为主,这也是中国人形成“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国家情怀”的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大鸣.二十一世纪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453.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1.
[3]麻国庆.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