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关岭蔬菜产业现状进行调研,把关岭蔬菜基地划分为四大板块。根据关岭不同气候特点,安排了30个常年蔬菜品种试验点,筛选出适合我县的蔬菜栽培优良品种。依托农业部断桥蔬菜定点批发市场,打造关岭蔬菜品牌,做好蔬菜流通渠道,找出关岭蔬菜存在的问题、发展优势和对策,从而推动关岭蔬菜的发展。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况;发展对策
关岭地型地貌多样,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蔬菜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来,随着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势产业。正确分析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采取措施提高蔬菜的整体效益,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对进一步发展蔬菜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全县蔬菜发展较快,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势产业之一,并向区域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全县的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从2001年的3.25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4500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4.5万亩、产量21.8万吨、产值3.77亿元。2001年以来,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4.9%。2013年的目标任务是:总面积达16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4.8亿元。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基地建设日见成效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发挥规模效益,关岭充分发挥立体气候优势,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农业部定点蔬菜生产基地,拥有农业部断桥蔬菜定点批发市场。如打邦河流域早菜和冬果菜基地7.64万亩;北盘江流域早熟菜用豌胡豆基地1万亩、春早熟西瓜及延秋西瓜基地0.23万亩、早菜和冬果菜基地0.14万亩;普利乡早菜和冬果菜基地0.12万亩;海拨1200米以永宁镇为中心的夏秋淡季蔬菜基地3.8万亩;以关索镇供港澳蔬菜产业园为中心的县城近郊常年蔬菜基地3.07万亩。目前全县生产和销售的蔬菜种类多达30多种,常年均衡供应能力增强,基本上做到“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蔬菜品种日益丰富,蔬菜内部结构日益优化,以茄果类和豆荚类为主的外销蔬菜比例逐年增大,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2、科技应用成果显著
依靠科技进步,增加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是提高蔬菜产量,改善品种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全县对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一是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全省第一家率先引进以色列蔬菜品种投入生产,在全县不同气候带安排了30个常年蔬菜品种试验点,为品种更新作好资源的贮备;二是大力推广生物制剂、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应用,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量,大幅度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三是在各蔬菜产区建立高标准的中心示范区,着力培养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中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科技示范户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在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适时举办各种形式的蔬菜栽培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素质和技术水平。
3、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紧紧依托农业部断桥蔬菜定点批发市场,着力培育销地市场体系。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销地市场建设“立足西南,面向东南沿海”的方针,早菜和冬果菜除销往省内各大中城市外,还远销重庆市,四川省的成都、自贡、内江、宜宾、泸州,湖南省的怀化,衡阳、娄底、岳阳,江西省的南昌、新宜、宜春等大中城市,蔬菜外销率达53%;夏秋淡季蔬菜全部销往广东省的深圳、广州、东莞、虎门、佛山、湛江、珠海,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温州、慈溪,福建省的厦门、福州等大中城市,甚至通过深圳布吉蔬菜批发市场重新分级包装销往港澳,外销率达100%。
各地蔬菜批发市场已经成为城市蔬菜供应的重要载体,直销、直供、配送、连锁经营等营销方式迅速发展,蔬菜产业协会逐步完善壮大,蔬菜营销户和经纪人成为蔬菜流通的主力军,为全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对推动全县蔬菜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全县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基地较分散,生产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蔬菜经济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经纪人队伍建设滞后,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衔接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全县蔬菜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外销蔬菜的发展。
2、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蔬菜质量难以保障。
一方面在蔬菜生产上虽然高毒、高残留农药基本得到控制,但过量施用化肥以及城市垃圾和工业“三废”污染而导致蔬菜中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过量使用激素,农药和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蔬菜风味品质下降,农药残留超标。另一方面,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小,且产品缺乏检测标记和权威机构认定,消费者大多不认同,无公害蔬菜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反而出现因其生产成本高,销售收益低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
三、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关岭是具有20年发展史的老蔬菜基地,县境内地形地貌多样,气候温暖适宜,最低海拔370米,最高海拔1850米,年均温16.2℃,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土地肥沃、群众基础好,具备种植蔬菜的优良环境。
2、区位及交通优势。关岭是贵州的公路交通枢纽,镇胜高速公路、关兴高等级公路、水黄高等级公路以及320国道和210省道在此交汇,使得关岭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日益凸现,为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市场优势。近年来,全县蔬菜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特别是反季节蔬菜和茬口蔬菜常常供不应求。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销地市场建设“立足西南,面向东南沿海”的方针,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的销售网络正在形成,特别是东盟各国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互免关税后,夏秋淡季蔬菜的销售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四、发展对策
1、合理规划布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重点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始终瞄准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县境内区域性小气候优势,紧紧围绕“两江”流域和镇胜公路产业带、关兴公路产业带以及水黄公路产业带,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具有一定规模和示范带动作用的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向市场提供大批量的优质蔬菜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形成生产特色。
2、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栽培技术研究的力度,特别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加速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达标升级,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要充实技术队伍,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强技术干部队伍培训,让他们始终站在科技推广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三是加强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闯市场,促进农民营销组织、中介机构、产业协会共同向前发展。
3、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断桥”蔬菜作为一个品牌已经叫响西南市场20年,而今“山地”蔬菜作为贵州高原无公害蔬菜的代名词正在被东南沿海市场广泛接受。因此,实施蔬菜品牌战略,把创蔬菜品牌作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关岭蔬菜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大力发展名优蔬菜、品牌蔬菜、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三是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健全中介服务组织,搞好产销信息服务,促进规模化经营;四是增强品牌意识,品牌不宜多,原则上一个目标产品只打一张牌,依靠品牌闯市场,依靠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因其畅销而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采用标准化生产,增加产品诚信度。
标准化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和保证的技术规范,对于蔬菜产品涉及生产环境(包括土壤、水质、大气)、生产过程(包括肥料、农药、生物激素的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间、施用次数等技术规程)、产品品质(包括商品外观、内在营养、卫生质量等)和加工包装(包括保鲜、贮藏和分级包装制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生产上应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检测、统一采收销售的方式来规范生产行为,以增加产品的市场信誉。
5、拓宽思路,产品向多样化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蔬菜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一些蔬菜消费正逐步从普通餐桌消费向礼品化消费、观赏化消费、营养化消费、保健美容化消费等方向转变,这些消费方式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应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努力提高开发能力,着力提高产品品位,以赢得市场青睐,促进产业发展。